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根榮(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劉根榮(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根榮,男,廈門大學產業經濟學博士,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教授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根榮
  • 國籍:中國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廈門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流通經濟、轉型經濟
  • 職務:副教授
  • 學術代表作:出版專著《市場秩序理論研究:利益博弈均衡秩序論》
基本情況,教育工作經歷,主授課程,學術兼職,主要研究領域與項目,研究領域,科研項目,主要學術成果,

基本情況

教育工作經歷

教育經歷
2008、1-2008、12、: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UTD)經濟系訪問學者
2006、4-2009、4:南京大學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博士後
2001、9-2004、6: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產業經濟學博士
1996、9-1999、6: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產業經濟學碩士
1990、9-1994、6:湖南科技大學工學學士
海外學習經歷
2008年1月-2008年12月: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UTD)經濟系訪問學者
最高學歷
2004年博士畢業於廈門大學產業經濟學專業
工作經歷
1999、7-2001、8: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見習研究員;
2001、9-2007、8:廈門大學助理研究員、講師;
2007、9-至今: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教授

主授課程

在廈門大學承擔了《經濟學基礎》、《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經濟學》等核心課程教學;

學術兼職

廈門商業聯合會常務理事。

主要研究領域與項目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轉型經濟學流通產業經濟學研究;

科研項目

主持並完成校級課題1項、省社科基金2項、教育部課題1項、國家社科基金1項、江蘇博士後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基金一等資助項目1項、首批中國博士後特別資助項目1項;在研課題3項(省社科基金課題1項、教育部課題1項、廈門市社科基金1項);

主要學術成果

已發表論文近50餘篇,出版專著《市場秩序理論研究:利益博弈均衡秩序論》;
學術專著
[1] 轉型經濟學, 教材 參加編寫,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 市場通論, 教材 參加編寫, 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3] 市場秩序理論研究:利益博弈均衡秩序論, 專著 獨立完成,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5
[4] 反壟斷與管制經濟學, 譯著 參加編寫,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4
論文
[1] 促進消費視角下城鄉流通協調發展研究, 經濟學家, 2012 年 9 期
[2] 轉型時期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 中國流通經濟, 2012 年 8 期
[3] 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流通產業發展路徑研究, 中國經濟問題, 2012 年 3 期
[4] 轉型時期城鄉流通一體化問題研究, 中國經濟問題, 2011 年 3 期
[5] 中國流通產業區域競爭力評價, 商業經濟與管理, 2011年1期
[6] 內向型國際化背景下我國流通企業國際競爭力研究, 中國流通經濟, 2010年10期
[7] 城市化與流通產業發展互動關係的實證分析, 價格月刊, 2010年9期
[8] 構建城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思考, 中國經濟問題, 2010年3期
[9] 轉型時期城鄉經濟一體化的路徑探索, 中國經濟問題, 2009年6期
[10] 流通產業競爭力理論體系研究, 中國經濟問題, 2007年5期
[11] 轉型時期經濟利益矛盾與和諧社會建設, 江蘇社會科學, 2007年4期
[12] 社會主義市場秩序理論研究的重大進展, 教學與研究, 2007年7期
[13] 中國經濟轉型的低成本路徑:和諧與合作, 經濟問題, 2007年3期
[14] 速度競爭力;企業競爭優勢分析的新視角, 現代財經, 2007年2期
[15] 民工荒的成因及其治理:一個個體經濟學的分析框架, 人口研究, 2006年第6期
[16] 風險、能力、成本三重約束下中國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流動機制, 當代財經, 2006年11期
[17] 阻力模型:農村剩餘勞動力逆向流動的個體經濟學分析, 經濟評論, 2006年6期
[18] 解決農村貧困問題的關鍵在於構建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 科學發展觀與中國新型工業化,
[19] 中國傳統誠信商業倫理的內涵及其發展, 中國經濟問題, 2006年第3期
[20] 提升福建流通產業競爭力研究, 福建商貿, 2005年期
[21] 傳統百貨業路在何方?, 廈門日報, 2005年3月4日
[22] 加快我市小企業改革,最佳化國有經濟布局, 廈門特區經濟, 2001年3期
[23] 公司併購中的投資銀行, 中國經濟問題, 1999年3期
[24] 物價,當前形勢與今後走勢預測, 價格與市場, 1998年12期
[25] 走出東亞模式的困境-金融危機後的反思, 南洋問題研究, 1998年3期
[26] 面對WTO:國有商業企業改革與發展的新思路, 中國第三產業, 2001年10期
[27] 我國高等教育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 江蘇高教, 2000年4期
[28] 放開搞活小企業的關鍵是放開, 中國經濟問題, 2001年2期
[29] 調整價格工作思路,迎接入世挑戰, 中國物價, 2001年1期
[30] 國有小企業改革的戰略意義、困難及對策, 經濟學家, 2000年增刊
[31] 關於《西方經濟學》教學實踐中的幾點體會, 海峽高教論壇, 2000年6期
[32] 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及其治理, 經濟研究與評論, 2001年1期
[33] 當前我國糧價改革的重點、難點及對策, 糧經縱橫, 1999年3期
[34] 我國連鎖商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 福建商貿, 1999年5期
[35] 當前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福建改革, 1999年5期
[36] 台灣中小企業發展政策及借鑑, 特區與港澳經濟, 1999年3期
[37] 取消外資後的福建零售產業, 閩商, 2004/12
[38] 規範市場秩序促進經濟繁榮, 福建商貿, 2004/4
[39] 信任:基於市場利益協調機制的理解, 《福建行政學院學報》, 2005/3
[40] 建立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初步構想, 陝西金融, 1999年3期
[41] “論二次創業階段”中國高新區支撐服務體系的完善與創新, 特區經濟, 2002年6期
[42] “政策優勢”向“規則優勢”的邁進, 特區經濟, 2002年10期
[43] “創新國企經營者物質激勵機制的探索”, 當代經濟科學, 2002年
[44] 加快廈門軟體產業發展的條件、戰略及措施, 廈門月刊, 2002年12期
[45] 外資零售業對我國零售產業組織的影響及政策選擇, 中國經濟問題, 2003年3期
[46] 完善市場規則,最佳化市場秩序, 價格月刊, 2003年5期
[47] 面對FDI:中國零售服務產業政策的選擇, 商業經濟文薈, 2003年4期
[48] 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零售服務產業組織演變的影響, 商業經濟文薈, 2003年3期
[49] 廈門軟體產業發展七良策, 廈門商報, 2003年6期
[50] 廈門軟體產業發展四大威脅莫輕視, 廈門商報, 2003年6期
[51] 市場法治的基本原則, 中國經濟問題, 2004/5
[52] 市場秩序的元制度分析, 《財貿研究》, 2005/1
[53] 市場秩序的利益博弈透視, 《特區經濟》, 2005/6
[54] 經濟學專業本科教學改革之管見, 《廈門大學學報》, 2005增刊
[55] 面對假冒偽劣:不同市場主體行為分析, 《中國經濟問題》, 2005/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