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麻象甲

劍麻象甲

劍麻象甲(Scyphophorus acupunctatus Gyllenhal),鞘翅目,象甲科,隱頦象亞科,主要分布於美洲和南亞。是劍麻的重要害蟲,成蟲和幼蟲均可造成危害。雌雄兩性在形態上非常相似,極難區別,不能單憑個體大小決定其性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劍麻象甲
  • 拉丁學名:Scyphophorus acupunctatus Gyllenhal
  • :鞘翅目
  • :象甲科
  • 亞科:隱頦象亞科
  • 分布區域:美洲和南亞的熱帶地區
鑑定特徵,成蟲,卵,幼蟲,蛹,寄主,分布,基本信息,生活習性,傳播途徑,檢驗方法,中國有關檢疫規定,

鑑定特徵

成蟲

體暗黑色,由於生態因素影響生長和變態,體長9~15mm。頭部相對較小,兩眼在腹面下方距離相對較寬,頭部伸長成為向下彎曲的喙,端具小而粗壯呈鉗狀的上顎。觸角在靠近喙的基部嵌入,觸角棒的絨毛部分平截。前胸背板大,約等於腹部長的一半,前胸背板上的刻點細小。鞘翅行紋刻點大,刻點互相連線呈縱溝狀,行間稍凸起,有成排的細小刻點。兩鞘翅合併緊密。後胸前側片端部1/3處明顯窄於股節最寬處,後胸前側片後端明顯窄於中部。臀板裸露。跗節3呈寬三角形,面的絨毛只限於跗節前端邊緣。

約1.5mm,長卵形,乳白色,卵殼光滑而薄。

幼蟲

一齡幼蟲比卵稍大,長1.3~1.8mm。剛孵化時,呈乳白色,不久頭部變成褐色,身體其餘部分稍變暗。幼蟲共5齡。老熟幼蟲體長18mm,頭殼寬4mm。各齡幼蟲的頭殼堅硬而角質化,上顎深褐或黑色,身體柔軟具皺,無足,第8節後的體節急劇縮小,最後一節向上彎曲,伸為2肉質突起。每一個突起上有3根毛,2根向後直著伸出,第3根(中間的)較短,向下伸出,這些特徵有助於區別劍麻象甲的幼蟲和在腐爛劍麻中找到的其他甲蟲和金龜子幼蟲。

一般長約16mm,早期呈淺黃褐色,幾天后頭部和其他部分變暗,最後整個蛹體呈深褐色。鞘翅、足、喙緊貼在表皮上明顯可見。

寄主

劍麻或西沙爾麻(Agave sisalana)、模里西斯麻(Furcraea gigantea)以及各種野生及觀賞龍舌蘭種植物。

分布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爪哇)、肯亞、坦尚尼亞、美國(阿肯色、佛羅里達、喬治亞、亞利桑那、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德克薩斯、科羅拉多、堪薩斯、夏威夷)、墨西哥、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古巴、牙買加、海地、多米尼加、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巴西。

基本信息

學名:Scyphophorus acupunctatus Gyllenhal.
異名:Scyphophorus anthracinus Gyllenhal
Scyphophorus interstitialis Gyllenhal
Scyphophorus robastior Horn
Rhycophorus asperulus (LeConte)
英文名:Sisal weevil;Mexican sisal weevil
分類地位:鞘翅目(Cole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隱頦象亞科(Rhynchophorinae)。

生活習性

成蟲為害劍麻最常見的症狀是在近葉部一半的下表皮出現灰褐色斑痕,常為橢圓形或圓形,長約3~10厘米,這些斑痕是成蟲用喙多次嵌進葉基部軟組織取食時造成的。如果取食兇猛,斑點周圍的纖維常常可能露出。受劍麻象甲為害所遭受的最大損失是由於幼蟲在幼嫩劍麻上取食而造成的地下為害。雌蟲在土地里腐爛潮濕組織或地面以下的葉片基部產卵,卵孵化後鑽進小的莖幹。幼蟲口器粗壯,貪婪取食,以每天1cm多的速度鑽蛀劍麻幼嫩組織,特別是分生組織以下的鮮嫩、白色、非纖維的多汁組織。生長點受危害,並且彎向幼蟲在地下鑽入的一邊。完全發育的成蟲遷移之前,每單株劍麻幼嫩部分可找到 12~15頭幼蟲。幼小莖幹被糟踏成蜂窩狀,或被完全吃掉,結果繼之發生腐爛,植株死亡。

傳播途徑

劍麻象甲首次記載是在中美洲,認為是該種的原產地。在非洲的最早記錄是1914年在坦尚尼亞的坦藹尼喀,在亞洲1916年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發生,在夏威夷的最早記錄是1927年,1976年在南非首次報導發生。雖然劍麻象甲遷移性不強,然而事實上它已經從美洲傳到非洲、亞洲。據估計它可能是在植物進口規定實施之前隨其寄主植物人為的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的。
龍舌蘭科植物纖維氣味對成蟲有引誘作用,曾發現它在劍麻包裝上爬動,亦曾經在裝載過劍麻的遠洋貨輪上發現劍麻象甲,可見它可以寄主植物及纖維,隨運載龍舌蘭科植物的工具、劍麻包裝等遠距離傳播。

檢驗方法

對進口的龍舌蘭科植物及包裝材料進行嚴格檢疫

中國有關檢疫規定

劍麻象甲是我國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危險性病、蟲、雜草名錄》中規定的二類危險害蟲,應嚴格施行檢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