北京行政學院

北京行政學院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是市委市政府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幹部和國家公務員以及進行理論宣傳和理論研究的重要部門,是市委、市政府直屬的事業單位。學校地處北京市中心二環路,校園占地面積 12.8公頃。校園綠草青青,樹木成蔭,環境幽雅,風景宜人,是理想的辦學場所。學校建築面積近15萬多平方米,其中包括大、中、小各種規格教室、報告廳及可容納近千人的大禮堂;學校設有多媒體教室、語音室、計算機網路中心、電教中心和印刷中心,圖書館面積7500平方米,藏書近50萬冊,各種刊物及電子信息資料2000餘種。

2016年5月18日,上大學網聯合百度安全發布了第五批虛假大學警示榜,曝光北京行政學院冒用了新中國成立前的北京市委黨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行政學院
  • 所在地:北京市
  • 創建時間:1950年11月
  • 前身:中共北平市委幹部訓練班
建校,改革,其它,歷史沿革,

建校

北京行政學院創建於1950年11月( 其前身"中共北平市委幹部訓練班"建於1949年1月),文革期間被迫撤銷,1978年復校。1988年經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北京市行政管理幹部培訓中心,1993年正式掛牌北京行政學院,實行"兩個牌子,一個班子"的管理模式。半個多世紀以來,黨校、行政學院為北京市培養輸送了近20萬名黨政領導幹部。

改革

2002 年初,學校進行了機構人事與分配製度改革,改革後全校共有教職工44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5名,講師及中級職稱人員150名。學校設有教學科研機構10個,教學科研輔助機構9個,黨政管理機構7個。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培訓北京市黨員領導幹部和國家公務員,培訓量每年約2000人左右。黨校兼有培養研究生、大學本(專)科生的學歷教育任務。學校目前擁有5 個碩士學位授予點、14個專業的在職研究生班和36個成人大專、本科(業餘走讀)特色專業。全校黨員領導幹部培訓系列、國家公務員培訓系列和成人學歷教育系列共開設課程439門。

其它

良好的辦學條件和設施為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學校堅持教學、科研、服務三位一體方針,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八五"、"九五"期間,共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8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17項,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7項,全國黨校系統優秀科研成果獎 11 項,獲得國家第七屆" 五個一工程 "獎和北京市"十個一工程"獎1項。出版各類專著、教材近800部,發表各類學術論文約4400篇。
北京行政學院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學術合作與交流,已與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以及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等20 多所院校建立了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
北京行政學院作為北京市培訓局、處級黨政領導幹部的主要基地,目前正緊緊圍繞首都北京邁向新世紀的"新三步走"戰略任務,深化以教學為中心、科研為基礎的各項改革,推進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為把學校建設成為" 國內一流、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省級黨校和行政學院;建設成以黨員領導幹部培訓輪訓和國家公務員培訓為主體,集研究生教育和大學本(專) 科成人教育於一體,能夠發揮綜合效益的新型學府"而不懈努力。

歷史沿革

1949年1月6日,北平市委在郊區良鄉成立了市委幹部訓練班。乾訓班在市委學委的具體指導下,成立了學委分會,由王鶴峰、宋乃耕、彭寶山、石羽、王峰五位同志組成。乾訓班共舉辦五期,培訓學員4171人。
1949年2月5日,乾訓班從良鄉進駐北平,先在光明飯店,後遷至東總布胡同貢院西街3號,即黨校原址。
1949年3月18日,第一期乾訓班開學,彭真、趙毅敏同志參加開學典禮並作報告。
1950年底,根據11月6日召開的華北局黨校工作會議精神,在乾訓班的基礎上成立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全校職工107人,其中教學人員32人(講師20人,助教12人)。
中共中央批轉《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關於中級黨校工作座談會向中央的報告》。
1955年7月,中央宣傳部和中央組織部召開了黨校工作座談會,解決在全國設立中級黨校的問題。會議肯定了中共北京市委積極籌建中級黨校的做法,提出"北京和河北大力進行準備工作,爭取明年九月正式開學"。
1955年9月13日,中央組織部函告,中央原則同意北京中級黨校在西郊馬尾溝外國教會舊址(即現校址)按編造的預算進行修建。
1955年10月20日新校舍開工,至1956年8月基本建成。新建的四幢學員樓可容納2000人,還修建了一幢辦公兼教學樓、兩幢教職工宿舍和一座大禮堂。1956年8月27日,由東城貢院西街陸續遷往新校。
1955年11月,中組部、中宣部又召開了全國初級黨校會議。對中、初級黨校的訓練任務、訓練對象、課程設定、學制、教學計畫、教材、人員編制、組織機構、領導體制等問題作了詳細的規定。由於中央的重視和市委領導的支持,黨校的培訓工作步入了新時期。
黨的八大以後,為適應北京市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在市委和校黨委領導下,黨校的師資隊伍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學科體系日臻完善,全校人員編制由初級黨校時期的107人發展到299人,5個教研室,其中教學人員由原32人發展到158人。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至1975年11月中共北京市委黨校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和損失。黨政領導和黨團組織陷於癱瘓,教學科研工作停止,學校正常工作中斷。
1968年10月,北京市革命委員會正式決定撤銷市委黨校。1969年7月,廣大教職員工被下放勞動或重新安置。
1975年11月,北京市革命委員會在毛澤東思想學習班的基礎上重建黨校。隨著1976年10月"四人幫"的倒台,黨和國家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黨校的幹部教育工作開始步入新階段。
1979年2月,市委通過了《為黨校平反、恢復名譽的決定》,肯定了黨校17年所做的工作,指出市革委會1968年10月撤銷黨校的決定是錯誤的,應予平反,恢復名譽。
北京行政學院恢復和重建後,通過不斷排除"左"的思想影響,端正了教學方向,逐步完善了教學管理體制,教學力量不斷加強,學校規模日漸擴大,全校教職工達284人。此間,黨校除舉辦黨員領導幹部輪訓班外,1980年2月,還辦了一期兩年制大專學歷的理論研究班。據不完全統計,從1979年---1983年5月,共辦班28期,學員達10518人,為實現黨校教育正規化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