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體仁(明代劉體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體仁 (1617—1676年),字公勇(原字為左甬右戈),公恿、公勈,號蒲庵,明末潁川衛(今安徽阜陽阜南縣,明設潁川衛,衛所在今阜陽,隸屬河南都指揮使司,軍籍,世襲)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體仁
  • 別名:公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明末潁川衛
人物簡介,家世,事跡,

人物簡介

清代詩人。清順治十二年(一六五五)進士,官吏部主事。工詩文,善山水,蕭疏曠遠,寄興天真。家常畜畫師代為捉刀,人故每索畫輒柬之勿煩真作。並戲比其畫為兔毛褐。蓋真不如假。嗜古精鑑賞,喜作畫,並精鑑別。有藏書處為“七頌堂”,藏書2萬餘卷。有宋刻多種,如《唐詩三十家》,傅增湘曾購藏到此書,稱其為“世無第二本也”。還有宋蜀本《元徽之文集》、《權載之文集》、《皇甫持正文集》等書。常熟瞿鏞亦收藏有其舊藏《劉文房集》、《劉夢得文集》、《姚少監詩集》等。藏書印有“潁州鎦考功藏書印”、“劉體仁”、“公恿”等。其子劉凡重記其“性恬淡,惟喜搜羅典籍”,與梁清標孫承澤等知名藏書家相與商榷古今,考辨真贗。著有《七頌堂識小錄》1卷、《七頌堂詩集》10卷、《七頌堂文集》2卷、《七頌堂隨筆》、《七頌堂詞繹》、《蒲庵集》等。著有《識小錄》、《七頌堂集》、《蒲庵集》。(《國[清]朝畫徵錄、圖繪寶鑑續纂、列朝詩集小傳、居易錄、清畫家詩史》)

家世

劉體仁的家族是明清兩代潁州及其以南(今阜南縣)的望族。《太邱劉氏族譜》等劉氏家傳資料見證劉的先祖世居河南永城縣北保全山(今芒山鎮)歧河村,鄰近太邱集。春秋時為宋國太邱邑,西漢置太邱縣,故稱“太邱劉氏”。據1998年印刷的《太邱劉氏族譜》載:“其始祖劉順,原籍山西洪洞縣,昆仲二人為避元末之亂,輾轉遷徙,一居江西曰江西劉,一居永城稱太邱劉。”劉順任過里長,生三子一女,次子劉奉先於洪武十六年(1383年)從軍,建文元年(1399年)隨軍參加燕王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建文二年攻大同升小旗(領兵10人),攻濟南升總旗(領五小旗)建文三年升試百戶(領二總旗軍士112人),建文五年六月十三日打下南京,推翻建文帝,十一月二十六日升武略將軍(武官從五品),河南衛中後所副千戶(與正千戶帶一所兵1120人)。永樂十一年劉奉先卒於東阿縣,年50歲。被潁州(阜陽)劉氏稱為一世祖。
永樂十三年(1415年)劉奉先長子劉剛襲副千戶,三年後卒,其弟次子劉英襲副千戶。明宣德八年(1433年)劉英調任潁川衛世襲鎮撫(衛鎮撫司掌刑名從五品職),宣德十年在城東南五里堡置地建莊園一處,從此定居潁州。
衛所制是明代獨特的軍事制度,一般一府者設所,連府者設衛。衛指揮使司指揮使一人,指揮同知二人,指揮僉事四人。千戶所設正千戶一人,副千戶兩人,百戶無定員,有些衛設鎮撫巡檢等官。為避免強臣握權和稱兵的隱患,地方政權與軍權分離。潁川衛設於潁州城內,潁州屬南京鳳陽府管轄,但潁川衛因是軍事機構屬河南開封都司管轄。明代戶籍制度對軍籍控制極嚴,一人為軍,其在衛所的軍家便須世世承襲為軍,在軍家無人為軍的情況下,同宗族人要另行提供一名軍丁。如劉剛承襲副千戶去世後無嗣,劉家便以劉剛弟劉英承襲為軍戶。劉體仁家住潁州雖然不是軍戶,但由於其始遷潁州的先祖劉英為潁川衛軍籍,故常自稱“潁川人”。
劉體仁四世祖劉翰襲鎮撫司武略將軍兼潁川衛指揮僉事(正五品),在任三年在潁州西北寥花州置地建莊園一處。五世至八世均襲武略將軍潁川衛鎮撫使
明代的衛所制,以軍屯保證其自給自足,以世襲保證士兵來源。早在永樂晚期,軍屯制度已開始遭破壞,屯糧不足,衛所軍士為掙脫軍籍的世代束縛,不斷逃亡。為解決兵力,不斷發展募兵制,到明晚期,衛所兵制更加衰微,第八世劉廷范於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襲潁川衛鎮撫,萬曆四十四年去世後,劉氏後人便沒有世襲軍職的了。儘管衛所制未裁消,但由募兵制所組建的營兵已成為軍隊主力,這是明代兵制的一大變革。
明代初期因戰事和軍屯的需要,軍隊的地位很高,武臣較文臣為重。隨著自然經濟和吏制的發展,軍職在朝內受兵部、兵科的管理,在外受監軍(多為太監)、督撫的限制,武職地位下降,文臣地位日益提高,潁川劉氏逐漸重視對子弟的文化教育。據《太邱劉氏族譜·家傳》記載:“四世劉朝由例監直隸保定府新安縣丞。”經查“例監”是明代國子監監生名目之一,始於明景泰元年(1450年),凡未入學的民間子弟通過納粟、納馬、納銀而成為國子監監生者,稱例監。由此可知三世劉瑜長子劉翰承襲潁川衛鎮撫,而通過捐納錢糧把從未在學讀書的次子劉朝送入國子監讀書,這對子弟教育的起點就很高。劉朝在國子監肆業後被授新安縣丞(正八品),後升任興寧縣知縣(正七品),於正德六年(1511年)退休。
五世劉棋官王府典膳,六世劉一正官山東朝城縣主簿官階均為九品,潁川劉氏四、五、六世雖然各有一人步入官階較低的文官行列,但總的說來受教育程度不高,均未見有參加科舉考試的記載。但劉氏家族經過三代鍥而不捨地重教,終於取得重大成就。到七世劉九光,於萬曆壬午(1582年)年參加河南鄉試、乙未(1595年)會試、殿試,聯捷及第,欽點進士,授清豐縣知縣,歷經升遷,至萬曆四十七年(1620年)任雲南布政司左布政(從二品),授散階通奉大夫,同年由劉氏家人在郡城南六十里薛家店(今阜南縣城老人委院)建劉寨莊園一處,置地800餘畝(劉家後人劉永金介紹,土改時劉家有地二千餘畝)。1986年《阜南文史資料》第一輯載:“訪問劉體仁後人87歲的劉天曾老人和有關多名劉家後人均介紹: 劉體仁先生爺爺長門劉九疇,分居於今阜南的薛集劉寨和會龍集一帶,其劉家長門子孫族長和族人世居於此。
潁州劉氏,自一世劉奉先於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從軍至八世劉廷范世代為軍人世家。自七世劉九光於明萬曆初年中舉至十八世劉永錫於清末經縣試、府試院試選中歲貢,世代為書香門第簪纓之家,在潁州城內、城周和城南(今阜南縣境)300餘年間,劉氏十二代子弟中出7位進士,12位舉人,53位貢生。
更值得一提的是,劉氏讀書人,開創了四個“三字”奇蹟:一,“同胞三鳳”:劉九光之孫,潁州城內劉廷石的三個兒子,次子劉壯國於清順治五年中舉,長子劉佐臨於順治八年中舉,三子劉濟寬於順治十一年中舉。老三中舉後有人送匾額曰“同胞三鳳”。二,“同榜三進士”:劉體謙之子劉晉,與其敘劉佐臨、劉壯國於順治十六年(1659年)已亥同榜中進士。當年殿試一榜所取進士僅200人,劉氏三人同榜,實為奇蹟。三,“三世同料”:潁州城內十世劉卞與從祖劉廷桂、從叔劉濟寬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同中甲午舉人,人稱“三世同料”。四,劉氏族譜記載:三世二品十世劉凡為劉體仁長子,歷任河南孟縣知縣,兵部、禮部郎中、陝西提學道員僉事從四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授奉政大夫,正治上卿勛階二品)。與其父劉體仁在康熙六年遷吏部稽勛清吏司郎中時為正三品,後考核成績優良,論功敘加一級,從祖劉九光勛階同至二品。經考正劉體仁為郎中,是正四品,論功敘加一級,為從三品勛階,劉氏只能是二世二品。
隨著明代兵制的變革,衛所制衰微,武職世襲制逐漸終止,潁州劉氏包括住城南(今阜南)各莊園劉氏子孫及時轉向文化教育投入,並結出累累碩果,形成劉氏子孫讀書求學的家風,提高了劉氏子孫文化素質,同時也對明清時期潁州文風昌盛,起到一定推波助瀾的作用。

事跡

劉體仁少時聰明,“就傅經史,一覽成誦”。在他11歲那年,其父劉廷傳捍守潁州,對抗李自成農民義軍,城破被俘,為義軍所殺。體仁效父忠明,青年時曾“往來兵間,為諸大帥畫策”,抗清保明。
順治十二年(1655年),31歲的劉體仁考中進士,授刑部主事。上任伊始,便不顧同事反對作梗,毅然平反冤案,開釋蒙冤者。他因此升任刑部員外郎。升官不久,又碰上豫省的一樁冤案,體仁拒絕撫軍賄賂,依法行事,使冤者得免於難,在封建社會里。“任俠豪義”的劉體仁的官運注定是短命的。在他查處豫省冤案不久,便被調任吏部郎中。總共居官不過3年,其官場生涯便告完結了。體仁為官3年,“身踐華要,名重一時”,“高蹈收榮,長往而不悔”,絲毫不留戀官位名祿。他唯一感到自豪和懷念的是,在為官期間,“與海內諸名賢為文酒會”。論文賦詩。“諸名賢”者,指的是王士禎汪琬顧炎武黃梨洲等文人俠士。辭官歸里後,體仁過了一段隱居田園生活。此後便踏上了出遊之路,從秦淮到黃河,從蘇門山到到華山,詠詩於名勝廟堂,作畫于山水泉林。出遊時期,是體仁創作的豐盛之時,詩畫並茂:“凡一筆出,四方人竟傳誦之”。他除寫詩作畫外,還精於鑑別,長於鼓瑟。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體仁整60歲。是年他游至鐘離,突患急症,不治而逝。其遺著有《七頌堂詩集》、10卷、《七頌堂文集》2卷、《識小錄》1卷。劉體仁傳載於《清史稿·文苑傳》和《安徽通志稿·人物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