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係知識讀本

勞動關係知識讀本

《勞動關係知識讀本》是2012年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同慶。本書集理論性與實用性為一體,既介紹了勞動關係問題的基本知識,對當前的理論前沿與熱點問題也進行了關注,邏輯清晰,通俗易懂,方便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勞動關係知識讀本
  • 作者:馮同慶
  • ISBN:978-7-5008-5112-7
  • 頁數:195
  • 定價:25.00元
  •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4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目錄,主編簡介,

內容簡介

勞動關係自產生以來,就在不斷進步,同時也就有問題發生。制度和法律能夠進行協調,但各個主體的培育更為重要,相互間樹立和諧的理念更有助於問題的解決。了解勞動關係,“小”到民生和職業問題,“中”到社會與變遷問題,“大”到和諧社會和科學發展問題,都會解決得更好。
本書通過系統地檢索、閱讀、梳理中國的勞動關係文獻,對勞動關係的基本概念,內容特徵、法律基礎、理論前沿以及我國勞動關係發展的歷史與當前面臨的問題,和諧勞動關係的建設,理念和方法,測量和評估等進行歸納整理,力求為讀者提供一個較為全面通俗的勞動關係知識體系。

目錄

前言:為什麼要了解勞動關係
第一章.認識勞動關係
第一節.勞動關係概念怎么進入中國
第二節.勞動關係的中西方比較
第三節.勞動關係變化的歷史和前景
第四節.中國勞動關係演進中的不同取向
第二章.勞動問題及其類型
第一節.勞資“兩方”問題
第二節.勞資政之間的“三方”問題
第三節.與勞動相關聯的“多方”問題
第四節.改革開放後“更多”的問題
第三章.勞動關係的制度協調
第一節.制度協調的形成
第二節.勞動契約制度與集體契約制度
第三節.中國勞動關係中的微觀參與
第四節.中國勞動關係中的巨觀參與
第四章.勞動關係的法律調整
第一節.勞動關係調整可以藉助法律
第二節.勞動法律的一般基礎
第三節.勞動法律建設的中國條件
第四節.勞動法律制度的中國資源
第五章.勞動關係的基本主體:勞動者
第一節.勞動者有主體性與隸屬性
第二節.西方工人的歷史形態
第三節. 中國歷史上勞動者的特徵
第四節. 改革開放後中國勞動者的訴求
第六章.勞動者組織化的代表:工會
第一節.利益組織化需要工會
第二節.工會問題的國際比較
第三節.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工會模式
第四節.超越傳統模式和西方模式
第七章.勞動關係的基本主體:用人單位
第一節.勞動關係深植於用人單位
第二節.工業化中的保守僱主與先進僱主
第三節.中國近代的僱主及其特點
第四節.改革開放後中國的僱主及其組織
第八章. 政府的主體作用及其權責轉換
第一節. 政府不需替代而需保障的權責
第二節.三方合作的國際性原則
第三節.我國政府規範的調整
第四節. 形成集體理性和克服體制障礙
第九章.和諧勞動關係的建設
第一節.中外歷史經驗
第二節.先進理念和方法
第三節.和諧程度的測量和評估
第四節.識別和預警的制度建設
後記

主編簡介

馮同慶,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授、原副院長,中國社會學會勞動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兼任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資研究所研究工作,北京市社會建設專家顧問團成員。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一直從事中國工人狀況、勞動關係和工會方面理論和實踐的教學與研究,出版有《中國職工狀況》《中國工人的命運》《勞動關係理論》《當代中國工會理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