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戰君

劉戰君

劉戰君,玉門油田公司黨委常務副書記、工會主席。工學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油氣田開發的實踐研究,對提高老油田採收率、控制遞減率,保持長期穩產有獨到的建樹和研究,主持的《老君廟油田提高水驅採收率》重大課題研究達到世界同類油田開發高水平,34項成果榮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發明獎;是玉門油田開發專業學科技術帶頭人、領軍人才,酒泉市科技功臣;中國石油高級技術專家,綜合評標專家、標準化委員會委員;甘肅省勞動模範,甘肅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戰君
  • 職務:玉門油田公司黨委常務副書記、工會主席
  • 學歷:博士
  • 就職單位:玉門油田公司
  • 職稱:工程師
人物經歷
《絲路大講堂》——劉戰君:我為祖國獻石油
1939年8月,隨著玉門市老君廟北15米處的老一井鑽遇k油層,拉開了我國現代石油工業建設的序幕。在過去的80年裡,這裡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口油井、第一個油田、第一個石化基地,累計生產原油3000多萬噸。既見證了甘肅省工業的發展,也成為了新中國石油工業史上的一個特殊符號和耀眼標誌。
玉門油田的開採生產,大大緩解了抗日戰爭的油荒,為中國抗戰到底,贏得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後,作為當時全國的大型油田,玉門油田被列為國家“一五”計畫重點建設項目。在新的歷史時期擔負起了新的使命。
劉戰君:“我們那時候定了一個規矩,只要是支援外面會戰,要人給最優秀的,要隊伍給最好的。一不等,二不靠,自力更生闖著走,沉澱形成了一厘錢、窮搗鼓、找米下鍋、小廠辦大事和再生廠這五種精神。慨承背”
胸懷報國之志、恪盡興油之責,在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的不同時期,玉門油田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挑重擔、為國奉獻,鐵人精神成為了鼓舞一代代石油兒女頑強拼搏的精神動力。
劉戰君:“王進喜當時反覆告誡大家,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難。”
劉戰君:“這是王進喜跳進泥漿朽捆蜜地池裡邊用身體攪拌的照片,但是我要給大家講的是,如果王進喜平時沒有這樣的精神,沒頸充旋有這樣的思想,沒有這樣的積累,在那個時候他絕對想不到要跳進去。“鐵人”精神是“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寧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是“有鑽棄說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鬥精神;更是“甘願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的無私奉獻精神。在新的時代,它依元樂然是歷久彌新、永不褪色的寶貴精神財滲頁剃愚富,感召和激勵夜牛煉著中華兒女繼續拼搏奮進、勵志篤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