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法印

劉法印

劉法印,男,1922年出生,逝世1989年,藝名“墊窩”,河南省上蔡縣西洪鄉小莊村人。劉法印是沙河調最有代表性的小生演員,譽名“活周瑜”、著名豫劇大師、豫劇沙河調開拓者、豫劇小生宗師、沙河調小生代表人物、豫劇“劉派”小生流派藝術創始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法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22年
  • 逝世日期:1989年
  • 職業:豫劇演員
  • 主要成就:創立豫劇“劉派”小生藝術
    豫劇沙河調代表人物
    豫劇“活周瑜”
  • 代表作品:《黃鶴樓》、《截江救斗》
  • 性別:男
  • 傳人:陳首凱
  • 師承:賈窩
名角簡介,生平經歷,代表劇目,

名角簡介

劉法印,河南蔡縣人,藝名“墊窩”,師從沙河調名鬚生賈窩,工小生。著名豫劇小生表演藝術家,豫劇”劉派“小生流派創始人,豫劇沙河調代表人物,被譽為豫劇”活周瑜“。15歲首演《提寇準》、《黃鶴樓》,曾在數百個劇目中塑造了許多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尤以擅演周瑜聞名,被譽為豫劇“活周瑜”。其博採眾家之長,身段乾淨利落,一些高難動作如“盤椅”、“滾刀”、“二起倒掛”和牙功等方面均冠武行之首,唱念做打俱佳。其唱腔以真嗓為主,韻味悠長,沉穩耐聽。形成端莊大方、剛健灑脫、細膩含蓄的豫劇小生藝術風格。1980年河南省豫劇流派匯報演出,他以“沙河調”正宗代表飾演了《黃鶴樓》中的周瑜,博得專家和省戲劇界的好評。中國唱片社灌了唱片,河南電台、電視台分別錄音錄像,上海音像出版社為其出版了盒式磁帶發行全國。

生平經歷

劉法印,(1922—1989年)河南省上蔡縣西洪鄉小莊村人,早年在漯河師承沙河調名鬚生賈窩學藝,因年齡最小,故被戲稱為“墊窩”。11歲入西平縣李橋科班學藝,後入南陽豫劇團為主演,主工文武小生,期間學習《對花槍》、《豹頭山》、《迷人館》、《反長安》等武戲。
豫劇《黃鶴樓》(飾周瑜)豫劇《黃鶴樓》(飾周瑜)
初試鋒芒的“小墊窩”,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績,更堅定了他學戲吃飯的信念,鼓起了苦學苦練的勇氣。那時,沙河調的一些著名演員,像擅長武戲的劉喜祿、何麻子,會戲諸多的名醜穆保,有名的文武老生賈窩、武淨名家張金斗,紅臉名家毛老道,刀馬旦名家徐艷琴,武生名家王大利等,都經常聚會在漯河。他投師於這些行家裡手,跟他們很快學會並演出了《黃鶴樓》、《提寇準》、《韓信拜將》、《翠屏山》、《南陽關》、《截江救斗》等一大批沙河調經常演出的保留劇目,逐步掌握了戲曲藝術中的各種基本功和演唱技術,還學到了諸如“盤椅”、“滾刀”、“倒竄席筒”、“二起倒掛”、“咬牙切齒”等不少特技絕招,在他的藝術的成長和發展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漯河鎮地處中原,鐵路、水路交通都比較方便。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在豫劇界已是風華正茂的常香玉、馬金鳳、閻立品、崔蘭田、李景萼等著名演員,不斷到那裡演出。利用這個機會,劉法印熟悉了豫東、豫西和祥符調的不同特色,領略了她們風格各異的演唱藝術,擴大了他的藝術視野。更難得的是博採了眾人之長,大大地促進了他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 經過長期勤奮學習,刻苦磨鍊,劉法印在藝術表演上有長足的進步,逐漸形成了端莊大方、剛健灑脫、細膩含蓄的藝術風格。

代表劇目

黃鶴樓》、《中秋之夜》、《滿江紅》、《天賜祿》、《韓信拜將》(《拜將台》)、《翠屏山》(《吵家殺山》)、《南陽關》、《野豬林》、《截江救斗》、《提寇準》、《白馬關》(《刀劈楊藩》)、《九龍杯》、《佘塘關》、《評雪辨蹤》、《武昭關》(《禪宇寺》)、《萬花樓》(全部《白水灘·通天犀》)、《南陽關》、《八郎探母》(《南北和》)、《迷人館》、《反長安》、《豹頭山》等。
豫劇《黃鶴樓》豫劇《黃鶴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