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

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

《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GB/T 18645-2020)是2020年12月14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歸口於全國動物衛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GB/T 18645-2020)規定了動物結核病的臨床診斷、細菌學檢查、皮內變態反應、PCR和γ-干擾素(IFN-γ)體外檢測的技術方法、操作程式和判定標準。該標準適用於動物結核病的診斷,其中流行特點、臨床症狀、病理變化以及皮內變態反應適用於動物結核病的臨床診斷;細菌學檢查中染色鏡檢適用於動物結核病病原學初步診斷,細菌學檢查中分離培養和生化鑑定、病原分離和PCR試驗適用於動物結核病病原學確診;γ-干擾素(IFN-γ)體外檢測法適用於牛結核病的輔助診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
  • 外文名: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animal tuberculosis
  • 別名: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animal tuberculosis
  • 標準號:GB/T 18645-2020
  • 發布日期:2020-12-14
  • 實施日期:2020-12-14
  • 全部代替標準:GB/T 18645-2002
  • 標準類別:方法
  • 中國標準分類號:B41
  • 國際標準分類號:11.220
  • 歸口單位:全國動物衛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 執行單位:全國動物衛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性質:推薦性國家標準
  • 狀態:現行
制定過程,修訂背景,編制進程,修訂依據,修訂情況,起草工作,標準目次,內容範圍,引用檔案,意義價值,

制定過程

修訂背景

動物結核病可在人及多種動物間傳播,對畜牧業及公共衛生危害嚴重,因此,防控和淨化該病刻不容緩。世界對動物結核病防控十分重視,如發病率高,危害較為嚴重的牛結核病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列為必須通報疫病與國際貿易必檢對象;中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疫病,是“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16種優先防治的中國國內重大動物疫病之一。
另外,禽結核病也被中國列為三類動物疫病。伴隨著頻繁的進出口貿易,水貂、猴、鹿等動物結核病診斷及檢疫檢測任務也日益繁重。因此,迫切需要及時制修訂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國家標準,棕嫌協汗以便臨床獸醫、檢驗檢疫等科研工作者及時、準確做好診斷,從而對疫病防控和疫情處置採取快速、合理有效的應對措施。
中國採用的動物結核病的診斷技術國家標準為《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GB/T 18645-2002)精戲拳,該標準受當時知識和技術條件所限,其內容已不能滿足動物結核病診斷、檢疫檢測需求。因此,及時修訂完善科學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國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國家標準顯得非常必要和尤為迫切。

編制進程

2019年3月28日,國家標準計畫《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20191037-T-326)下達,項目周期24個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提出,由TC181(全國動物衛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及執行,主管部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020年12月14日,國家標準《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GB/T 18645-2020)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
2020年12月14日,國家標準《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GB/T 18645-2020)實施,全部代替標準盼符《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GB/T 18645-2002)。

修訂依據

國家標準《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GB/T 18645-2020)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GB/T 1.1-2009)規則起草。

修訂情況

《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GB/T 18645-2020)與《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GB/T 18645-2002)相比,主要技術內容變化如下:
  1. 增加了引言;增加了規範性引用檔案;
  2. 增加了縮略語;
  3. 增加了臨床診斷方法,包括流行特點、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
  4. 增加了警示內容,對於剖檢、採樣及實驗室開展相關病原檢測部分及實驗室接觸有毒物質部分給以警示;
  5. 增加了其他動物皮內變態反應;
  6. 增加了PCR檢測;
  7. 增加了γ-干擾素(IFN-γ)體外檢測法;
  8. 增加了診斷結果判定;
  9. 刪除了動物接種試驗的內容;
  10. 增加了常規PCR擴增產物核酸序列;
  11. 增加了樣品採集、包裝和運輸要求。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單位: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中國邀諒糊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研究中心。
主要起草人:朱良全、丁家波、沈青春、孫明軍、毛開榮、魏榮、許冠龍、馮宇。

標準目次

前言
引言
1範圍
1
2規範性引用檔案
1
3縮略語
1
4臨床診斷
1
5細菌學檢查
2
6結核菌素皮內變態反應試驗
5
7PCR檢測
6
8γ干擾素(IFN-γ)體外檢測法(體外IFN-γ釋放試驗檢測法)
8
9診斷結果判定
10
附錄A(資料性附錄)試劑的配方
11
附錄B(資料性附錄)標本消化濃縮法
17
附錄C(規範性附錄)採樣及樣品處理(PCR檢測用)
18
附錄D(資料性附錄)DNA提取液
20
附錄E(資料性附錄)常規PCR擴增產物核酸序列
21
附錄F(規範性附錄)樣品採集、包裝和運輸的要求
22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GB/T 18645-2020)茅灑項規定了動物結核病的臨床診斷、細菌學檢查、皮內變態反應、PCR和γ-干擾素(IFN-γ)體外檢測的技術方法、操作程式和判定標準。該標準適用於動物結核病的診斷,其中流行特點、臨床症狀、病理變化以及皮內變態反應適用於動物結核病的臨床診斷;細菌學檢查中染色鏡檢適用於動物結核病病原學初步診斷,細菌學檢查中分離培養和生擔艱影凝化鑑定、病原分離和PCR試驗適用於動物結核病病原學確診;γ-干擾素(IFN-γ)體外檢測法適用於牛結核病的輔助診斷。

引用檔案

GB/T 18088 出入境動物檢疫採樣
GB 19489 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GB/T 18645-2020)對於臨床獸醫、檢驗檢疫等科研工作者及時、準確做好診斷,從而對疫病防控和疫情處置採取快速、合理兆良甩有效的應對措施,意義重大。該標準對增強中國自主創新能力、加強人畜共患病的診斷和防控、促進行業進步、加快與國際接軌意義重大。
  1. 增加了引言;增加了規範性引用檔案;
  2. 增加了縮略語;
  3. 增加了臨床診斷方法,包括流行特點、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
  4. 增加了警示內容,對於剖檢、採樣及實驗室開展相關病原檢測部分及實驗室接觸有毒物質部分給以警示;
  5. 增加了其他動物皮內變態反應;
  6. 增加了PCR檢測;
  7. 增加了γ-干擾素(IFN-γ)體外檢測法;
  8. 增加了診斷結果判定;
  9. 刪除了動物接種試驗的內容;
  10. 增加了常規PCR擴增產物核酸序列;
  11. 增加了樣品採集、包裝和運輸要求。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單位: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研究中心。
主要起草人:朱良全、丁家波、沈青春、孫明軍、毛開榮、魏榮、許冠龍、馮宇。

標準目次

前言
引言
1範圍
1
2規範性引用檔案
1
3縮略語
1
4臨床診斷
1
5細菌學檢查
2
6結核菌素皮內變態反應試驗
5
7PCR檢測
6
8γ干擾素(IFN-γ)體外檢測法(體外IFN-γ釋放試驗檢測法)
8
9診斷結果判定
10
附錄A(資料性附錄)試劑的配方
11
附錄B(資料性附錄)標本消化濃縮法
17
附錄C(規範性附錄)採樣及樣品處理(PCR檢測用)
18
附錄D(資料性附錄)DNA提取液
20
附錄E(資料性附錄)常規PCR擴增產物核酸序列
21
附錄F(規範性附錄)樣品採集、包裝和運輸的要求
22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GB/T 18645-2020)規定了動物結核病的臨床診斷、細菌學檢查、皮內變態反應、PCR和γ-干擾素(IFN-γ)體外檢測的技術方法、操作程式和判定標準。該標準適用於動物結核病的診斷,其中流行特點、臨床症狀、病理變化以及皮內變態反應適用於動物結核病的臨床診斷;細菌學檢查中染色鏡檢適用於動物結核病病原學初步診斷,細菌學檢查中分離培養和生化鑑定、病原分離和PCR試驗適用於動物結核病病原學確診;γ-干擾素(IFN-γ)體外檢測法適用於牛結核病的輔助診斷。

引用檔案

GB/T 18088 出入境動物檢疫採樣
GB 19489 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GB/T 18645-2020)對於臨床獸醫、檢驗檢疫等科研工作者及時、準確做好診斷,從而對疫病防控和疫情處置採取快速、合理有效的應對措施,意義重大。該標準對增強中國自主創新能力、加強人畜共患病的診斷和防控、促進行業進步、加快與國際接軌意義重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