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魁(明朝人物)

劉魁,江西泰和縣人,受業名儒王守仁之門。其所到之處,大力扶植儒教。時人稱其為晴川先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魁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泰和
人物簡介,史書記載,人物詩文,

人物簡介

劉魁[明](公元?年至一五四九年左右)字煥吾,泰和人。生年不詳,約卒於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少從王守仁游。正德二年(公元一五o七年)舉人。歷知鈞州、潮州,扶植風教。入為工部員外郎,疏陳安攘十事。後因極諫忤旨,廷杖,與楊爵周怡同系詔獄,以氣節著稱。久之,釋歸而卒。隆慶初,贈太常寺少卿。魁於獄中,猶與楊爵周怡講論不輟。著有省愆稿五卷,《四庫總目》亦為獄中之作。

史書記載

劉魁,字煥吾,泰和人。正德中登鄉薦,受業王守仁門。嘉靖初,謁選,得寶慶府通判。歷鈞州知州,潮州府同知。所至潔己愛人,扶植風教。入為工部員外郎,疏陳安攘十事,世宗嘉納。嘉靖二十一年(1542)九月,世宗用方士陶仲文言,建祐國康民雷殿於太液池西,務求宏侈。劉魁知諫爭必得重禍,先命家人置買棺材一具,冒死上章。其疏說:頃泰享殿、大高玄殿諸工尚未告竣。內帑所積幾何?歲入幾何?一役之費動至億萬。土木衣文繡,匠作班朱紫,道流所居擬於宮禁。國用已耗,民力已竭,而復為此不經無益之事,非所以示天下後世”。世宗震怒,於九月十六日杖劉魁於廷,錮之詔獄。與御史楊爵,給事中周怡屢瀕死,講誦不輟。系獄四年始釋,復追逮就獄,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與楊爵周怡同釋,為編民,尋卒。隆慶初贈恤如制。

人物詩文

在禹州重點將鈞陽里(治所在白沙鎮)的佛教梵宮興國寺改建為白沙書院,州人張鯤為之記。而劉知州所親撰之“奉安神位告文”,闡明崇儒拯愚之旨,其言絕痛。其《白沙書院二程告文》曰:
“惟二夫子家世伊洛,受學濂溪,日惟先覺。傍花隨柳,豈偷少年之閒。弄月吟風,自得吾心之樂。誠無不明,博而能約。其敬身也,肯少戾乎。規矩方圓;其體道也,實有見於鳶魚活潑。距詖放淫,抽関啟鑰。謂異端聲色,不遠之則駸入;而聖門榛蕪,必辟之然後廓。乃揭天然之理,皎如星日;乃辯似是之非,精如毫末。於是士有所宗師,人不執搥鑿。皆知外倫理以為深微者,既非顏之卓坐禪定而甘空寂者,亦豈得為孟之躍哉!正唐虞心印之傳,溯洙泗淵源之活,非二夫子而誰與作!惟茲白沙,僻遠郡城,罔知禮樂。崇尚浮屠(佛陀)之宮,廣布如來之缽。號結緣者,祖產必割;喜齋僧者,親養寧薄。甚之弱之肉、強之奪;狡者謀、勇者角。雖有二、三君子,而亦莫之能遏。魁忝牧守,深用愧怍!念一德以同風,在務本以除惡。遵詔旨之明明,極勸諭之諤諤。驅其徒以歸農,轉傳缽而振鐸。庶幾覩書院之聿興,瞻德容之儼若。莫不易聽而改觀,或者是今而非昨。所貴乎二、三子者,來游來歌,是儀是度。斯增吾道之光,用副斯文之記。使齊民得以景行,去異教有如振落。則有司此舉,不為迂濶,而足以慰二夫子於冥漠也。謹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