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與經濟成長

勞動與經濟成長

《勞動與經濟成長》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天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勞動與經濟成長
  • 作者:周天勇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18898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周天勇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推動經濟成長的主要因素有資本、勞動、技術進步、人力資本、資源轉移、規模經濟等等。作者針對中國勞動資源豐富、自然資源不足、資金積累有限的特點,深感如何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優勢,加快中國經濟發展,力爭衛幾年上一個新台階,是個重大問題,因而,潛心研究。與國內一般側重資金的分析方法不同,本書從勞動方面來研究經濟成長因素,開拓了另一條研究思路。
提高勞動生產率有許多因素,作者從當前中國實際出發,著重研究勞動行為、勞動力素質和勞動力配置結構這三個因素,提出若干有價值的新見解。他在分析勞動行為與經濟成長一章中提出,由於勞動行為不規範,勞動力出工不出力,勞動效率很低,在計畫經濟體制下,為實現計畫產值,就得多投入資本代替勞動,從而提示了長期以來中國經濟成長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益的形成機理。在此基礎上,作者對經濟學界供給不足派和需求過度派長期爭論的中國經濟的短缺和通貨膨脹的成因問題,從新的角度加以考察,提出自己的獨特看法,即在勞動行為不規範狀況下,以資本多投入來替代勞動少投入(低效率),通過投資過度而形成短缺和通貨膨脹。這種看法解釋了供給不足派不能說清的投資需求膨脹難點,也解釋了需求過度派無法說明的勞動低效率對產出的影響。作者對人力資本進行了量化分析,運用美國學者舒爾茨的方法,計算了中國各知識層次人力資本含量、中國現有的人力資本總量,以及中國人力資本對某些年份經濟成長的貢獻;還用中國的歷史數據模擬驗證了斯科特的新經濟成長模型。作者在第7章中分析了勞動者權利界定和用人單位產權結構及運營機制對勞動和人力資本源配製置利用的影響,提出了勞動力權利的4種模式,認為,合理配置勞動力和人力資本資源,調動勞動者的工作動力,需要承認勞動力和人力資本的個人所有,並從社會和用人單位兩個層次界定勞動者的權利,界定用人單位的產權結構,轉變用人單位的運營機制。這些都是創造性的研究。

作品目錄

一、緒論
1、研究勞動與經濟成長關係的意義和原則
2、西方經濟理論對勞動與經濟成長關係的研究
二、經濟成長速度與資源及資本約束
1、經濟成長的目標和速度
2、中國經濟成長的資源條件
三、經濟成長與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
1、勞動力供給態勢
2、經濟成長和發展對勞動力人口的需求
四、勞動力行為與經濟成長
1、勞動力供給行為與勞動供給行為
2、勞動行為不規範狀況下的資本替代型產出
五、勞動力素質與經濟成長
六、勞動力配置結構與經濟成長
七、勞動力資源和人力資本利用及配置的市場制度
八、勞動與增長的戰略選擇、福利保障和經濟政策
九、主要參考文獻
十、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