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洞九

劉洞九,名澄淇,字洞九,號筠叟,山東萊蕪孝義樓人,生於明萬曆十四年(一五八六年),卒於清代順治十六年(一六五九年)十月十六日。

基本介紹

  • 本名:劉澄淇
  • 字號:字洞九,號筠叟
  • 出生時間:明萬曆十四年(一五八六年)
  • 去世時間清代順治十六年(一六五九年)
史書記載,人物生平,人物傳說,

史書記載

據萊蕪《劉氏族譜》記載:“陰陽官劉守邠,號振西,別號小台。振西生子三,俱登仕籍:長劉澄渭,任山西布政司經歷,分居南孝義莊;居北孝義者,次男劉澄淇,歲進士,任山西汾州府通判督糧廳;三子劉澄湚,任四川潼川州同知署,潼川州印後,升湖廣行督司,未任,劉澄湚居陳家峪焉。”

人物生平

劉洞九官居山西汾州府通判督糧廳。此地土地荒蕪,民不果腹。劉洞九上任後,詳查細訪,勵精圖治,引導人民墾荒種糧,興修水利,不幾年民殷物阜,人民安居樂業,與汾人結下了魚水之情。離任後,汾州人民仍念念不忘。
劉洞九晚年,掛袍歸隱後以明農課孫為務。為教育好子孫後代,特成立“筠叟學堂”,親自任課,言傳身教,並題聯:“式榖式榖,殫我心精,惟願一德繩祖武;勉旃勉旃,勤爾征邁,須念萬苦貽孫謀”。
其兄劉澄渭,字潤九。生於明萬曆十一年(一五八三),居萊蕪南孝義村。劉潤九初出任陝西榆次縣令,為官勤慎廉明,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後晉升為山西布政司經歷,成為省級重要官員。萬曆四十二年(一六一五年)在南孝義村孝義河西建“崗茶樓”,負責設計備料施工等。工程豪大,建有崗茶樓,月牙橋,涼亭等,為當時花園式建築。晚年歸居田園,過上了兒孫繞膝,安逸恬淡的生活。卒後,葬於黃泥溝南劉氏塋地,立有龍頭碑,“文革”時期,墓碑被毀。
南孝義港茶樓復原圖南孝義港茶樓復原圖
其弟劉澄湚,字涵九,生於明萬曆十六年(一五八九年)居上萊蕪陳家峪村,自幼聰明穎悟,勤學好問,學文習武,文武雙全。例貢,任四川潼川州同知署,潼川州印升湖廣行督司,未任。功名顯赫,是當朝國之棟樑。劉涵九與妻張氏是孝敬父母的典範。舊萊蕪有縣誌載:“張氏同知劉澄湚妻,事舅姑至孝,姑病,泣禱於神,願以子代姑愈,而子果死。”並勸夫遵父遺言,捐義田八百畝贍族。劉涵九在四川任職時,為美化家鄉,特從四川移植四棵名貴樹種白松樹,植於上陳家峪村,四百餘年來,植繁葉茂,四季常青,直至解放後仍挺拔遒勁,充滿生機。
港茶樓遺蹟太古石現存於泰安岱廟和萊城區委港茶樓遺蹟太古石現存於泰安岱廟和萊城區委

人物傳說

劉洞九得狐仙張玉婧的傳說
據傳,劉洞九在山西汾州為官時得狐仙張玉婧,能力非凡,神通廣大。後人尊稱為仙奶奶。
明朝末年,地處黃土高原的山西汾洲一帶旱魔肆虐,官治無方,匪盜蜂起,民不聊生,成為朝廷一大心患。天啟年間,進士劉洞九奉旨出任山西汾州府通判兼督糧廳。此前幾任官員任職不久或抱病身亡或一夜之間僅留白骨一具,衙內雜草叢生,鬼怪出沒,被視為不祥之地。風華正茂的劉洞九到任之初,也曾遭衙役們冷落。行程千里鞍馬勞頓的劉洞九一覺睡下,不覺天亮。近晌,衙役們本想又該撿骨收屍,卻見老爺臨窗端坐,專心執筆,旁若無人,衙役們大驚失色,認定是大福大貴之人到此,再也不敢懶惰怠慢。
劉洞九跋山涉水,踏遍汾州,但見土地寬滿卻無人耕種,茅草叢生;汾水穿境而過,卻不能潤禾灌田。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一項計畫成竹在胸。先是以工代賑,鼓勵百姓墾荒造田,官府以升糧換擔草,凡一擔帶根茅草可換糧食一升。幾年下來,境內耕田成片,城外草堆連綿。日久茅草化泥,變成今日茅公山。後來又挖渠引水,糧棉兼種、桑麻並舉,百姓衣食無憂,汾州府呈現出一派安居樂業之景象。劉洞九與汾人患難與共,骨肉相算。劉洞九居官廉明勤慎,功德無量,汾人愛之,神仙慕之,從而引出了一段仙奶奶的佳話。
劉洞九隻身赴任,一心為民。身為通判,白日裡職掌郡政,凡兵民、錢穀、獄訟聽斷之事,與守臣簽書施行,可謂日理萬機。而晚間以書為伴,卻無添香之人。一天夜深人靜之時,正挑燈夜讀,忽聞院內女子嬉笑之聲漸近,四女子推門而入,大者四十許,而最小者年方二八,剛屆及笄之年,四人相視而笑附耳低語。忽及笄者出一紅巾拋向劉洞九。劉洞九順手接住,四女子一笑而去。又一日夜靜,其中年長者來曰:“舍妹與君有緣,願無棄葑菲。”劉洞九漫應之。一會,一婢擁及笄者入,婢曰:“今夜良辰,宜諧花燭”。 劉洞九抬眼望去,只見女子光顏無儔,不覺心動,欣然納之。究其行蹤,女子曰:“妾固非人,而實人也。妾系前官之女,名喚玉婧,暴病而死,窆於園中,衙中護印大仙以仙術使我重生,自此書畫為伴兼習女紅,潛心修行,待字閨中。慕君德高行端,故願侍於左右。”衙中眾人見老爺新添房中之女,皆呼之為“新奶奶”。後來奇事不斷,以為仙。久而久之,仙奶奶的故事便流傳至今。
一天,劉洞九與仙奶奶夜酌之時,感慨曰“縱飲汾酒數盞,不及家酒一盅”。仙奶奶知是老爺離家日久,念家及物,便說,“既思家鄉苦醁,吾可去取供君品嘗”。旋即出門。不時返回說:“門外有酒一瓮,可飲數日”。老爺出門一看,果然是家藏美酒瓮頭春,驚愕不已,疑其須臾之間怎能千里來回。仙奶奶見老爺心存疑惑,說:“為證此事,我將家中院內葫蘆棚下一長勺綰一無絲扣,家中來人可問。”再說家中夫人見葫蘆綰扣,驚怪其奇,便差人來報。劉洞九詰其時日,乃取酒之夜。又問家中可有遺失,仆曰:“窖中僅失藏酒一瓮”。劉洞九隻好以實告之,新奶奶取酒,葫蘆綰扣為證。自此,眾人皆懼其神,呼之聖仙。葫蘆成熟,精心摘下,細細端詳,活脫脫一尊慈眉善目的端坐佛像。民國二十四年萊蕪縣誌是這樣描述的:“佛像葫蘆,系長柄葫蘆,將其柄盤曲穿折,狀為小佛趺坐,瓢頭作佛台,柄作佛像也,為其後裔保存”。佛像通高三十二公分,佛台高二十,佛身系用長七十公分的勺柄綰成“8”字形,勺把作佛頭,從正面看佛像端坐逼真,從反面觀則呈現為一個姿態優美的“大”字。據說早年葫蘆頗有靈氣,能祛災辟邪,呼風喚雨,保平佑安。境內早年就流傳著某村火燒連營,人不能滅,請去寶葫蘆,剎那間灰飛煙滅,普渡眾生之說。足遍華夏聞博識廣的著名書法家武中奇先生觀後驚嘆其形之妙,成因之謎,當即揮筆題書“留得仙氣在人間”,此墨寶由族人劉訓讓珍藏。劉氏視之為寶的佛像葫蘆珍藏至今,完好如初。
仙奶奶有先知先見之明,凡府中疑難之事每與之商議,無不剖析入理,處置有方,深得老爺寵愛。待老爺告老還鄉之時,偕其回到孝義樓過起了田園生活。
劉洞九返鄉之後明農課孫為務,閒暇之時也在園中種些瓜菜。說來也怪,凡仙奶奶親自動手之苗,無不莖壯果碩異於平常。那本纏杖而生的楣豆之藤卻能直立向上,秋後,霜降葉枯,但見豆秧粗如擀麵杖,堅如檀木,葉柄處結節突起似龍鱗排列有序。挖出後根須完好,形如龍頭,眾人皆喜,略加修整,依老爺之身做成龍頭拐杖一柄。晚年劉洞九,童顏鶴髮,長須飄胸,時常手抱葫蘆,倚仗而行,似神若仙。拐杖傳至今日,色若紅漆,油亮光澤,觸地鏗鏘有聲。現由孝義樓珍藏。
拐杖摯友張道一告老還鄉開館授徒於九頂雅鹿山。萊蕪坊間素有“張道一好鬧玄”之說。一年冬天,做客孝義樓,下人問及客人喜何菜餚,一向詼諧幽默著稱的張道一說:“素聞尊夫人仙術過人,今日有一盤紅燒茄子足矣!”想以此難為仙奶奶。深冬季節,大雪蓋地,那時哪來茄子可做?眾人皆面露難色。仙奶奶卻不慌不忙,說:“園中茄棵之上尚有茄子一個,可采來以飽師長口福。”家人忙到園中查看,但見茄棵之上果有一個碩大的茄子,其大如葫蘆,皮色紫紅,白雪映襯,光鮮無比。取來呈上,但殼硬如木,刀砍不入,仙奶奶著人一鋸兩開,取瓤紅燒,香嫩可口。令鬧玄道一大跌眼鏡,更知所傳不虛。一道佳肴飽了張道一的口福,而茄皮成瓢流傳下來,成了劉氏寶物茄瓢。據傳用茄瓢取糧,糧不見少,茄瓢挖面,面不見舍,後一為拐杖陪葬,一在世間流傳。
劉洞九壽終前,仙奶奶已先知,執意離去。臨行前依依不捨的家人,問仙奶奶何時再來,答曰:“待到燈頭朝了下,鐵絲會說話,眾人一口鍋里摸勺子之時。”
劉洞九的傳說-狐妾遣物-佛象葫蘆-九十二洞石
《狐妾》中所寫的劉洞九,是山東萊蕪人,明末天啟年間進士,官汾州府(今山西汾陽)通判。該文提到的姜鑲時任大同總兵。崇禎十七年(1644),他投降了李自成的義軍,同年六月殺義軍首領柯天相等降清,後又聯合義軍餘部抗清,攻陷包括汾州在內的山西多個州縣。劉洞九在戰亂中得到其妾的智謀相助,安全返回故里,在萊蕪城東建別墅孝義樓隱居,在南孝義村孝義河西岸建私人花園,修港茶樓。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歷史事實。至於文中所說劉洞九在汾州所納之妾為“光艷無儔”、神通廣大的狐狸仙女,通常人們都認為是傳說故事,不足為信。但萊蕪孝義樓村的劉洞九後裔,卻世代都堅信他們這位老奶奶就是“狐狸精仙女”。在村裡的劉氏家廟內,還專門設一“仙奶奶”靈位,全村人逢年過節都來祭奠這位“狐仙奶奶”。
狐妾遣物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里寫了一篇《狐妾》,說的是劉洞九在做山西汾州通判時娶狐仙做妾的故事。那狐妾不僅聰明漂亮,而且本事超人。一般人做不到的事她都能做到。劉洞九是萊蕪市孝義樓村人。後來因亂棄官回歸故里,狐妾也跟著回了萊蕪。至今還有九十二洞石和佛象葫蘆等遣物保存完好。佛象葫蘆並被做為劉氏家族的傳家寶代代相傳。
佛象葫蘆
孝義樓村的人都姓劉,是劉洞九的後代。佛象葫蘆便是他們代代相傳傳保存下來的。他們稱狐妾為仙奶奶。因為劉洞九去汾州以前已有原配夫人在家,並生有兩個兒子,所以狐仙只能算作妾,故名狐妾。相傳佛象葫蘆和莓豆秧手杖都是狐妾親手種值的。
在劉洞九住所院子裡,狐妾種了一棵長柄葫蘆、一棵莓豆,又搭了葫蘆棚、莓豆架。 葫蘆和莓豆長的枝繁葉茂。後來葫蘆架上結了葫蘆,從棚頂吊下來,越長越長,離地面近了,有人從下面走過時常常碰頭打臉。於是狐妾便抓起葫蘆,三纏兩繞將長柄挽了起來,至葫蘆長成摘下來一看,竟和大肚子佛一模一樣,劉洞九非常喜愛,並取名佛象葫蘆珍藏起來。那棵莓豆也很奇特,身子竟長成小樹般粗,秋後挖出來,劉洞九做了一根手杖,上面凹凸起伏,很不一般。這兩件東西都成了他的喜愛之物。
有一年,亂軍圍了汾州城,千軍萬馬,水泄不通,城內守軍很少,眼看城要被攻破,十分危險。劉洞九想要突圍,但已不可能,焦急萬分。 正在這時,狐妾把葫蘆和拐杖交到他手裡,並對他說:“你用拐杖挑著葫蘆,人就看不見你了,放心出城吧。”劉洞九依言而行,果然沒人看到他。從密集的亂軍中空過,象入無人之境 。
劉九洞九回到萊蕪老家之後,不久狐妾也來了。他們長久居住下來。以後,佛象葫蘆和拐杖便作為傳家之寶,子孫代代相傳。劉洞九所處的年代是明朝後期,距今近五百年。但我們今天仍可在孝義樓村看到這兩件遺物,民眾稱為仙物或寶物。據說這兩件東西能隨季節的變換而變化。當春天到來,萬物萌發的時候,葫蘆與拐杖的皮色就變成綠色;到秋來霜降之時,則又變成枯黃色。變整個外觀看,佛象葫蘆的確象端坐的大肚子佛,高近30厘米,是一種長柄葫蘆,若全部舒展開可有92厘米,整個柄部以無私扣的形式縱橫穿繞,巧奪天工,非人力所能為。所有看到的人無不嘆為奇觀。
九十二洞石
劉洞九平時喜愛奇異怪石,在山西汾州任所時收藏很多,其中兩尊形狀奇特,不同凡響,既象直立的怪獸又象駝背凸肚的老翁,高約丈余,每塊石頭上有九十二個洞,因此名叫九十二洞石。對這兩尊怪石,劉洞九視若珍寶,回萊蕪後始終掛在心上。
有一天,劉洞九與狐妾說起這件事。狐妾說:“這有何難!明天我去把它運回來。”劉洞九聽了半信半疑地想:狐妾雖有超人之能,可那石頭每尊卻有數千斤重,如何能從千里之外運來?狐妾囑咐他說:“明天夜裡三更三鼓,你在萊蕪城南汶河岸邊的大柳樹底下瞧著,看我怎樣搬運石頭。不過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也不能亂說話。”
第二天,紅日西墜,月出鐮鉤。劉洞九正要動身去汶河岸邊,張道一來了。他倆是至交好友。這時張道一正在城北宮山上開館授徒,來請劉洞九去飲酒吟詩。宮山風景優美,山上飛瀑流泉、青松萃柏;山下汶水如帶,日夜奔流。春秋時,齊桓公曾在此修建行宮,攜嬪妃上觀景,汶水泛舟。張道一躬身來請,豈能不去?飲酒時,劉洞九告訴張道一狐仙運石之事,切莫誤了三更三鼓。張原是豁達詼諧之士,聽說有這般奇事,非要同他前往不可。劉洞九無法推辭,只好答應。不過他也再三叮囑道一,到時候千萬不要聲張,張道一連連應諾。
劉、張二人來到汶河岸邊,坐在柳樹下靜候,這時,萬籟俱寂,汶水潺潺。不多時,萊蕪城裡傳來三更三鼓。只見汶河裡兩簇紅燈自下游逆水飄然而來。至近處才看清兩簇紅燈即兩尊怪石,前後相距百步之遙。每尊怪石各有六個身著紅衣、手持紅燈的道姑扶持。宛若兩朵盛開的紅蓮,煞是好看。張道一見此情景,又驚又喜。當第一尊怪石過去之後,他實在憋不住了,又要開玩笑,便高聲喊道:“仙嫂子,石頭沉底啦!”話音剛落,後邊那尊怪石人散燈滅,石沉水底。
第二天,劉洞九一到家,狐妾便埋怨他不該不聽她的話,以至使一石沉落水底。劉洞九看到只有一尊石頭運回來,也是後悔莫及。
星轉月移,時過境遷,若干年後汶水移位,那尊沉水的石頭才又重見天日,今天,這兩尊石頭仍保存完好,一尊在泰安岱廟北門裡供遊人觀賞,一尊在萊蕪市大院裡點綴風光。
《聊齋志異》卷三《狐妾》
萊蕪劉洞九官汾州,獨坐署中,聞亭外笑語漸近,入室則四女子:一四十許,一可三十,一二十四五已來,末後一垂髫者,並立幾前,相視而笑。劉固知官署多狐,置不顧。少間,垂髫者出一紅巾戲拋面上,劉拾擲窗間,仍不顧。四女一笑而去。
一日年長者來,謂劉曰:“舍妹與君有緣,願無棄葑菲。”劉漫應之,女遂去。俄偕一婢擁垂髫兒來,俾與劉並肩坐。曰:“一對好鳳侶,今夜諧花燭。勉事劉郎,我去矣。”劉諦視,光艷無儔,遂與燕好。詰其行跡,女曰:“妾固非人,而實人也。妾前官之女,盅於狐,奄忽以死,窆園內,眾狐以術生我,遂飄然若狐。”劉因以手探尻際,女覺之笑曰:“君將無謂狐有尾耶?”轉身云:“請試捫之。”自此,遂留不去,每行坐與小婢俱,家人俱尊以小君禮。婢媼參謁,賞賚甚豐。
值劉壽辰,賓客煩多,共三十餘筵,須庖人甚眾;先期牒拘僅一二到者。劉不勝恚。女知之,便言:“勿憂。庖人既不足用,不如並其來者遣之。妾固短於才,然三十席亦不難辦。”劉喜,命以魚肉姜椒悉移內署。家中人但聞刀砧聲繁不絕。門內設以幾,行炙者置柈其上,轉視則餚俎已滿。托去復來,十餘人絡繹於道,取之不絕。末後,行炙人來索湯餅。內言曰:“主人未嘗預囑,咄嗟何以辦?”既而曰:“無已,其假之。”少頃呼取湯餅,視之三十餘碗,蒸騰几上。客既去,乃謂劉曰:“可出金資,償某家湯餅。”劉使人將直去。則其家失湯餅,方共驚疑,使至疑始解。一夕夜酌,偶思山東苦醁,女請取之。遂出門去,移時返曰:“門外一罌可供數日飲。”劉視之,果得酒,真家中瓮頭春也。
越數日,夫人遣二仆如汾。途中一仆曰:“聞狐夫人犒賞優厚,此去得賞金,可買一裘。”女在署已知之,向劉曰:“家中人將至。可恨傖奴無禮,必報之。”仆甫入城,頭大痛,至署,抱首號呼,共擬進醫藥。劉笑曰:“勿須療,時至當自瘥。”眾疑其獲罪小君。仆自思:初來未解裝,罪何由得?無所告訴,漫膝行而哀之。簾中語曰:“爾謂夫人則已耳,何謂狐也?”仆乃悟,叩不已。又曰:“既欲得裘,何得復無禮?”已而曰:“汝愈矣。”言已,仆病若失。仆拜欲出,忽自簾中擲一裹出,曰:“此一羔羊裘也,可將去。”仆解視,得五金。劉問家中訊息,仆言都無事,惟夜失藏酒一罌,稽其時日,即取酒夜也。群憚其神,呼之“聖仙”,劉為繪小像。
時張道一為提學使,聞其異,以桑梓誼詣劉,欲乞一面,女拒之。劉示以像,張強攜而去。歸懸座右,朝夕祝之云:“以卿麗質,何之不可?乃託身於髪髪之老!下官殊不惡於洞九,何不一惠顧?”女在署,忽謂劉曰:“張公無禮,當小懲之。”一日張方祝,似有人以界方擊額,崩然甚痛。大懼,反卷。劉詰之,使隱其故而詭對。劉笑,曰:“主人額上得毋痛否?”使不能欺,以實告。
無何婿亓生來,請覲之,女固辭之,亓請之堅。劉曰:“婿非他人,何拒之深?”女曰:“婿相見,必當有以贈之。渠望我奢,自度不能滿其志,故適不欲見耳。”既固請之,乃許以十日見。及期亓入,隔簾揖之,少致存問。儀容隱約,不敢審諦。即退,數步之外輒回眸注盼。但聞女言曰:“阿婿回首矣!”言已大笑,烈烈如鴞鳴。亓聞之,脛股皆軟,搖搖然如喪魂魄。既出,坐移時始稍定。乃曰:“適聞笑聲,如聽霹靂,竟不覺身為己有。”少頃,婢以女命,贈亓二十金。亓受之,謂婢曰:“聖仙日與丈人居,寧不知我素性揮霍,不慣使小錢耶?”女聞之曰:“我固知其然。囊底適罄;向結伴至汴梁,其城為河伯占據,庫藏皆沒水中,入水各得些須,何能飽無饜之求?且我縱能厚饋,彼福薄亦不能任。”
女凡事能先知,遇有疑難與議,無不剖。一日並坐,忽仰天大驚曰:“大劫將至,為之奈何!”劉驚問家口,曰:“余悉無恙,獨二公子可慮。此處不久將為戰場,君當求差遠去,庶免於難。”劉從之,乞於上官,得解餉雲貴間。道里遼遠,聞者吊之,而女獨賀。無何,姜瓖叛,汾州沒為賊窟。劉仲子自山東來,適遭其變,遂被其害。城陷,官僚皆罹乾難,惟劉以公出得免。
盜平,劉始歸。尋以大案桂誤,貧至饔飧不給,而當道者又多所需索,因而窘憂欲死。女曰:“勿憂,床下三千金,可資用度。”劉大喜,問:“竊之何處?”曰:“天下無主之物取之不盡,何庸竊乎!”劉借謀得脫歸,女從之。後數年忽去,紙裹數事留贈,中有喪家掛門之小幡,長二寸許,群以為不祥。劉尋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