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漢(烈士&劉繼漢)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繼漢,1902年出生在湖北荊門縣五里鎮楊集的一個貧苦家庭。他勤奮好學,同情廣大農民的疾苦。曾念過私塾和國小,後就讀於荊門龍泉中學。讀書期間,劉繼漢深受新思想以及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繼漢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北省荊門縣五里鎮
  • 出生日期:1902年
  • 逝世日期:1936年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荊門龍泉中學
  • 信仰: 共產黨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1902—1936)革命烈士。湖北荊門人。荊門龍泉中學第八期畢業生。
1926年,在武漢中山大學加入中國共產黨。一度在武漢做黨的地下工作。1927年,奉黨組織的派遣回到荊門,發展黨的組織和領導武裝鬥爭。1928年1月,在官家窪國小召開黨員會議,研究開展農民武裝鬥爭問題。會後,油印了他寫的關於建立工農武裝,開展土地革命的文章。同年2月,與李廷壁在沈集主持召開了黨的代表會議,傳達了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精神和“湖北省秋收暴動計畫”,選舉產生了新的縣委,他當選為縣委書記。1930年,同黃光柏、李慶春帶領數百人到沙洋與賀龍紅軍匯合後,擔任了賀龍領導的紅三軍第七師政治部主任。直接參與指揮了1931年4月紅軍攻克荊門縣城的戰鬥。戰鬥結束後,他深入龍泉中學,動員鄧家泰、葉雲等80多名有志青年參加了紅軍隊伍。1932年,賀龍領導的紅軍離開洪湖根據地後,劉繼漢留在當地堅持革命鬥爭。1936年,在大洪山與國民黨軍隊作戰中犧牲。

人物事跡

1919年的五四愛國運動,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和愛國青年看到馬克思主義的威力和無產階級的戰鬥作用,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進一步發展,新的進步社團和刊物如雨後春筍般地增多起來。隨著新文化運動的深入發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革命的面目從此煥然一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工人運動出現了第一次高潮,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鬥爭風起雲湧。
1922年春,以龍泉中學為主體的荊門學生,在省學聯的幫助下,成立了荊門縣學生聯合會。在校讀書的劉繼漢積極參加,他與同學們常常通過集會演講,街頭演劇,示威遊行等形式,宣傳反對賣國、抵制日貨、還我青島、收回租界等內容。
是年冬,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大學學生、共產黨員胡孟平寒假回荊,帶著《共產黨宣言》、《嚮導》等革命書刊,向家鄉人民和進步學生傳播馬克思主義。後來,胡孟平多次從武昌來到母校龍泉中學,向學生宣傳革命真理,給渴求知識的劉繼漢以很大啟迪。
1924年春,胡孟平陪同革命家蕭楚女一道從襄陽來到荊門城關,向城區學生宣傳革命形勢,啟迪人們的思想覺悟。
在校期間,劉繼漢加入了由進步學生秘密成立的讀書會。他和讀書會的成員常在夜深人靜時,到僻靜之處閱讀《共產黨宣言》、《嚮導》、《中國青年》、《社會史觀》等進步書籍,從中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
同年,朝鮮愛國女青年金再天從武漢來到荊門演講,劉繼漢和同學們參加了集會。會上,金再天慷慨陳詞地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在朝鮮犯下的滔天罪行,激發了劉繼漢的愛國熱情,他對帝國主義列強切齒痛恨,並與同學們一起高呼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通過聆聽革命演講,閱讀進步書刊,參加遊行集會,劉繼漢的革命覺悟迅速提高,逐漸產生了改造黑暗社會的想法。
為了尋求更多的革命真理,中學畢業後,劉繼漢奔赴武漢就讀於國立武昌中山大學。此時正值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革命活動在武漢三鎮蓬勃開展,劉繼漢深受這種大革命形勢的影響和教育。在中山大學讀書期間,董必武等許多革命家常在學校發表革命演講,劉繼漢親聆他們的教誨,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革命志向。
1926年,劉繼漢在中山大學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決心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終身。
劉繼漢入黨後,一邊在校繼續讀書,一邊積極參加黨的活動。為了發展壯大革命,他經常活躍在進步學生中間,向他們熱情宣揚革命道理。
由於工作需要,劉繼漢大學未畢業就離開了學校,在武漢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革命活動。1926年8月底,北伐軍兵臨武昌城下。為了迎接北伐軍進城,劉繼漢和一些進步青年奮不顧身地走上街頭,張貼標語,散發傳單,發表演講,宣傳革命道理,鼓勵人們奮起打倒軍閥吳佩孚。
北伐軍攻克武漢三鎮後,武漢地區黨組織決定把黨的工作中心轉到農村,發動農民起來革命。劉繼漢受上級委派回到家鄉進行革命活動。回荊門後,劉繼漢積極發展黨的組織,廣泛宣傳發動農民,為迎接新的革命鬥爭創造了條件。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民眾,全國從農村到城市,一片血腥恐怖。不久,駐防湖北宜昌的國民革命軍獨立第十四師師長夏斗寅也叛變革命,他派出一個營的兵力到荊門大肆鎮壓革命。頓時荊門的工、農、婦等民眾革命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大批革命人士被捕殺。劉繼漢等人就地隱蔽。他深入農村,秘密串聯發動農民,振興農會,著手組建農民武裝,做了不少的工作。
在革命處於極端危急時刻,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動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在全國人民面前樹起了一面鮮明的武裝鬥爭旗幟。8月7日,黨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
8月中旬,湖北省委根據八七會議精神,制定了湖北省秋收暴動計畫。為了貫徹上級指示,劉繼漢等人加快了在荊門復興革命運動的步伐。
1927年9月,縣委成員尉世筠、劉繼漢、張俊之、李廷壁、寧繼武等同志首先在沈集鄧家院子建立黨支部,以入學儀式為名,舉行新黨員入黨宣誓。緊接著,荊門其他地方也相繼建立了黨組織。
劉繼漢等人遵照上級黨組織關於建立農民武裝,進行土地革命的指示,通過串親戚、交朋友等辦法宣傳民眾,並組織民眾起來打倒貪官污吏,剷除土豪劣紳,平均分配土地。這些措施喚起了廣大貧苦農民的覺悟,人們踴躍加入農會,跟共產黨打天下,鬧翻身。農協組織在荊門各地迅速恢復和發展。
為了擴大革命戰果,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1927年12月底,劉繼漢在荊南官家窪子主持召開縣委會議。在會上,劉繼漢雙眉緊鎖,嚴肅地指出:“過去革命失敗的教訓就在於我們沒有掌握武裝,而讓地主掌握了。”他還明確提出了黨的主要任務:“擴大組織,發展農民協會,設法掌握武裝,打入國民黨地方武裝——‘自衛隊’里去開展合法鬥爭。”在此指導下,共產黨不久即派人打入國民黨團防,並掌握了其大部分武裝。
1928年元月,劉繼漢主持在官家窪子李文宣辦的國小里召開會議,進一步研究開展農民武裝鬥爭的問題。會後,還油印分發了劉繼漢撰寫的關於建立工農武裝,開展土地革命的文章。在劉繼漢等人的發動串聯下,荊門革命力量逐漸發展壯大。
1928年2月,劉繼漢、李廷壁、賀鼎元等人在沈集召開黨代表會議。中共鄂西特委特派員尉世筠、周茂平也列席會議。會議傳達了八七會議精神,分析了荊門敵我雙方情況,討論了如何組織領導農民運動的問題,並著重研究了組織高家畈農民暴動的具體方案。會上選舉產生了新的縣委,劉繼漢當選為縣委書記。
從1928年初開始,以劉繼漢為首的縣委先後領導荊南靳家湖、城西高家畈以及城北農民舉行了武裝暴動。
1928年2月,荊南楊集、靳家湖一帶6000多名農民首先舉行暴動,在方圓10多公里的範圍內開展打土豪劣紳的鬥爭,並取得了初步勝利。不久,由於起義力量分散,敵眾我寡,暴動失利。
繼靳家湖農民暴動後,1928年4月,劉繼漢等又發動城西高家畈農民暴動。劉繼漢專門請來原中央軍校的學生劉金奎、董益三到高家畈指揮暴動。此次暴動規模宏大,上萬名農民手持大刀長矛,肩扛土槍土炮,高呼“殺盡土豪劣紳”的口號,向反動勢力發動猛烈衝擊。他們殺惡霸,燒地契,分糧食,鬧得轟轟烈烈。暴動震驚了反動當局,他們立即糾合鄰邊數縣反動武裝,瘋狂絞殺革命。在敵人的血腥鎮壓下,此次暴動最後失敗。
同年,縣委領導城北農民開展了除劣紳、打土匪的鬥爭。這些暴動雖然都失敗了,但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反革命氣焰。
荊門地區的年關暴動失利後,中共鄂西特委派尉士筠以特派員的身份來荊門指導工作。在尉士筠的幫助下,以劉繼漢為首的荊門縣委總結了前段鬥爭的經驗教訓,分析了當時敵強我弱的形勢,確定將鬥爭的重點轉移到與鐘祥交界的北山、與潛江交界的董場、與當陽交界的荊南路等邊緣地區,發展黨組織,開闢游擊區,實行武裝割據,創建蘇區。
為了適應武裝割據鬥爭的需要,1928年8月,劉繼漢等人將靳家湖、高家畈兩支突圍出來的農民暴動骨幹集合起來,組建了荊門縣游擊隊。不久即發展到210人,100多支槍。
荊門縣游擊隊在荊門與當陽、遠安、江陵的邊界一帶開展了廣泛的游擊戰鬥。他們殺土豪,襲團防,開倉分糧,發動民眾,組建政權,搞得轟轟烈烈,沉重打擊了地方反動勢力,鼓舞了廣大民眾的革命志氣,為荊當蘇區的建立創造了有利條件。
1930年8月,賀龍率領紅二軍團攻克沙洋,並在沙洋鎮壓反動頭子,開倉濟糧,張貼標語,宣傳革命。訊息傳來,荊門廣大人民紛紛擁護。劉繼漢在家鄉楊集一帶發動組織了1900多名民眾,隨同黃光柏等領導的荊(門)鐘(祥)京(山)潛(江)天(門)游擊縱隊,一起開往沙洋與紅軍會合,被正式整編到紅六軍。
紅軍打下沙洋,解決了給養,隨後撤走,劉繼漢也隨軍轉戰。不久,紅三軍第八師成立、劉繼漢被任命為第八師政治部主任。
劉繼漢主持的政治部配合軍事行動做了許多有成效的宣傳教育、戰場鼓動工作,使部隊在頻繁的戰鬥中,始終保持旺盛的士氣。劉繼漢平易近人,他關心部屬,經常和戰士們聊天,深受廣大幹部戰士的尊敬。在戰場上,大家都樂意與他並肩作戰。
1931年4月16日,劉繼漢所在的紅三軍第八師攻打荊門縣城。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戰,紅軍攻克縣城。國民黨縣長兼團總王紹右率殘部逃至城北。隨後,紅軍進駐縣城。他們打開監牢,釋放被捕民眾,處決於荊門縣衙門的八個反動頭子和一個投機分子。
劉繼漢來到母校龍泉中學向在校學生熱情宣傳革命,號召同學們積極參加紅軍,當即得到鄧家泰、葉雲等80餘名學生的回響。
1931年9月28日,賀龍率紅三軍第八師、紅七師在城北劉猴集與紅九師會師。紅軍協助當地民眾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這期間,劉繼漢為了密切軍民關係,做了大量的革命宣傳工作。
1932年春夏,劉繼漢隨紅三軍第八師在荊南沈集一帶活動,以牽制敵軍對洪湖革命根據地的進攻。
湘鄂西紅軍的發展和洪湖革命根據地的擴大,引起了國民黨的恐慌。1932年6月,國民黨反動派調集幾十萬大軍向湘鄂西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紅三軍在洪湖和荊(門)當(陽)遠(安)地區分兵抵抗。由於敵人兵力過於強大,加上湘鄂西中央分局夏曦的錯誤指揮,導致第四次“反圍剿”鬥爭失利,紅軍被迫轉移。1932年秋,劉繼漢所在部隊撤離洪湖革命根據地,向襄北大洪山區轉移。
大洪山區地勢險要,谷澗幽深,林大茂密。劉繼漢等人利用這裡的有利條件,開展艱苦的游擊戰爭,粉碎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多次進攻。
1936年,國民黨反動派再次以大軍向大洪山區發動瘋狂進攻。劉繼漢等率軍與敵周旋,巧妙打擊敵人。一次,劉繼漢所在的小分隊被敵人包圍了。在激烈的突圍戰鬥中,劉繼漢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突然,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大腿,頓時血流如注。劉繼漢對戰友們大聲喊道:“不要管我,趕快突圍!”然後他強忍劇痛,屹立在山路拐彎處的一塊岩石邊帶傷阻擊敵人,掩護戰友撤退,終因全身多處受傷,壯烈犧牲,時年34歲。
噩耗傳來,大洪山松濤怒吼,河水咆哮,軍民們失聲痛哭。
劉繼漢為革命捨生忘死,其戰鬥事跡和革命精神永遠催人奮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