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負效用、要素收益與生存發展適應:農房生產經營行為分析

勞動負效用、要素收益與生存發展適應:農房生產經營行為分析

《勞動負效用、要素收益與生存發展適應:農房生產經營行為分析》是2009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松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勞動負效用、要素收益與生存發展適應:農房生產經營行為分析
  • 作者:: 方松海 
  • 出 版 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9-10-01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作 者: 方松海編
出 版 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 9787505886070
出版時間: 2009-10-01
版 次: 1
頁 數: 212
裝 幀: 平裝
開 本: 大32開
所屬分類: 圖書>經濟>行業經濟

內容簡介

現有的農業家庭理論有恰亞諾夫的勞動消費均衡以及舒爾茨的“企業家才能”並行的兩套體系,隨後發展起來的農業家庭模型(AHM)強化了後者。但是,AHM的基礎是由包括閒暇效用在內的效用局部非飽和性(10cal nonsatiation)衍生的利潤最大化邏輯,具有較大缺陷。《勞動負效用、要素收益與生存發展適應:農房生產經營行為分析》的中心目標是用勞動負效用理論、要素收益原則取代原有的基於閒暇效用和利潤最大化的邏輯,彌補既有缺陷,構建更為合理、更具解釋力的新的農業家庭模型,整合農民經濟研究架構。中國的農戶行為研究一貫缺少一個有效的、基於現代經濟學範式的理論框架,本研究若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則有助於我國農戶行為研究的規範。 為此,《勞動負效用、要素收益與生存發展適應:農房生產經營行為分析》從三個方面展開工作。第一,擯棄閒暇效用理論、採用勞動負效用的思想,用要素收益取代單一的資本收益(利潤)概念,對自有勞動投入和僱傭勞動進行明確區分,以此構建新的農業家庭模型(NAHM)。利用新的模型,沿用相同的效用最大化思路,分析新的效用體系飽和性特點將對農戶的生產決策邏輯產生什麼影響。第二,從新理論框架和實證分析出發,兩方面證明在土地面積不變、存在不完善勞動市場的條件下,農戶是否依然遵循勞動消費均衡原則。第三,驗證在一個變化的系統中,對新的經營類型,多數農戶是否都可以很快地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而與學識、農業生產經驗等個人能力無關。

圖書目錄

導言
第1章 利潤、生存適應與農戶行為
1.1 利潤邏輯與生存適應
1.1.1 利潤的定義及其本質
1.1.2 利潤最大化邏輯的發展及問題
1.2 農民經濟理論的發展脈絡
1.2.1 獨立的勞動消費均衡
1.2.2 新古典理論在農戶行為上的延伸
1.2.3 歷史學、社會學視角的研究
1.2.4 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狀況
1.3 廠商理論與農戶理論的本質差異
1.4 本文的研究重點
第2章 負效用函式與農業家庭模型的重構
2.1 勞動的負效用與閒暇的效用
2.2 效用函式與生產函式
2.2.1 勞動負效用函式對閒暇效用函式的替代
2.2.2 生產函式
2.3 生產決策分析
2.3.1 只有一種生產類型的自給自足生產模式
2.3.2 完全、完美的市場化狀態
2.3.3 兩種經營模式並存的狀態
2.3.4 有限參與、不完全市場、兩種經營的狀況
2.3.5 完全參與市場的狀況
2.4 需要強調的問題
2.5 進一步討論
2.5.1 消費的效用與勞動的負效用
2.5.2 農戶目標與不確定系統
2.5.3 土地要素變化與否的實質
第3章 勞動投人量與家庭特徵
3.1 若干邏輯基礎
3.1.1 關於家庭經營中的自有勞動與僱傭勞動
3.1.2 自有勞動投入量與家庭特徵
3.2 2006年中國東北地區的農戶調查數據
3.2.1 樣本概況
3.2.2 變數選擇
3.2.3 變數相關性檢驗
3.2.4 線性回歸
3.2.5 進一步分析
……
第4章 經營者能力與農業生產收益
第5章 基於NAHM對農戶行為的再解釋
第6章 結論、政策含義及其他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