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

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

D大調第二交響曲是勃拉姆斯於1877 年夏天構思並創作成的,那時,他在奧地利一個風景如畫的湖邊度暑,感受了許多寧靜、安寧中的微妙,愉快之餘,作成了《第二交響曲》,作品一經完成,年底就交給維也納愛樂樂隊首次演出。很快,《第二交響曲》一下子就傳遍了整個歐洲,人們紛紛認為這部交響曲是勃拉姆斯所有管弦樂作品中最好的,以至後人凡是需要學習了解勃拉姆斯管弦樂作品的,一般都是從分析《第二交響曲》開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
  • 外文名:Symphony No.2 in D major
  • 作者:勃拉姆斯
  • 創作時間:1877 年夏天
  • 背景:許多寧靜、安寧中的微妙
曲子簡介,作者簡介,作品賞析,個人音樂風格,

曲子簡介

勃拉姆斯的《第二交響曲》和《第一交響曲》作成時間相距較短,但二者的思想內容和總的情緒特點卻大不相同,《第二交響曲》完全不受《第一交響曲》的影響,基本上排除了緊張、嚴峻的悲劇性,拋開了熱情而激昂的音調和陰暗而不安的色彩的結合手法,也就是說,不再以表現悲劇性和英雄性為主,而是著力譜寫一首純樸感人的浪漫主義田園詩,有點像“日落時分的荷蘭”風景畫,或者說保持著古風的維也納的詩意畫頁,整個作品沐浴在寧靜、柔美、明朗的光輝之中,是一種歡樂的生活感受。

作者簡介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全名譯為約翰奈斯·勃拉姆斯。1833.5.7 - 1897.4.3),德國作曲家。1833年5月7日勃拉姆斯出生於德國漢堡的一個職業樂師的家庭里。他童年生活十分貧困,7歲隨父親學鋼琴,13歲便在酒店裡為舞會彈伴奏,在劇院幫助父親演奏。與此同時,為了多得報酬,他還寫了不少沙龍音樂作品,包括多種舞曲、進行曲和管弦樂曲改編曲等。
早年師從戈賽爾、馬克遜(Eduard Marxsen)學習鋼琴。一生中交遊頗廣,1853年在魏瑪與Remenyi、約·阿希姆(Joseph Joachim)結交,並被介紹給舒曼夫婦,得到賞識與支持。
1862年到維也納。在充分準備後才開始寫交響曲,1876年完成C小調第1交響曲, 1877年完成D大調第2交響曲。
1883年完成F大調第3交響曲, 1885年完成E小調第4交響曲。
19世紀60年代,他定居維也納,把當時歐洲的這個音樂中心作為他的第二故鄉。1897年4月3日逝世於維也納。

作品賞析

第二交響曲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是一個奏鳴曲式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樂章。整個樂章充滿了溫暖的陽光,和煦的春風,有人形象地喻其為美妙的“落日餘輝”,由此可以想像音樂中燦爛又不失溫和、明朗又不失抒情的情緒。
音樂從低音開始,由低音弦樂器柔弱地哼鳴,這只是個背景,旋律進行由四個音組成的動機不斷反覆而成,不一會,法國號和木管樂器在低音背景的基礎上先後奏起了第一主題:這個主題很具幻想意味,它十分美麗,接近於慢圓舞曲的速度,風格上屬於維也納典雅的舞曲風格,可見勃拉姆斯對維也納圓舞曲感受的根底,像這樣用三拍子寫成的第一樂章,在維也納古典作曲家的交響曲創作中很難看到,因此,這個主題在奠定整個作品的田園詩特性的同時,也反映出作品的思想藝術形象的局限性。由於這個主題素材缺少戲劇性的緊張度,也不具有內在的衝突基礎,不適合構築起龐大的交響曲第一樂章,勃拉姆斯則在主題發展上作了很大的努力,涉及了多方面的可能性,甚至在旋律發展中包容了樂章開始時低音的背景因素:另一個原因是勃拉姆斯的大型交響樂第一和第四樂章常常比原來構想的要長,因為通過推敲加工,使形式在各方面都擴張了,這就使得樂章內的空間變大起來,需要人為地使這樣大的空間裡內容得到豐富,勃拉姆斯就採用了最複雜的、真正天才的對位寫作法和最豐富的變奏手法,而他貫用的就是在低音背景的固定進行上配置另一個對位旋律,交響曲的第一主題的處埋就從這個對位旋律中去尋找樂思,這樣創作出的音樂無疑是很具藝術價值的,同時也獲得了第一樂章的思想情緒內容的緊張度,但缺乏浪漫主義那種新鮮感和靈感的直接性。
第二主題情緒憂鬱,充滿浪漫主義詩意,其溫柔和瞑想的表達,儼然如舒伯特轉世,音樂填補了第一主題所缺乏的情調內容。這個主題採用大提琴在上和中提琴在下的聲部安排,兩個旋律線條並行(音樂專業語統稱和聲式旋律),大提琴的熱情和中提琴的憂鬱合在一起,具有精緻的色彩層次,又產生特別的色彩效果,就像是一段表現吉卜賽雙人舞的場面的音樂。接著,出現了一段剛勇有力的穿插,不時還傳出了狂暴的叫喊,如果說前面的“和聲式旋律”具有女性特點的話,那么這段穿插則具有男性的特點。穿插過後,第二主題再次出現,不過,是在長笛三連音背景上出現的,由於是在大調上,相對前面出現在小調時的情況而言,這時則有一種明朗、和諧的安全感。
展開部主要發展第一主題,但不是戲劇性的展開,主要因素在平穩的進行中被大量的重複,大有一種如歌的風貌。
到了再現部一開始處,第一主題卻不見了,幾經發展,第一主題保留到整個樂章最精彩的一刻才出現,這時候,已到達尾聲階段,音樂速度已經減緩。尾聲是從勃拉姆斯最為喜愛的法國號開始的,它在弦樂器組的襯托下,宛如富有詩意和特別動人的獨白(很接近朗誦),最後幾個小節幾乎是深沉的安寧和寂靜,一切又回歸到大自然。
第二樂章,充分展示了勃拉姆斯卓越的復調思維才能,音樂表現了沉思、壯美的、嚴峻的情緒。第一主題由大提琴和大管的對位演奏開始:由於是兩種不同樂器——弦樂木管的結合,融合性到底比相同樂器結合時差些,但這樣一來卻加強了兩個聲部的對比,突出了各自的音樂形象,使總體音樂形象豐富多彩。接在這一主題之後,法國號、雙簧管和長笛引進了一個由新動機構成的賦格段,也是復調手法!使用的都是木管音色(法國號雖為銅管樂器,但常常作為木管樂器使用),表現的是鬱郁不歡的神態。
第二主題以切分節奏的形式出現了,它與前面的形象形成鮮明的對照,使音樂發展更具動力。
第三主題出現時,上面聲部由音符時值中庸的進行構成,下面聲部則以流暢的十六分音運動,從而加強了第二樂章緊張的戲劇性激情,使音樂在具有動力的同時也頗具複雜性。
整個第二樂章屬於柔板樂章,它是勃拉姆斯崇高的哲學抒情詩中最獨特的篇章,大量的復調手法突出了哲理性,復調運用中的多個聲部同時進行,也更好體現了人類思維的多緒性,而這些又是建立在明朗而歡快的基調上,這些完全不亞於布魯克納交響曲中著名的慢板樂章,甚至在表現手法上比之更簡煉、緊湊,是一部世間少有的傑作。
第三樂章,復三部曲式寫成,因其中穿插進兩個樂段,因此又有點接近於迴旋曲式。這個樂章是一首優美的小夜曲,它十分驕媚優雅,那奇特的節奏很自然地使人想到舞蹈的形象,或者說維也納慢速度的連德勒舞曲(阿爾卑斯山民間對舞,舞伴面對面,女伴雙手搭在男伴肩上,男伴雙手扶住女伴的腰,等等。)或圓舞曲。
第一主題一開始就在雙簧管上明晰地奏出,背景有大提琴撥弦節奏以及單簧管和大管和聲進行。這是一支樸素、典雅而有點傷感的旋律:這個三拍子的第一主題,風格上再現了古老的維也納魅力,它同作者的《C 大調小夜曲》中的小步舞曲也很相象。樂章的第一個“中段”,是從第一主題發展出來的,但在節拍上改變了,速度驟然加快,即使是音符的時值上也是由原來的四分音符變成了八分音符,還帶有跳音,就像是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中那些小精靈翩翩起舞的形象。
但這並不是真正的中段,仍屬於第一主題的範圍,等到新闖入進來一個新的素材的時候,樂章才進入真正的中段,而此時節拍又有所變換了,可以聽出它是典型的匈牙利吉卜賽的音調,我們甚至可從中看到歡呼雀躍的舞蹈場面。
在音樂將近結束的時候,第一主題不斷在大調和小調之間游弋,從而帶來了明與暗、樂與悲的色彩。這個樂章,屬於一種默默的歡樂,輕微的傷感與激奮的熱情的結合,感情十分微妙。
第四樂章,用奏鳴曲式寫成,這是勃拉姆斯得意之作,它形象地再現了民間節日歡樂的五彩繽紛的畫面,是一首充滿堅毅力量和熱情歡樂的終曲。在這個樂章里,勃拉姆斯集古典大師風采為一體,使音樂有海頓那樣的活潑而有生氣,也有莫扎特那樣的溫柔而多情善感,還有貝多芬那種剛勇而精力充沛的精神。
第一主題開始由弦樂器奏出,力度輕微而具有敘述性:主題具有內在的活力,特別在它以強力度重複出現的時候,巨大的鳴響顯示出明朗、光輝的形象,就此奠定了整個樂章的歡樂氣氛。從這個主題的音樂中,我們仿佛看到一座堂皇的大廈正在建立。
第二主題步調寬廣,有點帶有訴說性質,一拍一個四分音符而具有進行曲風格,音樂由較低的位置慢慢向上發展,表現出一種期望可以實現的滿足感。這樣的情緒,可能因為勃拉姆斯在寫這部交響曲時正處於瀟灑階段的原故。
展開部以第一主題作為主要展開素材,通過各個層次的對比、切分節奏強調出強有力的和弦、雄健的管樂台奏,音樂在急速中行進,貼切地表現出一個嘴焊的歡樂慶典,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巨大的民間遊樂場面,一個人山人海的狂歡節日場面。當音樂進行快到再現部時,一個靜態的田園風光跳入我們的眼幕,音樂的這個插段像是故意給聽眾一個呼吸的機會。
隨著歡聲再起,音樂進入了再現部,並且在尾聲中再次形成了一個新的頂點,到達了歡喜若狂的程度,使全曲在一片歡呼聲中宣告結束,這也是給第二交響曲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然而也在聽眾的心中深深的植入了美妙的感受,一種永不忘懷井會隨時升華的感受!

個人音樂風格

第二交響曲通常被稱為勃拉姆斯的《田園》。靜謐、安寧的氣氛貫穿了全曲,與被稱為勃拉姆斯的《命運》的第一交響曲相比,雖然《第二》在個別地方仍能聽到《第一》那悲劇性的遙遠的回聲,但是它總的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寧靜致遠、清新明朗的田園畫卷。勃拉姆斯僅僅用了4個月就在依山傍水的奧地利華瑟湖邊寫下了《第二》,充滿了驚人的靈感,這在勃拉姆斯的創作過程中是不多見的。當時(1877年),勃拉姆斯來到安適、寧靜的小鎮貝爾察赫度假,身心得到極大的放鬆,再加上統一後的德國局勢安定,因此心情格外舒暢,難怪他“下筆如有神”了。
1、 具有古典主義式的均衡
勃拉姆斯的主要創作年代是在50年代到90年代,在這個時期,歐洲浪漫主義已經發展到了高峰,李斯特華格納在那個年代如日中天,他們所謂的音樂哲學觀已經滲透到了歐洲的每一個角落。每個人都試想把浪漫主義作為一把刀,切割在古典的面上,“他們把碎片重新熔化,按他們的趣味進行設計”,表現在交響曲的結構上也是如此。他們熱心於交響樂隊的編制、音色、和形式的改革和發展,致力於用浪漫主義的張揚來構築交響曲這座大廈。當時已很少有人還遵循著貝多芬時代的曲式原則,重建交響曲年代的古典思維方式。而惟有勃拉姆斯在做著這一切。
從第二交響曲中的第一樂章中,我們看到勃拉姆斯在奏鳴曲式的結構上,完全按照貝多芬時代的規則,不論調性還是連線部,都是重建了古典主義的典範。樂隊編制也基本保持了舒伯特時代的形式,而絕沒有象當時的其他一些交響曲作曲家那樣無限制地擴大。
2、 動機延伸
勃拉姆斯是動機發展大師,他有把一個很小動機發展開來並貫穿全曲的能力。這一點我們在第二交響曲中看到了很好的例子。樂曲一開始主部主題的三音動機貫穿了第一樂章,在發展部、尾聲中更是有集中的體現。他們發展變化地表現在各個聲部和樂器的音色上,表現了勃拉姆斯在動機發展創作中的深思熟慮。
3、 旋律悠長
勃拉姆斯的旋律很有特點,它們通常很悠長,但又不同於俄羅斯人式的,而是具有自己獨特旋律風格的。在第二交響曲的第一樂章中,主部主題、副部主題都是比較典型的。主部主題有兩大句,前一句是8小節,後一句是摸進,但結構大大擴充到14小節。和俄羅斯人(如拉赫瑪尼諾夫)不可分句的長旋律不同的是,雖然勃拉姆斯的旋律也往往是不對稱的,但是如果要再劃分短句也是可以的。如把主部主題仔細劃分可寫作(4+4)+(4+10),由此也可以看出勃拉姆斯在旋律的創作上並不是無節制的,而仍然保持了謹慎、含蓄的抒情。再看副部主題也可分為兩句(4+6),這個主題是帶有民歌氣質的,氣息連貫,但並不拖沓冗長,而是在柔和中隱藏了一份隱隱的渴望。
4、 配器樸實
在第二交響曲中,我們常常看到某些段落的配器極其簡潔,雖然同樣是抒情,勃拉姆斯 則完全螢幕棄當時流行的伯遼茲式的描繪性管弦樂法,而是遵從著古典的配器原則,使音樂顯得更為內省和節制。勃拉姆斯追尋著前朝大師的足跡,尋覓著與自己心靈更為契合的表現手段,沿著古典巨匠的足印走過來。他緩緩走來,成為德國古典作曲家中的“最後一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