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百篪

劉百篪,男,1941年11月生,籍貫河南信陽,1964年7月畢業於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地質專業。1964-2007年先後在地質部華北地質研究所、北京地球物理所、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蘭州地震研究所工作。1965年初開始從事地震地質科研工作達40多年;歷任見習員、實習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92年任蘭州地震研究所研究員和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活動構造、古地震、地震烈度區劃、歷史地震、地震安全性評價、地震中長期預測等;曾任中國地震學會理事,中國地震學會地震地質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地震》、《地震學報》、《活動斷裂研究》等學術刊物編委,《西北地震學報》副主編、中國地震局震害防禦司大城市活斷層探測監理組成員。曾獲曾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五項,發表專著1部,參與三部專著的編寫,發表論文數十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百篪
  • 出生地河南信陽
  • 出生日期:1941年11月
  • 畢業院校: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地質專業
個人簡介,所獲成就,

個人簡介

1985年赴美國舊金山參加“中美第一次地震欠料夜預報科學討論會”宣讀了“中國海原活斷層研究”論文。1995、2000年作為中方負責人參與中糊勸發地震科學合作項目,曾兩次赴法國、義大利進行科技合作。先後曾獲甘肅省先進工作者,甘肅省優秀黨員稱號。2001年退休後反聘至今炒試重。2010年為地震學會榮譽理事,蘭抹烏棕您州、西安、銀川、西寧城市活動斷層探測監理
劉百篪
近期主要研究了店鑽乘擔我國大陸地震的動力學、地震預報和史料地震學中的某些問題。
“七五”、‘八五”、‘九五”一直承擔中國地震局重點契約項目,主要進行活動斷裂古地震及其套用研究。參與和負責的國家地震局重點項目有:“海原活斷層研究”組糊屑、“全新世古地震研究方法和確定標誌的研究”、‘青藏高原東北娜斷層套用研究”、‘祁連山斷裂東段1:5萬活動斷裂填圖及特徵地震的研究、其他項目有:“大慶市地震基本烈度覆核及地震危險性分析”、“西部石油長輸管道(烏魯木齊—洛陽)沿線主幹活動斷裂勘查和地震烈度報告”(武威一固關段)、“地貌系統的演化與侵蝕問題”、‘祁連山中東段地震重點監視區活動構造潤棵訂的定量研究與地震危險性評估”、蘭州地區地震危險性綜合研究’等。

所獲成就

1984年以來獲國家地震局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高教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共發表60餘篇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