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量子電子學研究所

北京大學量子電子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Quantum 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隸屬於北京大學,是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下屬科研系所,所屬學科為無線電物理學,原名“波譜學及量子電子學”,是我國無線電物理專業首批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的單位。研究方向,在基礎研究方面開展冷原子物理與精密測量、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的研究;在套用研究方面開展原子鐘技術、超快雷射技術、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在交叉科學研究方面開展量子器件與無線光通信、生物電子學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大學量子電子學研究所
  • 外文名:Institute of Quantum 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
機構簡介,人員結構,主要成果,

機構簡介

本學科點是我國波譜學與量子電子學這一新興學科的發祥地,我國第一個核磁共振、順磁共振、核四極矩共振等信號,均產生於本學科點。本學科點從50年代末成立起逐步形成了“重視基礎,發展前沿,服務國防”的特色。特別是60年代後著重發展以原子鐘為主體的國防研究方向,研製出我國第一台銫原子鐘,70年代研製成功銣頻標並批量生產,為我國飛彈發射、衛星上天立了功。量子頻標發展建立在物理研究的前沿,本學科一直堅持發展學科前沿,近年來在冷原子信息處理、原子鐘的基本物理與關鍵技術及下一代光頻標的關鍵技術等方面做出了許多國內或國際領先成果。

人員結構

所 長:陳徐宗 教授
副 所 長:張志剛 教授、葉安培 副教授
成 員:楊東海 教授、郭 弘 教授、 陳景標 副教授、周小計 副教授、王建民 副教授、王為民 副研究員、張
胤 助工、段艷平 秘書
返聘教授:王義遒 教 授、董太乾 教授、湯俊雄 教授、劉淑琴 副教授
客座教授:Prof.Cohen-Tannouji(法國巴黎高師)、Prof.Joseph H. Eberly (Rochester Univ)
兼職教授:Prof.Joerg Schmiedmayer (德國海德堡大學)、王力軍 教授(德國愛郎根大學)、葉朝輝 院士(中國科
學院武漢物理所)、郭光燦 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研究所現有在職固定人員11人,其中教授4人(含長江特聘教授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1人),副教授5人,中級職稱2人,返聘教授5人。另外,外籍兼職教授4人,客座教授2人。現有在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54人。

主要成果

在國內首次實現了磁光阱、原子雷射;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銫原子氣體中的光存儲;高精度銣原子鐘選為我國二代導航系統的星載原子鐘;“數位化永磁開放式0.5T磁共振成像醫療診斷系統”得到了北京市2005年科技計畫重大攻關項目的支持;小型光抽運銫束頻標,量子保密通信、衛星雷射通信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近3年來,全所承擔國家973項目、863項目、自然科學重大基金項目、國家“十五”重大攻關項目、總裝備部項目等30餘項,項目經費2500餘萬,發表 SCI 收錄論文40餘 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