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松

劉桂松

出生於山東省鄆城縣黃堆集鎮,成長在巨野。1952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原巨野縣山東梆子劇團團長,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山東戲劇家協會會員,巨野縣第九、十屆人大常委會常務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梆子的傳承人之一,是在該劇種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桂松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省鄆城縣黃堆集鎮
  • 出生日期:1941年
  • 職業:梆子戲
  • 主要成就: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
    山東戲劇家協會會員
  • 代表作品:《老羊山》、《反西唐》、《白蛇傳》、《姊妹易嫁》
簡介,主要經歷,藝術特點及成就,有好演員沒有孬戲,捨命梆子腔 亟需後來人,擴展資料,山東梆子簡介,發展,傳統曲目,

簡介

劉桂松, 女,1941年出生於山東省鄆城縣黃堆集鎮,成長在巨野。1952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原巨野縣山東梆子劇團團長,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山東戲劇家協會會員,巨野縣第九、十屆人大常委會常務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梆子的傳承人之一,是在該劇種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國家非物質文化山東梆子傳人劉桂松國家非物質文化山東梆子傳人劉桂松
劉桂松劉桂松
劉桂松12歲師從劉雲亭和劉提鄒,14歲登台,唱腔高亢明亮,風格獨特,唱念做打,無一不精,在山東梆子劇種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老羊山》、《反西唐》、《白蛇傳》、《姊妹易嫁》。

主要經歷

劉桂松生在戲曲之家,父親劉雲亭是著名的山東梆子演員,從小耳薰目染,劉桂松對梆子戲就情有獨鐘。父親的一些唱段,她五、六歲時就唱得有板有眼,深得父親喜愛
劉桂松
山東梆子又名“高調梆子”、“硬銅梆子”,簡稱 “高調”或“高梆”,是發源於山東中、西部的主要劇種之一,因其表演風格粗獷,動作大方,唱腔高亢激昂,極富地方特色而深受民眾歡迎,被人們戲稱為“捨命梆子腔”。新中國成立以前,地處魯西南的巨野縣曾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山東梆子班社,人稱“三百年江湖大姚班”,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由姚綏遠創建,班內人才濟濟,是當地最大的山東梆子演出團體,能演三百多出戲,各時期山東梆子代表演員多出在大姚班。很多著名的演員都以能在大姚班裡唱戲為榮。大姚班早期藝人較著名的演員有“大麻子”張學為、“岳十”岳東鵬、後期有“竇發”竇朝榮、“丁三”丁憲文、“立楞”宋玉山等等。有的藝人去世多年,觀眾仍然能記住他們的名字。如“傅七的刀,吳丈的腰、潑嘴老鴰唱的高”、“金鼎、銀鳳、玉蜜蜂”、“花蝴蝶子滿天飛”、“金馬駒子銀鈴鐺,不跟立楞一硌晃”等等,直到今天還在百姓中流傳。孔府檔案中還有“賞立楞錢四千文”的記載。劉桂松的父親劉雲亭,藝名“劉三”,是大姚班後期主要演員,位列大姚班“四大青衣”之一(其他三位指姜玉明、時維立、任振江),成名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曾與著名演員竇朝榮配戲,因其身段優美,表演大方、唱腔獨具一格而享譽一方。代表劇目有《老羊山》、《反西唐》、《天賜祿》、《雙官誥》等。
劉桂松自幼跟隨父親在巨野長大,小時候體弱多病,到了12歲,體重只有48斤。因為生活所迫,只上了兩年半國小的她便跟著父親到劇團學戲。父親給她找了一個入門師傅,叫劉提鄒。這位老師以嚴厲出名,只要孩子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不打則罵。在師父的嚴格要求下,孩提時代的劉桂松,忍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以超人的堅強意志,堅持了下來。在她的印象中,練功幾乎就是她小時候生活的全部內容,從宿舍到巨野城北的老城牆就是她的活動軌跡。每天天不亮起床,練功很久才看到太陽慢騰騰地從東方升起;晚上練完功回家時,已經是夜色朦朧了。剛開始,身體瘦小的劉桂松確實難以承受這樣高強度的訓練,經常摔的青一塊紫一塊,有時候甚至累得虛脫。可她有一股犟勁,別人做到的事情自己怎么做不到呢?為了心中的夢想,再苦再累也要堅持。就這樣,一年以後,13歲的小桂松就能倒立40多分鐘,小翻也能一口氣翻十幾個了。
如今,已經退休的劉桂松還十分感激這位嚴厲的劉老師,她說:“劉老師的嚴格要求,為我日後演好刀馬旦這一行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經過三年近乎慘酷的基本功訓練,劉桂松終於可以在舞台上演些丫鬟之類的小角色了,但是在劇團內仍然沒有地位可言,平時的生活仍然要靠父親微薄的收入度日。劇團內的大鍋飯,舊時稱為“老台飯”,只有正式的演員、樂隊才有資格吃,她們這些跟著跑龍套的小角色是享受不到的。平時演完戲,劉桂松與和她一起學戲的小夥伴只有等到演員們吃過飯才敢到伙房去,如果碰到運氣好,演員們的飯菜沒有吃完,才能飽餐一頓。在她的記憶中,那些殘羹剩飯是她一生中吃過的最好的美味。然而那時候劇團都是按正式演員人數做飯,往往是沒有剩飯的時候多,小劉桂松就只好啃個涼饅頭,就著伙房裡剩下的湯水湊合一頓。好在她並不以為苦,只要能上台、有戲演就是她最大的快樂。
良好的基本功訓練,加上自身天資聰穎,劉桂松進步很快,在舞台上的戲份也越來越重。在練功過程中,劉桂松細心揣摩父親對每一個角色的處理,唱腔的把握,小到每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她都要求自己做到惟妙惟肖,分毫不差才肯罷休。然而正當她想在戲劇舞台上一展才華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差點斷送了自己的藝術生命。
由於練功強度過大,正處變聲期的劉桂松突然失聲了,開始自己還沒太在意,以為是正常現象,可是直到十七八歲仍然沒有恢復,這讓她非常著急。周圍開始有風言風語,更有甚者當面說她根本不是演戲的料。一向要強的她終於堅持不住了,萌生了逃避的念頭。有一天,趁父親不注意,偷偷跑回了家。父親發現後大發雷霆,用麻繩把她狠打了一頓。劉桂松後來回憶說,要不是那次挨打,也許我的戲劇之夢那時候就終結了。
令人可喜的是,一旦度過漫長的變聲期,劉桂松那高亢嘹亮的嗓音便煥發出絢麗的光彩。到了十九歲的時候,唱、念、做、打樣樣精通的劉桂松第一次在傳統戲劇《紅珠女》中擔當了主角。“那是1961年,劇團代表山東省去東北慰問演出,我是主演,一連演了四個月,場場爆滿。看我在舞台上乾脆利落,動作難度大,觀眾不相信我是女孩子,我謝幕的時候只好把頭髮放下來讓他們看。”由於演出效果好,劇團受到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的親自接見。
年輕的劉桂松從此成了團里的台柱子,也迎來了她演藝事業的第一個高峰期。“那時候年齡小,不知道啥是累,也不覺得苦,每天除了演戲,還要練功。平時擦破點皮、受點傷是常事。有一次在汶上演出,過小翻時一不小心把手指骨戳出來了,我忍住痛還是接著演,硬是沒讓觀眾看出來。”
天有不測風雲,命運之神再一次考驗了一下這位年輕的戲劇演員。六十年代初期,由於出了馬金鳳、常香玉等戲劇名家,河南豫劇在全國大紅大紫,風靡一時。豫劇又稱河南梆子,唱腔與山東梆子略有不同,巨野地處與河南臨界的菏澤,是豫劇流行的主要地區之一。受市場因素的影響,山東一些梆子劇團紛紛改唱豫劇。劉桂松所在的劇團也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正當劉桂松猶豫不決的時候,山東省政府下發檔案,明令“巨野、鄆城、嘉祥三縣必須保留山東梆子劇團”。為了提高整體演出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巨野原有二夾弦劇團和曹縣青年劇團一起併入劉桂松所在的“巨野縣大眾劇團”,並改名為“巨野縣梆子劇團”。這時期,劇團除演出傳統戲劇外,還上演了一些現代戲和新編古裝戲,如《白毛女》、《紅松林》、《巨野怒火》等,劇中女主角都由劉桂松擔任。
“文革”開始後,劉桂松和其他同時代的人一樣,被下放到工廠當了車床工。1967年,劇團恢復,大唱樣板戲,劉桂松又被召回劇團,這時期演出的主要劇目有《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智取威虎山》、《鐵流戰士》、《楓林戰士》、《山鷹》等。1976年,劇團解散,一年後又成立“巨野縣豫劇團”,劉桂松堅持山東梆子唱腔,與著名武生演員丁長岐(丁憲文之子)一起被聘請至河南省台前縣,並出任當地山東梆子劇團團長,成為當地最賣座的演員,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當地梆子戲曲的繁榮,促進了當地戲劇事業的發展。1979年,巨野縣政府根據省政府要求重又組建了山東梆子劇團,並召回流落外地演員,在長長的召回名單中,劉桂松排在第一位。得知劉桂松要走,當地領導非常吃驚,多次由主要領導出面談話,許以優厚待遇,希望她能留下來。但她回家心切,什麼條件都不動心。終於有一天,趁演出的間隙,悄悄離開了台前,輾轉回到了家鄉。多年以後劉桂松回憶起這段往事,還心有餘悸。“巨野派了一位副縣長親自來接,跟逃跑似的,後面有車追,前面有人截,最後繞到聊城,才跑回來。巨野是我的家,家鄉需要我,我說什麼也得回來。”
重回家鄉的劉桂松一年後擔任縣山東梆子劇團團長,除了演戲,還要聯繫台口,負責全團的日常工作。在此後的歲月里,劉桂松帶領巨野縣山東梆子劇團走遍了大江南北,在梆子戲流傳較廣的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等地到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這個時期不但是山東梆子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最輝煌的時候,也是是劉桂松戲劇表演最成熟的時期,形成了剛勁灑脫、表演生動,唱腔高亢婉轉、激昂豪邁的藝術風格,在山東梆子中獨樹一幟,在藝術上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這時候劇作家張殿臣任劇團專職編導,作曲家張占申任音樂設計,除了演出傳統劇目《反西唐》、《天賜祿》等以外,還整理改編了《老羊山》、《闖幽州》、《千里駒》、《宇宙鋒》等一批傳統劇目;又創作了歷史傳奇劇《宮諫》、《收陳俠》(又名《黃巢囚妻》)、《木蘭恨》(又名《花木蘭後傳》和現代戲《七品紅娘》等,所到之處贏得了觀眾高度讚譽。1982年,劉桂松因在《花木蘭後傳》中表演上佳而獲得菏澤地區匯演一等獎;1983年,主演《七品紅娘》獲菏澤地區戲曲匯演一等獎;同年山東省電視台進行獨家採訪,事跡在全國播放。正是這個時期,她收下了弟子楊愛玲、陳鳳英、張愛霞。後來她們也在省、市級戲劇比賽和匯演中多次獲得獎項。
1981年,劉桂松被選為巨野縣人大常委會委員。1987年,她調任縣廣播局工會主席,開始了新的工作。調離劇團,但她並未放棄戲劇事業,常有外地演出團體和青年演員登門求藝,亦常應約演出。
如今,已近古稀之年的劉桂松依然身體健康,精神矍鑠,並不時應邀到濟寧、泰安等地輔導。劉桂松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人們多關注山東梆子,鼓勵年輕人來學習,使山東梆子這一優秀民族文化遺產永遠流傳下去。

藝術特點及成就

劉桂松音質優美,音域寬廣,在繼承其父唱腔的基礎上又加創造變化,腔調高亢激昂,跌宕多變;高低抑揚,極富情致,具有濃郁的山東梆子傳統韻味。她武打功底深厚,舞姿灑脫利落,做戲不溫不火,能適應多種角色的創造。如傳統戲《罵殿》中的賀後、《鍘美案》中的秦香蓮、《宇宙鋒》中的趙女和現代戲《白毛女》中的喜兒、《沙家浜》中的阿慶嫂,以及新編歷史劇《收陳俠》中的黃巢夫人、《木蘭恨》中的花木蘭等,都取得很好的演出效果,在菏澤、濟寧、棗莊、徐州和皖北、豫東等地區贏得相當高的聲譽。她既注重唱腔與武打技巧,更注重表現人物性格。這在她的代表劇目《老羊山》和《反西唐》中體現得最為鮮明。她扮演的樊梨花義勇而又多情,豪爽而又細膩,恨中有愛,剛中有柔,給觀眾留下極深刻的印象。1987年,山東省廣播電台為劉桂松的代表劇目《老羊山》灌制唱片、磁帶,長期播放;1995年,獲濟南電視學會演出一等獎;濟南電視台又把《老羊山》全程錄像,製成VCD,在全國發行。
劉桂松
在巨野縣梆子劇團工作期間,劉桂松多次獲得“山東省文化系統優秀黨員”、“市級三八紅旗手”、“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在她的記憶里,山東梆子最火的時間是在1960年前後以及1980年前後,這兩個時段里,劉桂松的年齡分別是20歲上下和40歲上下。
“1960年在東北,我們連唱了4個月,轟動一時。”提起那段歲月,劉桂松陷入對往事的回憶之中,“我那時參加的是山東省赴東北慰問團,在東北三省巡迴演出了4個月。那時候山東的戲在東北很受歡迎,往往是我們到某個地方去演出的時候,還沒有到當地的車站,那邊已經開始放鞭炮歡迎了。”
在東北演出的4個月中,20歲左右的劉桂松是當紅的主打演員之一,“東北有很多人是從咱們山東過去的,所以他們對山東方言味道比較明顯的山東梆子很認同,往往是這邊剛唱了一句,台下就有觀眾叫好、鼓掌。”那一時期,劉桂松出演各種旦角,其中以略帶動作戲的帥旦為主,比如她在《老羊山》中扮演的樊梨花,《老羊山》後來也成為劉桂松的代表作品之一。
1980年前後是山東梆子再次火爆的一個時段,當時40歲上下的劉桂松在演唱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戲曲業內有個說法,叫有好演員沒孬戲,觀眾看戲看的是名角。1980年我們在濟寧連唱了一個月,就重複著唱我拿手的《老羊山》《反西唐》這兩齣戲,天天爆滿。”
1980年前後是劉桂松戲曲生涯中第二個輝煌的階段,那時候,40歲的劉桂松每天都要唱好幾場,“1980年,在濟寧唱了一個月之後,我們在菏澤劇院演出,我領銜主演的《白蛇傳》一天演四場,上午一場,下午兩場,晚上一場,時間排得滿滿的。我主演的《姊妹易嫁》連演了一周,觀眾的掌聲根本壓不住。”回憶起那段歲月,劉桂松非常自豪。

有好演員沒有孬戲

山東梆子與豫劇無高低
山東梆子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時,上報給省里的材料說:山東梆子早期班社、專業劇團多,現存劇團僅有菏澤、巨野、鄆城、泰安、濟寧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專業團體,且生存狀況令人擔憂。
劉桂松也體會到了山東梆子現在的困境,其中比較明顯的表現就是很多劇團都散了,而最讓人受刺激的是,很多人聽山東梆子,感覺像是在聽豫劇。
劉桂松說:“山東梆子演員唱豫劇,豫劇演員唱山東梆子,很早就有。豫劇本來就叫河南梆子,與山東梆子都屬於梆子腔,雖然腔調和方言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也各有特點,但並無高低之分。從它們誕生時起,這兩種唱腔在魯西南以及周邊地區就有深厚的民眾基礎。”
劉桂松說,聽老人們講,山東梆子和豫劇相似,與它們的起源有很大關係。山東梆子又名“高調梆子”,簡稱“高梆”,高調梆子是由西秦腔、秦腔與山西梆子腔結合而成為“山陝梆子”後,“越太行而入山東”,流行至山東菏澤而成曹州梆子,繼而東行而成汶上梆子(即下路調),完成了“高調梆子”的流布歷程。而豫劇也是“山陝梆子”流行至河南相關地區形成的。
其實,梆子腔各個劇種之間的融合從它們誕生時就有了。出生在曹縣的豫劇表演藝術家馬金鳳,在其6歲隨父學藝的時候,唱的還是河北梆子呢。而馬金鳳的代表作《穆桂英掛帥》,以大段敘述性“豫東調”“二八板”為其擅長,但在音調上仍然吸收了山東梆子的音調加以融合。
劉桂松說,山東梆子又被人稱為“捨命梆子腔”,其高昂激越的特點,與豫劇中的豫東調頗有相似之處。

捨命梆子腔 亟需後來人

67歲的劉桂松已退休多年,問及其退休後的生活,劉桂松說,基本上不唱戲了。
“我甚至連自己的演唱磁帶都沒有,現在從事的與山東梆子有關的工作,就是時不時地到濟寧市山東梆子劇團幫他們排排戲。”之前,濟寧市豫劇團同時掛山東梆子劇團的牌子,劇團的李新花請劉桂松過去輔導演員。
雖然包括濟寧市山東梆子劇團等多個院團都想邀請劉桂松加盟,但劉桂松還是不願意離開巨野,“我是在這個地方成名的,年紀大了,不願意動了。”
劉桂松的弟子中,比較出名的有三個,分別是楊愛玲、張愛霞、陳鳳英,她們都在全省或菏澤市的戲曲比賽中獲得過大獎。不過隨著劇團的解散,她們也紛紛離開了山東梆子:陳鳳英調入山東省柳子劇團改唱柳子戲,楊愛玲、張愛霞也調入別的單位,已經不從事專業戲曲表演了。

擴展資料

山東梆子簡介

山東梆子,原名高調梆子,簡稱高調,前身是流行在魯西南、豫東、皖北和蘇北的曹州梆子,約在明代末,陝西山西一帶的梆子腔,流傳到山東後,接收了本地語言、民間歌曲、戲曲聲腔的影響,逐漸演變發展而形成本地的梆子形式——山東梆子。
魯西南是山東梆子的主要發源地。早在明末就有本地梆子戲存在,清初已相當流行了。在乾隆年間,已有山東籍的梆子演員進京演出。從清代初期至建國前的二百多年間,山東梆子班社遍及菏澤各地。較有名的有:菏澤市曹樓曹家班、鍋餅口劉惠廷班、張丕榮班、龍王馮班;定陶的大興班、車山義堂公班;曹縣的牛家班,呂圍子班、孫老家班、巨野的大姚班、大義集班、田狀元班;鄆城縣的福盛班、王沙窩班、八班;東明縣的兩三義堂班;單縣的黃鶴樓班;鄄城縣的呂家莊大呂班、董口班、箕山王二麻子班;成武縣的三班等。約在公元1900年前後,巨野縣創辦了女班,山東梆子開始有女演員登台,其他班社也陸續增添了女演,員扮演旦角。這些班社培養了一批批的優秀演員,如人稱戲子狀元的紅臉岳登鵬、黑臉張學為、“花臉興”岳興、“紅臉王”劉法潤、紅臉“新頭”許忠新、小黑頭薛忠奎、文武生“黃娃”黃儒秀、黑臉“一聲雷”張朝雲、紅臉“捨命王”郭進安、旦角“老少迷”周興花、花旦“銀鈴鐺”等。他們唱、念、做、打俱佳,紅極一時。

發展

建國後,菏澤地區的山東梆子劇團,曾多次參加華東地區戲劇觀摩演出和全省戲劇匯演,均受到好評。這期間又湧現出劉君秋小生)、劉桂榮(青衣花旦)、楊梅蘭)、劉桂松(青衣)等優秀演員。鄆城縣山東梆子劇團於1995年參加了省第五屆藝術節戲曲匯演獲9項獎;1996年排演的現代戲《龍門渡口》(馬家振編劇)獲山東省“五個一”精品工程獎,並在全省地方戲邀請賽上獲12項獎,同時攝製成電視藝術片;巨野縣山東梆子劇團改編、排演的傳統劇目《老羊山》,被山東省電視台攝製成電視藝術片,並在全國發行。

傳統曲目

山東梆子的傳統劇目十分豐富,經常上演的劇目有六百餘個,如《宇宙峰》、《王二姐拋彩》、《紅鬃烈馬》、《大登殿》、《玉虎墜》《老羊山》等等。建國後經過整理的傳統劇目有《兩狼山》、《黃牛分家》、《燒桃園》等。新編歷史劇《程咬金招親》在參加全國調演中,獲劇本、導演、演員、舞美、音樂設計及伴奏六項獎。創作的現代戲有《前沿人家》、《三回船》《七品紅娘》、《萬紫千紅》、《揀豆種》、《柳下人家》等。根據薄松齡著作改編的《牆頭記》已攝製成戲曲藝術影片。
山東梆子歷史悠久,劇目豐富,唱腔高亢動聽,在魯西南一直是十分活躍的劇種,深受當地民眾歡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