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懋政

劉懋政

劉懋政,1870年出生於山東省成武縣黨集村一個富足的地主家庭,據黎照堂《劉氏家譜》記載,其祖上曾經出過知州一類的官員,因此,到其父劉慶榛這一代,其家尚有近千畝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懋政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70年
  • 性別:男
投身綠林,棄暗投明,授銜中將,臨城劫車案始末,

投身綠林

文/張長國
據說在劉懋政出生時,其父曾經夜夢一隻白狗在床前逡巡,感到奇怪的劉慶榛就按當地風俗給這個剛出生的長子取了個白狗的俗名。劉懋政的幼年可稱得上是衣食無憂,然而,隨著晚清帝國主義列強加大在華的資本輸入以及各種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加緊對人民的巧取豪奪和剝削,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被打破,農村經濟日益崩潰。在這種情況下,農村中小地主也紛紛破產,到十九世紀末,身為長子主持家中事務的劉懋政也不可避免的捲入了破產的境地,眼看家中實在維持不下去了,他乾脆把剩下的十幾畝地全部賣掉,辦了一場“告乾戲”,請戲班在家門口演出了三天,並藉此告訴大家,自己已經傾家蕩產一無所有了。在後來的時間裡,他暗地購置了六七條快槍,聯絡了周邊村裡的十幾個窮漢拉起了一支武裝。乾起了劫富濟貧的綠林“事業”。後招安,朝廷授劉懋政江西省上饒巡防營統領一職。

棄暗投明

1911年10月10日,震驚全國的武昌起義爆發,敲響了清王朝封建統治的喪鐘。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成立了湖北軍政府,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回響。1911年10月23日,江西同盟會會員策動九江的新軍舉行起義,成立了九江軍政分府。武昌、九江起義的訊息傳到南昌後,南昌新軍各營隊及陸軍國小堂、測繪學堂的學生均躍躍欲試,醞釀回響。見此情況,江西巡撫馮汝騤急調在上饒的劉懋政率所部趕到南昌,監視新軍,又收繳陸軍國小堂學生的槍械子彈,軟禁了新軍二十七混成協協統吳介璋。這些反動措施更加激起了新軍的義憤,加速了起義的到來。10月28日,革命黨人、測繪學堂學監俞應麓和測繪司教官彭程萬會同南昌同盟會支部成員在新軍工程兵隊部秘密集會,決定回響武昌起義,迅速光復南昌。10月30日晚11時後,南昌城外的新軍在革命黨人蔡公時的策動下首先向城內發起攻擊,俞應麓率領測繪學堂學生與彭程萬率領的測繪司學員武裝配合革命軍奪城,攻占了清廷江西巡撫馮汝騤的巡撫衙門。馮汝騤妄圖負隅頑抗,他急令回到上饒的清軍劉懋政部馳援南昌,當晚,駐上饒的劉懋政率部四千餘人趕到南昌,兵臨城下,一場血戰在即。此時,城內的反動勢力尚未肅清,革命勢力立足未穩,如果清軍內外夾攻,起義成果和幾千人的生命頃刻間就會化為烏有。當城內的起義人員束手無策,準備血戰一場時,革命黨人俞應麓、彭程萬不顧自身安危,自告奮勇去說服劉懋政歸順革命。兩人連夜趕到南昌郊區的銅元廠劉懋政大營,對劉曉以民族大義,動之以情,而在清軍官場混跡多年的劉懋政也早已對腐敗的清朝失去了信心,在兩人的感召下,劉懋政率部歸順革命,使馮汝騤鎮 壓革命的計畫破產,南昌順利光復。南昌光復後,新軍各部推舉吳介璋任江西省軍政府都督。隨後,新軍各部改編,劉懋政的上饒巡防營改編為江西第2協,仍由他任協統。

授銜中將

吳介璋出任都督得到了大多數新軍官兵的擁護,但是五十五標標統馮嗣鴻則反對他。在馮嗣鴻的鼓動下,一些新軍統領暗中活動倒吳。因此,吳上台僅二月就辭職他去。馮嗣鴻等便擁戴彭程萬為都督。彭程萬是革命黨人,在新舊軍的矛盾鬥爭中,他一直採取調和態度。當上都督後,時值起義軍漢陽失利,黃興東走南京,清軍馮國璋部圍攻武昌,湖北和江蘇的革命黨向彭程萬請援,彭一向擔心馮嗣鴻和劉懋政的兩支巡防營會兵變,他立即派馮嗣鴻部開赴武漢援鄂,派劉懋政部開赴南京援寧。因為這兩支隊伍由舊軍改編,紀律廢弛,他擔心發生兵變,乃設法乘機調開。出發前,他召集兩部訓話,曉以大義,並從優發給了薪餉、彈 藥及開拔費等。在九江都督府參謀長蔣作賓的指揮下,劉懋政與馮嗣洪兩部出兵廣濟、黃岡,以牽制圍攻武昌之清軍馮國璋部。武漢周圍清軍紛紛匆忙順江下移,以應對劉、馮所率的江西援軍,武昌起義軍守城之危遂告緩解。1912年元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政府,宣布中華民國紀元開始。1912年4月孫中山辭職後,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把首都遷至北京。1912年9月7日,中華民國北京政府首次對軍隊將官授銜,12月16日,授劉懋政陸軍少將銜,同年授銜的還有一批在中國近代史上人們耳熟能詳的民國要人黎元洪、黃 興、段祺瑞、曹 錕、馮國璋、譚延闓、蔡 鍔等;1913年9月1日,又授劉懋政陸軍少將加中將銜;1923年4月3日,授劉懋政陸軍中將銜,並調陸軍部任顧問。在陸軍部期間,劉懋政還參與談判了轟動國際的臨城劫車案。

臨城劫車案始末

1923年5月6日清晨2時50分左右,一列由江蘇浦口開往天津的特快列車在行經山東臨城與沙溝之間時,忽然被一千多名以抱犢崮山區為根據地的土匪攔劫,除掠奪財物外,還挾持外國旅客19人、中國旅客100餘人入山。這一事件,被稱為臨城劫車案,又稱藍鋼皮事件。劫車案發生後,因涉及多國僑民,茲事體大。北京政府下令責成該督軍省長,迅速將被擄人等設法救回。各國使節得知劫車事件後於5月7日聯合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並限北京政府三日之內全數救出被擄外人,逾期依時要求賠償。北京政府大為慌張,為免過於逼迫致使土匪撕票,牽動外交大問題,故決意對匪眾不以強硬的方式對待,且以營救被擄人質為當務之急。當時,抱犢崮匪方提出以下條件:1、迅速撤退包圍抱犢崮的軍隊,北洋政府不得派兵剿攻,以被擄西人為質,剿則撕票。2、收撫土匪,改編為一旅,以孫美瑤為旅長,補充軍火,並給餉一年。雙方於5月13日在棗莊談判。參加人員官方有山東督軍田中玉、督辦鄭士崎、兗州鎮守使何鋒鈺、徐州鎮守使陳調元、外交部江蘇特派員溫世珍、交通總長吳毓麟、津浦路局長孫鳳藻、天津警察處處長楊以德、總統府外籍顧問安特生,劉懋政作為國務總理張紹曾的代表和張樹元等人參加了談判。匪方則有孫美瑤、孫世華、郭其才及一名隨從四人,由於官方營救外人心切,匪方提出了一些過高的要求,不僅要官軍完全撤退,而且擴大了土匪的受編人數及控制範圍。談判破裂。27日,官方航空署組織飛機在抱犢崮上空偵察情形,並散發大批傳單,此舉使土匪大為恐懼。當日下午,土匪即要求鮑惠爾(被擄美人)偕匪方代表劉守廷等三人,再度下山接洽,並釋放美人艾倫及英人史密斯以示誠意。於是,官匪約定31日,再次展開談判。 雙方談判後,很快達成協定。匪方同意釋放人票。改編土匪為旅,孫美瑤為旅長,有槍有編,不定人數,請官方入山點名。官方應允先發二千套軍裝,每人並先發兩個月餉。於是,僵持了一個多月的臨城劫車案終於得到解決。
劫車案後,劉懋政深感在紛紜的政治鬥爭中力不從心,於是,稱病到上海寓居。一段時間後,又回到了成武縣黨集老家,在老家的餘生中,劉懋政患上了精神病,每逢農村大集,便到集市小攤上隨意吃拿攤販的食物,其家人只能在後面跟著付錢。大約在一九三八年,劉懋政病逝於家中,葬於村東劉氏牌坊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