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藥物外滲

化療藥物外滲

醫學術語,化療藥物外滲是指化療藥物在輸注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滲漏到皮下組織中,使注射部位出現疼痛/腫脹/紅斑,此時檢查靜脈通路應無回血。

如果化療藥物滲漏後處理不當,可引起局部皮膚變化,表現為皮膚顏色變黑或起水皰,水皰破裂後,形成潰瘍。嚴重者須進行外科清創/植皮。尤其應該警惕的是,部分患者可能不出現上述症狀,等發現時已發生皮膚組織受損,甚至喪失肢體功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化療藥物外滲
  • 類別:醫學術語
  • 特點:此時檢查靜脈通路應無回血
  • 影響:皮膚組織受損,甚至喪失肢體功能
基本介紹,預防措施,緊急處理,

基本介紹

(主要有以下3方面原因)
1患者因素
(1)腫瘤患者經常採集血標本/長期輸液/反覆大劑量化療,對血管內膜有不同程度的損傷,使血管壁變薄/血管脆性增加/彈性下降,血管硬化。
(2)患者不合作或在輸液期間沒有按正確的方法移動輸液的肢體,導致針尖穿破血管/針頭滑落,引起外滲。
(3)腫瘤壓迫/血管栓塞/腋窩淋巴結清掃術/淋巴水腫/上腔靜脈壓迫症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
(4)患者血小板減少。
(5)老年患者由於生理性退化/皮膚鬆弛/靜脈脆弱,也增加了外滲的可能。
2藥物因素
(1)與藥物本身的刺激性/滲透壓/酸鹼度/濃度及藥物對細胞代謝的營養有關。
(2)當藥物在很短時間內大量或快速進入血管內,是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藥液外滲。
3技術因素
(1)靜脈穿刺時針尖刺破對側血管壁或針頭斜面未能完全進入血管腔,藥液經破口和針尖斜面漏到皮下組織。
(2)在同一部位反覆穿刺,止血帶結紮過緊/時間過長,都可能造成對血管的損傷。
(3)選用局部血管有病變的肢體,由於血管收縮,導致血管內壁壓力增加,而發生外滲。
(4)用力推注化療藥物,拔針後按壓時間太短,藥液沿針眼外滲。

預防措施

醫護人員會在技術上採取措施,避免化療藥物的外滲。例如選擇較粗的/較直的靜脈注入藥物;避開肌腱/神經/關節部位,防止滲漏後引起肌腱攣縮和神經功能障礙;採用新拔針法,即先拔出針頭,立即用乾棉簽按壓穿刺點,使針頭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退出管腔,減輕了針刃對血管造成的機械性切割損傷。
患者也應積極配合。例如化療藥物中出現靜脈注射部位有疼痛和燒灼感時,一定要隨時報告,以便及早發現液體滲漏,以及早治療;輸液期間應儘量減少活動,可以用紙板作成輸液墊板,每次輸液時將輸液部位固定住,避免針頭刺破血管導致的化療藥物外滲。

緊急處理

藥物外滲或靜脈炎一旦發生,醫生會立即停止化療藥物的推注或滴注,並在拔針前儘量抽出外滲的藥物;通過原靜脈通路注入或在外滲局部皮下注射相應的拮抗藥物,對外滲部位劇烈疼痛者採用對症治療。評估並記錄外滲的穿刺部位、面積、外滲藥液的量、皮膚的顏色、溫度、疼痛的性質。
患者也應該採取積極措施,可採取的措施包括:
(1)儘量避免對外滲局部施加壓力,以防止外滲藥物進一步擴散。
(2)發生藥物外滲後,患者應臥床休息,減少活動。
(3)將患肢抬高24到48小時,促進血液回流,減少局部組織腫脹。
(4)局部熱敷能促進血管擴張,加速化療藥物的吸收。可於滲漏部位熱敷24小時,熱敷溫度以50到60度為宜,每間隔15分鐘熱敷15分鐘。熱敷適合與植物鹼類藥物的外滲,如長春新鹼/依託泊苷等。此類藥物外滲時局部冷敷會加重毒性作用。
(5)冷敷可有效地緩解強刺激性藥物對血管的損傷。可用冰袋間斷冷敷外滲處皮膚24到48小時,冷敷溫度以4到6度為宜,每間隔15分鐘冷敷15分鐘。冷敷適用於蒽環類藥物,如紫杉醇/氮芥/多柔比星(阿黴素)等所致的皮損,蒽環類藥物外滲後禁用熱敷處理。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外滲24小時內局部給予冷敷,以減輕疼痛和預防組織壞死,可促使血管收縮,減少藥液向周圍組織擴散。並抬高患肢,減輕因藥液外滲而引起的肢體腫脹。也可局部用2%的普魯卡因加地塞米松或者生理鹽水在穿刺部位和腫脹範圍做環形及點狀封閉,既可以稀釋外滲的藥液和阻止藥液的擴散,又可以止痛,封閉液的量可以根據需要配製。藥物外滲後,避免患處的局部受壓,外滲局部腫脹嚴重時,可用33%~50%硫酸鎂濕敷,濕敷面積應超過外滲部位外圍2~3cm,濕敷時間保持24小時以上,如果藥物外滲後局部有破潰、感染時,應報告醫生及時給予清創換藥等處理。外滲部位痊癒前,禁止在外滲區域周圍及遠心端再行各種穿刺注射。
(6)應及時進行合理的曲肘/握拳/外展/內旋活動,避免出現關節僵直/肌肉萎縮等嚴重後果。有些患者因外滲藥物引起劇烈疼痛不敢活動患肢,時間一長,可引起關節僵直/肌肉萎縮等症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