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生不悔

勞生不悔

《勞生不悔》是由愛奇藝和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聯合出品,王強、黃宛露、杜海執導的扶貧紀錄片。

該片講述了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縣、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懸崖村”、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蓋寶村發生的三段扶貧故事。

該片於2021年2月24日在愛奇藝播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勞生不悔
  • 類型:扶貧
  • 出品公司:愛奇藝、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
  • 導演:王強(怒江篇)、黃宛露(涼山篇)、杜海(貴州篇)
  • 製片人:楊海濤(總製片人)
    張碩、寧玉琪(製片人)
    紀萍(怒江篇製片人)
  • 集數:6 集
  • 線上播放平台:愛奇藝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幕後製作,主創團隊,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發行信息,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紀錄片《勞生不悔》共六集,每兩集為一個主題故事。“雲南怒江篇”將鏡頭對準三位主動請纓到怒江州參加扶貧工作的醫生,她們捨棄了條件優越的都市生活,翻山越嶺為鄉親們送健康,不畏艱辛入戶檢查,幫助建立和完善當地的兒科門診及婦幼醫療體系。在“四川涼山篇”中,“懸崖村”第一書記帕查有格為村里修鋼梯、建衛生室、開設幼教點,帶領村民發展旅遊業,做直播、經營民宿,將“懸崖村”打造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村”。“貴州黔東南篇”則聚焦脫貧成功的蓋寶村,村民在第一書記吳玉聖的帶領下,藉助直播平台展現村裡的原生態風貌和底蘊深厚的侗族文化,通過電商推廣農產品,走向了致富之路。

分集劇情

選集
第1集 怒江篇(上)
2016年,廣東珠海市與雲南怒江州結對開展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珠海扶貧小組在產業扶貧、易地搬遷、危房改造、醫療衛生、教育資源、勞務輸出等方面對怒江州進行幫扶。珠海醫療組的管延萍、謝成成、張幗卿三位醫生主動提出到怒江幫扶,並自願延長幫扶時間,為當地醫療衛生事業作出貢獻。
第2集 怒江篇(下)
在管延萍的努力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在當地逐步推行,健康觀念日漸深入人心;謝成成幫助貢山縣醫院建設兒科專科門診,並培養專科醫生,更有針對性地救治生病的孩子;張幗卿除了日常診療,還開展大量的業務培訓和健康知識宣講,並教會當地醫生使用更加先進的醫療設備。幫扶醫生心繫怒江,他們希望即便自己離開這裡,當地的醫院、醫生也能夠為老百姓提供優質醫療。
第3集 涼山篇(上)
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尓莫鄉的阿土勒爾村,坐落在海拔1400米至1600米的山坳中,村民出入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懸崖,因此阿土勒爾村又被稱為“懸崖村”。年輕的駐村第一書記帕查有格仔細詢問、記錄每家每戶的近況、扶貧款的使用,事無巨細都要操心,這已經是扶貧幹部的工作日常。過去幾年,帕查有格組織修建了出入村的鋼梯,為“懸崖村”引進了水、電、電信資源,修建了村莊醫務室,在生活方面幫助村民解決了很多問題。在脫貧攻堅的收尾階段,帕查有格為“懸崖村”帶來的思路是旅遊扶貧。
第4集 涼山篇(下)
在遊客眼中,“懸崖村”矗立雲間、如同仙境,這裡豐厚的旅遊資源吸引了八方來客。發展旅遊扶貧,從嚴抓衛生開始。起初,有的村民身上長跳蚤,他們在扶貧幹部敦促下逐漸改變,注重個人衛生,把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同時把食品、飲料從山下背回來,原本的個人住戶、小賣部逐漸發展成民宿,遊客到來後不僅能夠欣賞風景,村民還會為他們唱一首彝族的祝酒歌。“懸崖村”把生態觀光、文化體驗、體育運動、養生休閒等元素,圓融地結合在了一起。村民的精神面貌、生活節奏悄然改變的同時,收入也隨之改變。
第5集 貴州篇(上)
黎平縣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也是中國侗族人口最多的縣,約占71%,是侗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因而有“侗鄉之都”的美稱。黎平縣同時也是貴州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其下轄的德鳳鎮更是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的古老山城,有“杉海糧倉油壺”、侗族大歌之鄉、鼓樓之鄉等稱號。獨特的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給了蓋寶村駐村第一書記吳玉聖信心,組建起“浪漫侗家七仙女”網紅直播團隊,通過網際網路、電商盤活資源,促進發展。
繼續看6集
選集
關閉

幕後製作

該片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拍攝歷時兩年。從2018年開始策劃,製片團隊前期做了大量的實地調研,最終從七八個導演團隊中敲定了3位導演,選擇了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縣、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懸崖村”、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蓋寶村三個扶貧點。導演團隊深入上述三個扶貧點,通過跟蹤拍攝扶貧幹部、社會幫扶人士、貧困民眾等不同群體,從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健康扶貧、電商扶貧、東西部扶貧協作等不同選題角度切入,展現脫貧攻堅中的典型案例和感人故事。貴州篇的導演杜海帶領團隊開展大量的人物調研,最終選擇“浪漫侗家七仙女”這一新鮮視角作為切入點,全程跟蹤拍攝。2019年5月,杜海拍攝團隊正式開始拍攝,拍攝與剪輯持續了2年時間。期間拍攝團隊跟著“七仙女”遊走在深山的村寨里、縣城的直播間和北京的媒體活動上,累計拍攝時間約為80天。

主創團隊

出品人
總監製
王曉暉
總編審
王兆楠
編審
王夢璇
監製
齊康、周浩(涼山篇、貴州篇)、張悅(涼山篇)
總製片人
楊海濤
製片人
張碩、寧玉琪、紀萍(怒江篇)
總策劃
王兆楠、楊海濤
策劃
王亮、張月寧、胡蓉蓉
宣傳總監
陳麟伊
行銷總監
董軒羽
發行總監
王曉燕
導演
王強(怒江篇)、黃宛露(涼山篇)、杜海(貴州篇)
攝影
鄧少波(怒江篇)、金延哲(怒江篇)、李青山(怒江篇)、何新(怒江篇)、鄧久立(涼山篇)、張陽煦(涼山篇)、黎雅君(涼山篇)、吳飛(涼山篇)、黃宛露(涼山篇)、杜海(貴州篇)、范石三(貴州篇)、袁哲(貴州篇)
剪輯指導
陳曉峰(怒江篇)、吳方(涼山篇)
音樂總監
賣嗝

音樂原聲

歌曲名稱
作詞
作曲
演唱
備註
《祖國之子》
阿如乾土、陳昌雄、吉布尼合
吉布尼合
瑪薇少兒合唱團
插曲

幕後花絮

  • 王強導演在怒江拍攝時,左手小拇指被鋒利的岩石劃傷,血流不止、縫了七針,仍然堅持帶傷工作。
  • 涼山篇的導演黃宛露曾6次前往大涼山,數十次攀爬2556級鋼梯深入“懸崖村”,拍攝村民的生活狀態。

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
獲獎者
結果
2021年6月24日
2021年第一季度優秀網路視聽作品
《勞生不悔》
獲獎
2022年5月13日
2021年度優秀網路視聽作品
2021年11月25日
2021年“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共築中國夢”
主題優秀網路視聽節目

發行信息

前期宣傳
2021年2月23日,該片在北京舉辦開播發布會,現場發布了終版預告片。
播出信息
播出日期
播出平台
2021年2月24日12:00
愛奇藝
2021年6月5日晚22:00
上海廣播電視台紀實人文頻道

作品評價

《勞生不悔》聚焦脫貧攻堅一線,展現在黨和政府的引導下,幹部民眾為“脫貧”而共同努力探索和實踐的故事。該片緊緊抓住“真實”這一核心原則,儘可能地減少了旁白的運用,以觀察式的鏡語,增強紀實感和真實感。從鏡頭調度、光效布置、後期調色等方面,追求自然清新的視聽風格和真實清麗的審美觀感。
該片呈現了脫貧攻堅一線的真實紀錄,還原了多面的精準扶貧的時代景觀,為人們真正了解扶貧工作提供了更為多元的視角,也為視頻平台提供了“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懷”的創作方法(北青網評)
《勞生不悔》堅持“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創作方向,通過講述雲南怒江州、四川涼山州、貴州黔東南州三地脫貧攻堅的生動故事,將扶貧過程中的艱苦、感動與收穫一一展現,是一個時代的微觀樣本,也是一部充滿溫情又引人深思的精品力作。
在主題立意上,該片緊扣新時代脫貧攻堅這一目標任務,以“見微知著”“感同身受”的創作理念,將鏡頭對準這一歷史工程中的平凡個體。在題材選擇上,該片重點關注“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重點關注網紅直播助力消費扶貧、對口幫扶帶動健康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等具有時代特徵的脫貧方式。全片注重對細節的刻畫,力求寫實,通過記錄一件件小事來反映扶貧工作的艱辛和不易。
在表現手法上,該片沒有運用過於複雜的敘事技巧,也沒有太多高潮情節,而是將時間和真實作為核心要素,通過長時間的跟拍,以客觀冷靜的視角帶領觀眾走進其中,感受扶貧帶來的變化。創作者以觀察式的視聽語言增加紀實感和真實感,既展現貧困之狀,又發現人性之美。該片也沒有迴避脫貧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創作者用大量畫面真實記錄扶貧之難、脫貧之艱。通過正視問題的存在,讓人物更加立體真實,讓觀眾更易理解認同,同時也說明脫貧攻堅並不是一條平坦之路(《光明日報》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