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門靜脈炎

化膿性門靜脈炎系指門靜脈主幹及其肝內分支的化膿性炎症。本病常與多發性細菌性肝膿腫並存。門靜脈分支所供給的供器如有化膿性病灶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病變範圍可涉及門靜脈主幹或其分支,或整個肝內門靜脈屬支。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suppurative  pylephlebitis/portal pyemia
  • 就診科室:內科
  • 常見發病部位:門靜脈主幹及其肝內分支
  • 常見病因:門靜脈分支引流的臟器有化膿性病灶者均可引起
  • 常見症狀:右下腹有壓痛及反跳痛、肝臟腫大,肝區疼痛,右上腹或墨菲點壓痛、弛張高熱、畏寒等腹肌緊張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併發症,治療,預後,

病因

凡屬門靜脈分支引流的臟器有化膿性病灶者均可引起本病。最常見的疾病是闌尾炎、闌尾膿腫、腹腔內的膿腫、化膿性膽管炎肝膿腫等;其次有結腸、迴腸憩室炎,壞死性胰腺炎、盆腔化膿性病灶、前列腺膿腫、膽管及瘡等手術後感染,胃腸道惡性腫瘤、腹腔內血管血栓形成等。嬰兒以臍靜脈感染為主,青壯年以闌尾炎及闌尾膿腫最多見。老年人常以不同原因的膽道梗阻和惡性腫瘤等繼發感染為主要病因。病原菌主要為革蘭陰性菌,以大腸埃希桿菌居多,也有厭氧菌感染

臨床表現

1.原發病的症狀
本病常繼發於多種病症,如繼發於闌尾膿腫時右下腹有壓痛及反跳痛;有肝膽化膿性疾病時,可表現為肝臟腫大,肝區疼痛,右上腹或墨菲點壓痛。前列腺膿腫和女性生殖器官化膿性感染時可有相應臨床表現。
2.膿毒血症症狀
有弛張高熱、畏寒等。
3.肝臟情況
肝臟腫大,質地中等,肝區疼痛和壓痛,伴輕度黃疸
4.其他情況
腹肌緊張,但因腹膜刺激引起的腹脹而欠明顯。1/4有脾大,並發脾靜脈炎時脾臟巨大。因胃腸道淤血可有嘔血與黑便。1/5患者疾病早期有噁心、嘔吐和腹瀉。慢性肝病者可出現腹水。

檢查

1.肉眼觀察肝臟腫大
表面光滑,切面膿腫突出;脾靜脈受累後引起脾靜脈炎脾大也常見;病變侵及膽道、膈下、腎肺及腦等器官時可引起膈下膿腫、肺及腦膿腫腹膜炎等。
2.組織學檢查
門靜脈內膜中層與周圍均有化膿性炎症,內有血栓和膿液,如管壁遭破壞可有出血。

診斷

對有腹腔化膿感染應警惕門靜脈炎。根據原發病、膿毒血症、肝大三大症狀,再結合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可確診。

鑑別診斷

在疾病早期只有膿毒血症而無肝臟的臨床表現時,應注意與細菌性心內膜炎骨髓炎乳突炎引起的門靜脈性膿毒血症等相鑑別。如出現典型症狀時需與肝膽系炎症,如阿米巴肝膿腫膽囊炎、膽囊積膿、膈下膿腫等疾病相鑑別。

併發症

可並發:①膿毒血症;②消化道出血;③腹膜炎;④肺膿瘍。

治療

一旦確診,應及時處理原發病灶,可行原發感染灶切除或膿腫引流術,如肝內門靜脈積膿和肝膿腫可行經皮肝穿刺引流。同時,應積極使用抗生素,其套用原則為儘早、足量、聯合,以迅速控制炎症。抗生素需經靜脈給藥,以儘快提高血中藥物有效濃度。可選用第三代或第二代頭孢菌素類藥,或採用氨基糖苷類與新型半合成青黴素聯合套用,青黴素過敏者亦可用喹諾酮類藥物。並加強全身支持治療,厭氧菌感染時應加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預後

本病若能早期診斷,並及時、有效地行局部病灶處理和全身抗生素治療,大多預後良好。伴門靜脈血栓阻塞者,部分病例可能再通,或出現跨門靜脈阻塞處擴張的側支循環血液流向肝門,使門靜脈內外形成多條網狀靜脈管道,出現繼發性門靜脈海綿樣變。少數病例可繼發慢性門靜脈炎,也可導致血栓形成和鈣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