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妍

劉淑妍,女,博士,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同濟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同濟大學全球城市與合作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淑妍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同濟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城市治理與公眾參與、公共政策分析、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
  • 就職院校: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
研究方向,個人經歷,榮譽獎項,主講課程,學術成果,

研究方向

城市治理與公眾參與、公共政策分析、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

個人經歷

社會兼職: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中國政治學會理事,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理事,中國社科院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常務理事,上海市政治學會理事。上海市楊浦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楊浦區婦女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專家組成員。
主要國際出訪身份: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環境與公共事務學院(2005年)擔任訪問學者,2011年1月-2012年1月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2011-2012)擔任訪問學者
教育背景:
1990年9月-1995年7月:北京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學系,法學學士
1995年8月-1998年6月:北京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學系,法學碩士
2003年9月-2006年9月: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

榮譽獎項

2016年,《走向美麗中國-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上海市第十一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獎(2014-2015)評選中,獲優秀通俗理論讀物二等獎(第二)
2015年被評為“同濟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2014年“走向合作:中國城市基層政府治理變革的新形態”入選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二屆(2014)學術年會學科專場文集
2012年會議論文“當代女性價值觀辨析與我國高知女性成才路徑探討”,同濟大學婦女研究中心2011-2012研究成果二等獎,獲上海市婦聯婦女兒童理論研究優秀成果評比中的優勝獎,
2010年“基於周邊負責制理論的少數民族學生育人工作研究”,獲上海高校輔導員論壇徵文比賽二等獎
2010年度獲得同濟大學獎教金
2008年項目成果“試論我國下崗女工再就業政策中的政府職能定位與調整方向”,上海市婦聯優秀課題成果獎
2007年度獲楊浦區“五四青年”提名獎
2006年承擔上海市政治文明建設研究課題“政治協商是當前合乎民主的形式”,研究報告獲三等獎
2005年承擔上海市政治文明建設研究課題“城市管理中的過程式參與研究”,研究報告獲三等獎

主講課程

本科課程:政治學名著選讀、公共政策分析、社區公共事務管理;
研究生課程:政治學學科發展前沿、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城市可持續發展治理;
博士生課程:治理與公共政策研究、當代中國政府過程、城市政治比較研究;

學術成果

主持課題
1. 國際社區治理績效研究:2019上海市決策諮詢課題
2. 城市領導力與公共政策研究:2019美國Arconic Foundation項目
3. 社會組織參與退役軍人安置服務機制研究:2019楊浦區擁軍優屬基金會委託項
4. “傳遞中國聲音”——《中國概況》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實踐探索:中國高教學會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分會課題,2018-2019
5. 楊浦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2018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街道人大工委委託課題
6. 全球化時代中歐城市文化認同與重塑的比較研究:2018同濟大學重點建設項目
7. 一帶一路與當代中國文化國際傳播:2018同濟大學一流學科重點建設課題
8. 建設以社區融合為導向的四平街道睦鄰家園實踐探索:2017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街道人大工委委託課題
9. 大數據驅動的城市交通網路動態監控與綜合治理:2017同濟大學交叉學科重點項
10. 城市更新與基層治理:2016上海市楊浦區政府政策研究室課題
11. 加強人大立法宣傳工作:2016上海市人大項目
12. 關於建立上海市人大立法宣傳工作機制深化研究:2015上海市人大項目
重要參與課題
13. 城市交通治理現代化理論研究:2018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
14. 基於穩態經濟理論的碳生產率與低碳競爭力研究:2013國家自然基金項目
15. 中國區域環境整體政府治理模式及政策路經研究:2014國家自然基金項目(項目批准號:71403186)
16. 上海市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中的公民參與:2013上海市政法委課題
17. 利益相關者的城市歷史街區發展模式與治理機制研究——以上海市為例:2013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批准號:71203159)
18. 重大政策與大型工程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研究:2012國家社會科學重點項目
19. 基於PSR模型的城市公共服務治理創新研究—以上海實證研究為例:2010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
20.關於上海培育發展低碳經濟的主要內涵、目標和對策措施研究:2009上海市決策諮詢研究課題
論文、專著與教材
1. 劉淑妍:《海外中國政府治理創新研究40年》,《中國社會科學網》2019年10月9日。
2. 劉淑妍:《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同濟探索》,《同濟觀點》2019年第2期。
3. 孫輝、劉淑妍:《上海社區矯正第三部門參與失靈及其矯正-基於公共物品供給視角》,《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P75-83.
4. 劉淑妍、李斯睿:《智慧城市治理:重塑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模式》,《社會科學》2019年1月
5. 劉淑妍:《當前我國城市交通治理現代化轉型的關鍵點》,《同濟觀點》2018年第9期
6. 劉淑妍:《高校在中國文化走出去中的使命與責任》,《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1月2日第一版
7. 劉淑妍:《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移民城市形成及治理模式探討》,《社會政策研究》,2017年第三期,P130-135
8. 劉淑妍等主編:《連線中國與世界的通途-同濟大學“一帶一路”專題研究報告集(2016)》,同濟大學出版社,2017年
9. Huanming Wang, Rui Mu, Shuyan Liu. The effects of privatization on public service equity. Policy & Politics, 2018,46(3):427-443. (SSCI)
10. 劉淑妍:《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9月
11. 劉淑妍:《大數據時代政府決策機制的變革》,登載於《學習時報》2016年3月28日A5版
12. 劉淑妍:《中國城市基層政府治理變革的新形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科版)2015年第6期,第13-19頁
13. 劉淑妍等:《當前中國公共決策中公民參與的制度建設與評價研究》,第一,《中國行政管理》,2015年第6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管理科學》全文轉載,2015年第9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2015年12月
14. 劉淑妍等:《社區警察服務的公共治理邏輯》,第一,《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15第1期
15. 參編《行政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16. 《政策分析新模式》,第二,同濟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
17. 《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限制模型及對中國轉型發展的政策意義》,第二, 《中國科學院院刊》,2014年第4期
18. 劉淑妍:《國外公共服務績效評價研究發現及對我國的啟示》,第一,《國外社會科學》,2013年第2期
19. 《基於生態限制模型的中國可持續發展政策創新》,第二,《公共管理與政策評論》,2012年9月
重要會議及報告:
20. 會議報告“讓中國語言文化走進世界人民心中”,湖州師院“多元文明與共同發展”國際研討會,2019年11月30日;
21. 會議報告“風險社會中的政府治理”,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9年會及專題研討會,2019年11月29日;
22. 會議報告“治理可持續城市與未來”,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組織“中國現代化進程和新加坡經驗研討會”,2019年6月30日;
23. 會議報告“海外當代中國政府治理研究考察”,中國社科院與福建師大主辦“新中國70年:海外中國研究”研討會,2019年3月29-31日;
24. 會議報告“基層政府的行動績效:滿意度與政府信任—基於一個城市更新案例的分析”,澳門理工學院,“評估政府的理論、實踐與方法”國際研討會,2018年12月5-7日;
25. 會議報告“移民與城市公共服務治理”,牛津大學,“全球化與城市未來”國際研討會,2018年7月14日;
26. 會議報告“一帶一路倡議下城市合作治理探討”,第一屆上海-釜山合作論壇“絲綢之路與上海釜山通力合作”國際會議,201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