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柏漪

包柏漪

包柏漪(英語:Bette Bao Lord,1938年11月3日-),美籍華裔作家,人權活動家。美籍華人女士包柏漪是原美國駐華大使溫斯頓·洛德的夫人。她因用英文寫了《春月》一書而成為一位引人注目的華裔女作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柏漪
  • 外文名:Bette Bao Lord
  • 出生日期1938年11月3日
  • 職業:美籍華裔作家
簡介,生平,殊榮,

簡介

包柏漪祖籍淅江省寧波市。父親包新弟是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的工程師,曾任職於南京政府的資源委員會。母親方婉華出生於安徽桐城的名門望族。包柏漪1938年11月3日出生於上海,姐妹3人,她是老大。1946年包新弟移居美國,隨後包氏一家也赴美國定居。1960年包柏漪在麻薩諸塞州的塔夫特大學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攻讀碩士學位,與同班同學溫斯頓·洛德交往相愛。1963年兩人結為伉儷。
洛德畢業後分配在美國國務院工作。他同包柏漪結婚後,曾一度被禁止接觸有關中國的事務。洛德在美國國務院工作多年,經歷了甘迺迪詹森尼克森福特卡特里根等幾任總統。曾擔任過對外關係委員會主席和國務卿亨利·基辛格的遠東事務特別助理。1971年,他曾隨同基辛格從巴基斯坦秘密飛來北京,促成了尼克森總統的首次訪華,為中美建交做了不少工作。1985年,洛德被任命為美國駐華大使。包柏漪作為大使夫人,自然引起許多中國人注意,廣為人知。
其實,在包柏漪成為美國駐華大使夫人之前,她早就在海內外的華人社會中頗有名氣了,原因在於她用英文寫作了一部長篇小說──《春月》。
《春月》是一部描寫中國題材的小說,書中的主人翁春月是出生在蘇州一個封建專制家庭的女子。作者以她為主線,描寫了一個老式家庭五代人的悲歡離合。作品人物眾多、情節曲折、文筆流暢、寓義深刻。故事從光緒五年寫到1972年,時間跨度將近一個世紀,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近代社會漫長歲月的動盪和變遷,堪稱為一幅歷史畫卷。在這部長篇小說中,作者顯示了自己既通曉中國近代歷史,熟悉中國風俗習慣,又能熟練地遣詞用句,安排情節,塑造人物的才華。
包柏漪創作《春月》是十分認真的。1973年,她35歲時第一次回中國大陸訪問,在那次旅行中她聽到了許多有關她祖先的故事,看到了她故鄉親屬的生活,孕育了寫作《春月》的動機。為了寫作這部小說,她看了許多有關中國的書籍和材料,常於夜深人靜時伏案創作至黎明。初稿出來後,又一遍遍地修改,用了整整六年時間才完成這部小說。1984年,《春月》由美國的哈潑一羅公司出版。這本書一炮打響,出版後立即引起美國文壇轟動,成為美國最佳暢銷書之一。美國《出版家周刊》稱之為“中國的《亂世佳人》”,迄今,《春月》在美國已發行了200多萬冊,並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發行。其中譯本由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發行。此外,《春月》還被搬上了銀幕,由美國皮庫拉電影公司和上海電影製片廠聯合攝製,演員全部聘請華人擔任。
包柏漪女士說:“我雖然在美國長大,但我還是一個中國人。美國的讀者不了解中國,思想方法、風俗習慣也不一樣。我描述中國人的生活是為了幫助他們了解中國,增進中美人民的友誼。”為了促進中美兩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包柏漪做了許多有益工作。在洛德成為美國駐華大使以前,她曾五次以貴賓的身份回到中國大陸訪問。洛德擔任美國駐華大使後,她跟隨丈夫在北京使館居住,經常參加社交活動,與中國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包柏漪現仍繼續用手中的筆為中美文化交流辛勤耕耘。除了《春月》外,包柏漪還寫了不少作品。她的處女作《第八個月亮》也是一本關於中國題材的小說,於1963年在美國紐約出版。

生平

包柏漪出生於上海。父親包新第曾任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駐美代表,母親方婉華為安徽桐城人,是清代文學家方苞之後。
包柏漪包柏漪
1946年其父被派往美國,次年母親帶著她和她的二妹包圭漪一同赴美定居,留下三妹包珊珊在國內由姨媽撫養。
1954年她考入塔夫特大學化學系,不過二年級時因對化學不感興趣而轉入塔夫特大學弗來徹法律與外交學院(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後獲得碩士學位。畢業後她曾任夏威夷大學東西方文化中心助理負責人,一年後又出任富布賴特計畫項目官員,不過很快因為從事寫作而辭去了工作。
1962年三妹珊珊來到美國和全家團聚,1964年珊珊口述、而由包柏漪撰寫的回憶錄《八月:一個中國女孩在共產主義中國生活的真實故事》出版,後來被譯為十五種語言。同年她與同學溫斯頓·洛德(Winston Lord)結婚,洛德後來在1980年代曾出任美國駐華大使
1973年她與丈夫隨基辛格一同來到中國,這也是她27年後第一次回到故鄉。1981年她根據其訪華經歷出版了其代表作《春月》,該書曾成為《紐約時報》最佳暢銷書並獲美國圖書獎提名,還被《出版家周刊》譽為“中國的《亂世佳人》”,後來被譯為十八種語言。
1982年獲塔夫特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1984年又出版了兒童小說《豬年的棒球王》,該書於1985年獲美國圖書協會傑斐遜杯獎,並於1987年獲美國兒童研究協會年度兒童書籍獎。
1990年代,她又先後完成了《遺產:中國馬賽克》與《忠》兩部作品。

殊榮

包柏漪同時還是位人權活動家,她曾於1998年獲埃莉諾·羅斯福人權獎(Eleanor Roosevelt Human Rights Awards)。她還是人權組織自由之家的董事會榮休主席,國際聲援西藏運動顧問委員會成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