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柏平

劉柏平

劉柏平,男,1966年3月出生,祖籍湖南平江。華東理工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1984年9月進入浙江大學化工系,1988年7月獲學士學位,1988年8月至1991年8月在中石化岳陽石油化工總廠環氧樹脂廠工作,在化工生產一線倒班一年後任生產車間化工工藝技術員、助理工程師。1991年9月浙江大學化工系碩博連讀研究生,1996年12月獲工學博士學位,1996年12月至1999年5月浙江大學化工系講師;1999年5月至2005年11月日本國立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材料科學系助理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柏平
  • 出生日期:1966年3月
  • 主要成就:2004年獲日中科學技術協會會長獎
  • 職稱:華東理工大學特聘教授
人物簡介,研究方向,教學科研,代表論文,個人專著,授權和專利,

人物簡介

劉柏平劉柏平
華東理工大學特聘教授, 博士生導師,男,1966年生,湖南平江人。
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 浙江大學化工系化工專業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
1988年8月至1991年8月: 中石化岳陽石化總廠環氧樹脂廠技術員,
1991年9月至1996年12月: 浙江大學化工系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7年1月至1999年5月: 浙江大學化工系聯合化學反應工程研究所講師,
1999年5月至2005年11月:日本國立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JAIST)材料科學系助理教授,
2002年6月和2005年7月:義大利Naples大學訪問學者,
2005年1月至2005年4月: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訪問學者,
2005年11至2006年10月:日本國立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JAIST)材料科學系特任副教授,
2006年9月至今: 華東理工大學特聘教授。
長期從事聚烯烴多相催化合成機理和新型聚烯烴材料開發研究,共發表學術論文110餘篇,SCI收錄50餘篇,EI 43篇,ISTP 10篇,被SCI他引100餘次,獲得日本特許發明專利一項。應邀到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作大會邀請報告9次和特邀報告4次,多次參與組織承辦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會議,1990年獲得中石化岳陽石化總廠環氧樹脂廠先進工作者和最佳工藝技術員稱號,1998年被評為浙江大學優秀青年教師,2004年獲日中科學技術協會會長獎。目前為催化和高分子領域10多種國際核心期刊審稿人。

研究方向

主要學科方向為工業催化、聚合反應工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固體表面物理化學、計算化學和納米複合材料合成等多學科交叉領域。主要研究課題方向如下:
1. 聚烯烴多相催化合成機理的研究以及分子模擬
2. 新型烯烴聚合催化劑的開發與設計
3. 基於催化劑和聚合反應工程的新型聚烯烴高分子材料的開發與設計
4. 基於聚烯烴的納米複合材料以及聚烯烴納米複合材料的功能化
5. 環境友好的烯烴聚合綠色工藝催化劑核心技術的開發
6. 聚烯烴材料及其納米複合材料的氧化降解機理以及長壽命化和循環利用
7. 新型生物酶(包括金屬酶)催化技術

教學科研

1998年度浙江大學優秀課程稱號(本科生課程《工業催化基礎》)。1998年度浙江大學優秀青年教師。1998年度國家教育部國家公派留學基金海外(加拿大)公派留學一年的資助(後因到日本工作而放棄)。2003年度日本北陸地區青年學者高分子討論會最佳牆報論文發表獎第三名。2004年度獲得中國留日學同學會第九屆留學成果報告會(2004年11月7日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日中科學技術協會會長獎。2005年度日本材料壽命學會論文獎(排名第四)。浙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英文版)海外特邀審稿人,同時經常擔任高分子、催化和化學領域的十多種國際核心期刊的審稿人。200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同行評議特邀海外專家。參與或主持完成中日各種橫向和縱向科研項目19項,涉及科研經費人民幣200多萬元和日幣一億日元。共發表學術論文110篇,SCI收錄50篇,他引75次,EI收錄43篇,ISTP收錄10篇,申請日本發明專利一項。多次參與承辦聚烯烴工業催化國際學術會議。應邀作大會邀請報告7次和特邀報告4次,其中包括被美國化學會高分子化學分會邀請在第五屆聚烯烴高分子前沿國際會議(2005年9月25-28日)上作45分鐘大會特邀報告,被日本催化學會邀請在2006年日本催化學會年會(第98屆日本催化學會討論會2006年9月26-29日,富山)作60分鐘大會特邀報告。被邀請到國際國內著名大學,國立研究所,國際國內著名公司研發機構訪問和講學16次。近五年在學術研究中取得的重要原始創新成果如下。
1) 提出了齊格勒-納塔型鈦系聚丙烯催化合成機理中活性中心的修正三中心模型(Modified Three-Sites Model),該修正機理模型對丙烯定向催化配位聚合機理有了更深的認識,並對實用催化劑的設計和開發提供了理論指導。該成果已在高分子領域核心雜誌 Macromol. Chem. Phys.上發表。已被高水平雜誌論文他引十多次。
2) 在菲利浦鉻系聚乙烯催化合成機理中,首先發現了乙烯易位反應活性中心在聚合誘導期中的形成機理及其向乙烯聚合活性中心的轉換機理。該成果已在催化領域核心雜誌J. Mol. Catal. A Chem.上發表。 被Chem. Rev.(第105卷,第1期,第159頁)評價該發現為對烯烴配位聚合引發機理認識的重要突破。該全新機理的發現使對乙烯聚合機理有了更深的認識,並對實用鉻系催化劑的設計和開發提供了理論指導。
3) 在聚烯烴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領域,首次發現了納米粒子對聚烯烴高分子材料結晶過程中球晶生長的抑制作用,而且發現當納米粒子之間的平均距離達到或小於高分子鏈兩末端平均距離時,高分子在結晶時將不會形成球晶,從而得到完全透明的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開創了一種利用納米技術合成透明的半結晶性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的通用方法,該發現為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領域的重大理論突破, 並具有重大的套用前景。成果最近已在高分子領域著名雜誌Macromol.Rapid Commun.和Polymer上發表。
4) 首次發現菲利浦鉻系聚乙烯催化劑可以催化乙烯環烯烴共聚,而且作為共聚單體的環烯烴還可以大大提高催化劑的聚合活性(最高可提高15倍),同時還可以調節生成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等, 使聚合物的物性也能大大改善。該發現已申請日本發明專利(專利申請號2006-129834),目前正與日本化工企業合作進行工業化套用研究。
Research Fields:
1) Heterogeneous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is
Studies on active sites formation and polymerization mechanisms of industrial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including Ziegler-Natta Ti-based catalysts, Phillips Cr-based catalysts, highly-selective olefin oligomerization(trimerization or tetramerization) catalysts and other important catalysts with high performance for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polyolefins (polyethylene, polypropylene and copolymers) with new structures and functionalities
2)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Modeling of Catalysts
Studies on mechanisms of various catalytic chemical reactions (such as olefin polymerization, oligomerization and metathesis, etc.)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molecular orbital (MO) calculation methods in combination with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new catalysts with new properties on a molecular level
3) Novel Polyolefins and Polyolefin-Based Nanocomposites
Studies on development of novel polyolefin materials with controlled chain microstructures (molecular weight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short and long chain branch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regioselectivity and stereoselectivity), mesoscale and macroscale structures based on catalyst design and organic-inorganic nanocomposites formulation

代表論文

[1]. B. Liu, R. Cheng, et. al, Macromol. Symp. 2007, 260, 42-48.
[2]. K. Asuka, B. Liu, et. al, Macromol. Rapid Commun. 2006, 27, 910-913.
[3]. Y. Fang, B. Liu, et. al,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2005, 43, 4632-4641.
[4]. Y. Fang, B. Liu, et. al, Appl. Catal. A: General, 2005, 279, 131-138.
[5]. B. Liu, K. Fukuda, et. al, J. Mol. Catal. A: Chem. 2004, 219, 363-370.
[6]. B. Liu, Y. Fang, M. Terano, J. Mol. Catal. A: Chem. 2004, 219, 165-173.
[7]. B. Liu, P. ?indelá?, et. al, J. Mol. Catal. A: Chem. 2005, 238, 142-150.
[8]. W. Xia, B. Liu, et. al, J. Mol. Catal. A: Chem. 2006, 256, 301-308.
[9]. Y. Fang, W. Xia, M. He, B. Liu, et. al, J. Mol. Catal. A: Chem. 2006, 247, 240–247.
[10]. B. Liu, N. Murayama, M. Terano, Ind. Eng. Chem. Res. 2005, 44, 2382-2388.
[11]. B. Liu, Y. Fang, M. Terano, Mol. Simulat. 2004, 30, 963-971.
[12]. B. Liu, H. Nakatani, M. Terano, J. Mol. Catal. A: Chem. 2003, 201, 189-197.
[13]. B. Liu, T. Nitta, et. al, Macromol. Chem. Phys. 2003, 204, 395-402.
[14]. B. Liu, H. Nakatani, et. al, J. Mol. Catal. A: Chem. 2002, 184, 387-398.
[15]. B. Liu, T. Nitta, et. al, Macromol. Chem. Phys. 2002, 203, 2412-2421.
[16]. B. Liu, H. Matsuoka, M. Terano, Macromol. Rapid Commun. 2001, 22, 1-24.

個人專著

1.《化學工程與技術》,辛忠主編,科學出版社,2007,P314-341,第三部分,第四章(約2萬字): 烯烴配位聚合多相催化合成聚烯烴高分子研究進展。
2.Wiley-VCH出版社高分子國際期刊Macromolecular Symposia,第260期,2007年,《Heterogeneous Ziegler-Natta Catalysts》論文專輯,客座編輯(Guest Editor)。

授權和專利

一種新型烯烴聚合方法,日本特許第4078430號, 第一發明人,申請日: 2006年5月9日, 授權日:2008年2月15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