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板廠國小

板廠國小始建於1947年,原校址在左安門內中額里,是屬於民辦公助性質的學校。解放後,改名為建國國小,校長是馬志榮。學校有兩名教師,兩個班,約150名學生。

2020年4月26日,學校被認定為北京市第二批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達標學校。2020年5月,入選北京市中國小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市東城區板廠國小
  • 始建時間:1947年
  • 原校址:在左安門內中額里
  • 學校類型:民辦公民辦公助性質的學校
歷史沿革,組織機構,師資隊伍,學生管理,校園文化,校訓,

歷史沿革

1949年9月校址遷到拈花寺內。學校用廟房改建成6間教室。
1950年初,學校改名為新建國小,校長是李英春。教師有4位,4個班,近200名學生。
1950年11月,新建國小與夕照寺國小合併逐更名為夕照寺國小。校長是徐斌,教職工5名,5個教學班,學生250名。
1953年下半年至1965年底是劉競貞任校長。其間,學校規模逐漸擴大,增加了高小班,教職工20名,12個班。 文革中,曾任校長劉競貞被迫害致死。
1967年,該校新建一棟三層教學樓,共有18個教室,40多為教師,學生1000餘人。當年改為板廠國小。 1972年9月至1974 年更名為板廠第一國小。因建立了板廠第二國小。
1968年至1978年間,該校屬龍潭街道辦事處領導。其間,學校最多達36個班,學生1600多人,教師近60人,教師年齡趨於年輕化,師資力量增強。
1978年,該校重歸區教育局領導。學校書記是李長友,校長是陳鍅。同年校舍再次擴建,原來拈花寺的舊房全部拆除,在原校舍東側新建一棟四層樓,與原樓接通。學校、共有教室32個,校園占地面積4950平方米,操場面積為1400平方米。班級20個,學生近千人,教職工50人。
1982年7月—1988年7月,高秀茹任黨支部書記兼校長。學校注重教師隊伍建設,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教師業務素質全面提高,有4名教師擔任區業餘教研員。1984年,該校在全區領導幹部會上,作《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經驗介紹。教師的業務水平提高促進教學質量提高。1986年,升學考試該校出現一名雙百分學生。
1986年開始,該校隔年分別組織“藝術節”“體育節”。1987年在全區教育工作會議上,該校作《加強美育,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打好基礎》的經驗介紹。
1986年5月、6月,《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電視台分別對該校學前班、就餐管理班、興趣小組活動情況進行報導。
1985年該校召開第一屆教工代表大會,至今已為第十屆。 1988年7月—2000年1月,徐謙恭擔任校長,王秀清擔任書記。
學校注重教師隊伍建設,注重提高教學質量,注重開展三結合教育,平穩發展。1995年,該校開展第一屆青年杯 教學大賽活動,至今已為第十五屆。1996年4月,該校在全區舉行“挖掘教育資源,發揮家長優勢,形成少先隊教育合力”現場會。1999年,該校接收育峰國小四個教學班近200學生和10名教師。學校獲得1996年首都精神文明單位。全國紅旗大隊。2000年獲得北京市親職教育先進單位。
2000年2月—2001年7月,徐謙恭擔任書記、校長。
2001年8月,宋素玲任書記,徐謙恭任校長。
2002年1月—2007年7月,宋素玲任書記、校長。 2002年3月,該校提出每位教師要積極探索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教學方法,走科研與實踐相結合之路,並開展“教學自主課”活動,教師自定授課內容、時間,自己聘請聽課人,自選評課方式。37名教師參加自主課活動,112人次聽課。
2003年、2004年該校連續獲得北京市課改實驗先進單位稱號。
2004年3月,該校在“崇文區國小校本教研研討會”上,提出“四走一加強”校本教研新思路,即:走下講台,走入教材,走進學生,走出學科,發揮教研組的集體作用,切實加強校本教研的工作力度。走下講台——營造和諧民主課堂氛圍,師生互動,不再是教師高高在上的一言堂;走入教材——提倡與文本對話,使教者、學著與作者產生共鳴;走進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了解、滿足學生的需求;走出學科——學科相融,學科互動,相互借鑑。同年5月該校《教學質量監控措施“十個三”》在全區國小教學幹部教學經驗交流會上作介紹。 2005年,該校教學班26個,在校生988人;教職工68人,其中專任教師58人,中學高級2人。 2
006年11月,該校成立第一屆家長教師協會。
2007年,該校開設教學班28個,在校生1118人。
2007年8月至今,馮雅男任書記。
2009年8月至今,馮雅男任校長。
該校注重打造教師隊伍,注重師德建設。先後有8名班主任分別獲得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一名老師獲得孟二冬式好教師,兩名北京德育先進工作者,一名老師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師,一名老師獲得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
2006—2008年,該校連續三年獲得首都精神文明單位。2005年、2008年分別獲得北京市星星火炬獎。 在積澱辦學特色的實踐中,該校堅持實施智慧型的管理,走內涵式發展之路。引領智慧——突出了學校管理的科學性:在多年實踐中,總結規範了教學管理“十個三”,有效地監控了教學質量。培育智慧——體現學校管理的創造性: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創新,不僅豐富了學生學習內容,還培養了實踐與創新能力;通過開創智慧課堂,開啟了學生心智,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注重開發教師集體智慧資源,以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校本培訓,激發、碰撞、共享教師間的智慧。彰顯智慧——落實學校管理的開放性:通過拓展管理空間,實現校內互動、校際交流、家校合作等開放式的管理機制,促進了良性的循環,形成了學校的辦學特色。
學校積極探索智慧育人的模式,樹立教育向未來、社會、家庭延伸的思想,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尊重學生主體,弱化“管”強調“理”, 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標。堅持道德引領從心動開始、道德規勸從訓練出發,道德意識在活動中提升。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創新學習。關注學生學習的每一個環節,既注重知識與能力的培養,更注重過程與方法的最佳化,用智慧點燃智慧,提升學生的學業質量。學校堅持傳遞育人的智慧,建立“四有”制度:有三級家長教師協會、有家長培訓學校,有家校溝通的平台,有“好家長”的評比,使其成為具有教育智慧的家長,促進學校和諧發展。
2007年9,該校召開“傳遞智慧,共同成長——慶祝第23個教師節暨板廠國小第一屆先進教師表彰大會”。 2008年4月15日,該校邀請全國人大代表、崇文區環衛三隊石傳祥班組黨支部的關闊山書記來到教師中間,開展“約會教育的春天——板小教師與全國人大代表熱議兩會”活動。
2009年10月1日,該校311名師生參加首都國慶60周年民眾遊行天安門廣場七色光背景部的表演。該校以“板廠少年,胸懷祖國,磨練意志,盡顯風采”為口號,參加任務的全體師生,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光榮的使命感,刻苦訓練,勝利完成任務。

組織機構

現學校領導班子成員7人(校長兼書記1人、副校長1人、主任2人、副主任2人、大隊輔導員1人),平均年齡40.7歲。這是一個的團結、務實、奮進、創新的領導班子。

師資隊伍

板廠國小現有教職工76人,其中,專任教師63人;副高級職務 1人,中級職務59人,中高級以上職務教師占教師總數的比例為78.95%。區學科帶頭人2人、區級骨幹教師6人、區級青年骨幹教師1人。先後有多人多次在全國、市、區各級教育教學評比中獲獎。

學生管理

板廠國小開設教學班28個。在校生1080人,另有外省市借讀生109人。少先隊員922人。

校園文化

校徽含義(簡要說明): 一隻俊逸而有朝氣的帆船的構成,分別是“板廠”第一個字母“B”“C”的變形,寓意板廠國小的師生,共渡求知的海洋、共享生命的歷程,凝聚教育的智慧,揚帆前進!

校訓

弘毅勤誠美 弘:弘揚美德 毅:堅毅果敢 勤:勤勞勤學 誠:誠實守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