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是《劍橋中國史》最後兩卷中的第一卷的前一卷(即第14卷),描述了1949—196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努力解決中國當代問題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遇到的挫折。

基本介紹

  • 書名: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 類別:歷史
  • 時期:1949—1965年
  • 出自劍橋中國史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圖書評價,作者介紹,

內容簡介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包括《劍橋中國史》第十四卷《革命的中國的興起(1949-1965)》和第十五卷《中國革命內部的革命(1966-1982)》,是由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資深專家、哈佛大學的費正清(J.K.Fairbank約翰·金·費爾班克)教授和西方著名的研究中“文化大革命”史的專家、另一位哈佛大學教授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主編的,是西方學者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有相當權威性的代表作。正如費正清本人在《總編輯序》中所說:“在英語世界中,劍橋歷史叢書自本世紀起已為多卷本的歷史著作樹立了樣板。”而本書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版的中文譯者更直截了當地認為,這部書,“在一定程度了上代表了西方中國史研究的水平和動向,在國際學術界有一定影響”。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劍橋中國史》規模宏大,集中了西方研究中國史的許多學者的力量,是世界上極具影響的國外研究中國歷史的權威著作,也是國際漢學研究的優秀成果。叢書各卷皆由國外知名學者擔當主編,卷內各章節亦由研究有素的專家撰寫,並注意吸收各國學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國外中國史研究的水平和動向。一部完全由西方學者撰寫的中國歷史,沿襲西方漢學研究一貫堅持的嚴謹作風,廣泛引用文獻材料,注重文獻的辨偽和考訂。由於東西歷史文化的差異,該書在許多歷史問題上提出了新的觀點和質疑。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有兩部分:
描述了1949—196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努力解決中國當代問題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遇到的挫折。其第一編主要記錄了新政權以蘇聯發展模式運用於中國的嘗試,第二編概括了其後期間中國領導人為更快更好地解決中國問題而尋求本國發展模式的努力。本卷的第一編都分析了政治、經濟、教育、黨與知識分子、外交五個方面的關鍵問題及發展狀況。本卷撰寫人皆為研究這一時期的國外專家,他們向讀者展示了所有這些方面的相互關係,並揭示出這些相關因素如何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提供了準備。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66-1982年)》論述了1966—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進程,對毛澤東思想的發展,“文化大革命”的發生,以及由此產生的深遠影響作了深入、審慎的探訪;對毛澤東以後鄧小平的經濟改革和中國經濟的巨大變化作了重點論述;對國民黨在台灣省的統治作了分析,同時對整個這一時期中國政治、經濟、外交、教育、文藝及知識分子問題等也分別予以研究和考察。本書作者皆為西方的中國現代史專家,代表了西方的研究水平和學術觀點,具有較高參考價值。

圖書目錄

總編輯序
第14卷序
第一章 中國的再統一
歷史地了解中國的幾個階段
中國統一的成就
現代化的作用
地方控制的問題
第一篇 模仿蘇聯模式,1949-1957年
第二章 新政權的建立和鞏固
總論
鞏固和重建,1949-1952年
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造,1953-1956年
調整新的社會主義制度,1956-1957年
第三章 恢復經濟和第一個五年計畫
經濟背景
戰後的恢復
第一個五年計畫
第二個五年計畫的編制
第四章 新秩序的教育
民國時期的遺產
共產黨邊區的遺產
學習蘇聯
50年代透析
第五章 黨與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和政府之間的歷史關係
黨和知識分子在1949年以前的衝突
黨對知識分子的控制的確立,1949-1955年
“百花運動”
“反右運動”
第六章 外交關係:從韓戰到萬隆路線
第二篇 尋求中國道路,1958-1965年
第七章 大躍進和延安領導的分裂
第八章 重壓下的中國經濟,1958-1965年
第九章 教育的新方向
第十章 黨和知識分子:第二階段
第十一章 中蘇分裂
後記
參考文獻介紹 政治掛帥:略論1949年後的中國研究
第15卷序
第一章 1949至1976年的毛澤東思想
從人民民主到人民內部矛盾
毛對“中國式道路”的尋求
中蘇分裂的原因與後果
文化大革命的意識形態
結論 對毛的思想遺產的探索
第一篇 文化大革命:混亂中的中國1966-1969年
第二章 危機時期中國的狀況
走向對抗
權威的垮台
奪權
政治體制的重建
結論
第三章 中蘇對抗:中國北部邊疆地區的戰爭與外交
中國外交政策的低谷,1967-1968年
1969年的中蘇邊界衝突
1969-1975年的中蘇邊界談判
附錄 中國和蘇聯的軍事集結,1969-1975年
第二篇 文化大革命:為繼承權而鬥爭 1969-1982年
第四章 毛的接班人問題和毛主義的終結
引言
中國政治的軍事化
林彪的覆滅
“四人幫”的興衰
空位期
鄧小平的綱領
第五章 對美開放
政治進程與中國的外交政策
通往北京之路,1968-1972年
停滯與動亂,1973-1976年
通往正常化之路,1977-1979年
樹立獨立自主的形象,1980-1982年
中美關係的意義
第三篇 文化大革命及其後果
第六章 中國的經濟政策及其貫徹情況
引言
經濟混亂,1966-1969年
工業發展戰略,1966-1976年
工業戰略的變化,1977-1980年
加速工業增長,1982-1987年
農村發展戰略
1979年以後農村政策的變化
結論
第七章 教育
第八章 文藝創作與政治
第四篇 共產主義統治下的生活和文學
第九章 共產主義統治下的農村
第十章 人民共和國的城市生活
第十一章 共產主義統治下的文學
第五篇 分離的省份
第十二章 國民黨統治下的台灣,1949-1982年
後記 統一的重任
附錄 會議與領導人
參考文獻介紹
參考書目
重印後記

圖書評價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是一部在國際學術界有一定的影響、有相當權威性的著作,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西方當代中國史研究的水平和動向。它的暢銷也許不是偶然的,其中肯定有不少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比如:該書較充分地蒐集和運用了西方現有的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成果;在整理和分析史料方面,套用了西方比較新的研究方法,視野比較開闊,研究領域包括思想、政治、經濟、外交、軍事、教育、文學、農村、城市等多方面;還專門有一章研究1949年後的台灣,明確將其作為中國的一個“省份”;對國際問題的研究,材料豐富,有不少深刻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
但是,由於文化傳統的差異,以及對歷史事件有親歷者和旁觀者的差異,特別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差異,該書中有些重要觀點和分析評析有著根本的分歧,一些錯誤的看法是不接受的。費正清的的確確是一個嚴肅的學者。他對美國的中國學研究作出過重要的貢獻。特別是他開拓了研究近現代中國的新領域,倡導用中國的原始文獻來研究近現代中國,給美國乃至西方的整箇中國學界產生過重大影響。他的研究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美國的對華政策。不可否認,費正清所做出的種種努力都是為了要了解並改善中美之間存在的文化衝突。他不遺餘力地主張用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競爭來取代軍事上的敵視和對抗,並希望這兩個國家和它們所代表的文化能夠共存。在他看來,在影響中美關係的種種因素中,關鍵是:中美兩國所具有的完全不同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通過由他主編的“劍橋中國史系列”可以了解美國的中國學研究的水平,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進一步認識中國的歷史。

作者介紹

費正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的泰斗,“頭號中國通”,哈佛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生前歷任美國遠東協會副主席、亞洲協會主席、歷史學會主席、東亞研究理事會主席等重要職務,還曾是美國政府雇員、社會活動家、政策顧問。
費正清費正清
費正清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長達50年,從他進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絕大部分都是論述中國問題的。在半個多世紀裡,費正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審視、考察中國,他的研究、著作和主要觀點代表了美國主流社會的看法,不僅影響了幾代美國漢學家和西方的中國學界,而且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美國政界和公眾對中國的態度、看法以及美國對華政策的制定,當今美國諸多有影響的中國問題專家皆出自其門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