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恩平(中國當代導演,劇作家,學者,創意人)

劉恩平(中國當代導演,劇作家,學者,創意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恩平,原名劉平,中國當代導演、劇作家、評論家、學者。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獲導演系藝術碩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恩平
  • 別名:劉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導演,劇作家
  • 畢業院校:上海戲劇學院
  • 代表作品:《當眾孤獨:導演的在場》《閱己:精神的拍案》
  • 性別:男
個人簡介,文化領域,獲獎榮譽,藝術實踐,話劇·音樂劇,戲曲,影視劇,活動·會展,理論建樹,代表著作,《當眾孤獨:導演的在場》,《“薇”風徐來:童薇薇的導演藝術》,《閱己:精神的拍案》,

個人簡介

劉恩平,原名劉平,中國當代導演、劇作家、評論家、學者。上海戲劇學院文學學士、藝術碩士。先後供職於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上海越劇院、上海滬劇院等國家劇院,兼任多所大學及藝術研究院教授、研究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文化藝術研究院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上海市委文化委員會委員兼理論研究會會員,中國曹禺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員,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會員,國家教師資格執業教師,國家職業技能鑑定首席評審委員,上海戲劇家協會會員,上海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
劉恩平
曾擔任多個大型文化藝術活動組委會、文化機構藝術總監、創意總監、策劃總監和專家評審,多次應邀赴各地講學,策劃並參加各類重要文化藝術研討會。

文化領域

近年來,劉恩平立足中國本土文創實踐,並與日本、韓國、挪威、西班牙及其他國際機構展開藝術合作與文化交流,涉足領域及形態廣博多姿。導演、編劇、創意、策劃、製作話劇、戲曲、音樂等各種國內外文化項目數十個;創作各類劇本幾十部,影視劇(片)二百多集(部);創意與演繹會展、展示、景觀等多種環藝空間。有關作品及項目應邀和參加中國藝術節、中國戲劇節、中國京劇藝術節、中國小劇場戲曲節、上海世博會、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國際少年兒童文化藝術節、上海國際當代戲劇節及其他省部級等各類大型藝術節會。
著述發表各類論文及散文、隨筆約150萬字,出版著作多部,主要有《當眾孤獨:導演的在場》(導演創作專著)、《“薇”風徐來:童薇薇的導演藝術》(導演研究專著)、《閱己:精神的拍案》(人文批評專著)等。

獲獎榮譽

個人及作品項目曾榮獲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中國京劇藝術節兒童京劇特別獎、全國優秀兒童劇展演優秀劇目獎、中國十大演出盛事獎金獎榜首、上海市新劇目評選優秀作品獎、上海市小劇(節)目評選展演優秀作品獎、上海小戲小品創作展演大賽優秀劇目獎、上海世博會主題館展覽展示總設計工程創意“全球十強”及其他省部級優秀劇目獎和導演獎等,多次榮獲上海及全國性徵文、演講比賽大獎,並榮獲上海文藝人才基金理事會專項獎勵。

藝術實踐

話劇·音樂劇

經典話劇《威尼斯商人》《大馬戲團》《愛你一輩子,小艾》《當我們死者醒來》;實驗戲劇《不關風月》《鳳城消失》《青春無罪》《三人行》《世紀行》《2007@一種戲劇報告》;原創話劇《櫻花,開了》《滿庭芳》;都市新寓言劇《誰動了我的乳酪》《小王子》《八隻腳行走》;原創音樂獨角戲《錯·覺2012》等

戲曲

京劇《岳家小將》《王的誓言》《三打白骨精》等;越劇《牡丹亭》《琴:棋書畫》《春香傳》《新月愛人》《思仙記》《大婚》,以及《春花爛漫》系列演出等;滬劇《十六鋪人家》《露香女》《金大班的最後一夜》《日出》《海上夢》《軍禮》《謝謝儂,朋友》《上海小囡》,以及《春風夏雨潤新苗》《冬日可愛育新蕾》《滬劇名家新苗迎春演唱會》《上海的聲音:滬劇經典交響演唱會》《上海的聲音:滬劇嘉年華》《東方鄉韻·滬音會》《衡山·戲曲名家匯》《星期戲曲廣播會》系列演出等;贛劇《窯變》《那桿秤》等

影視劇

《黑金風暴》《我的愛人》《哭泣的天使》《萬家樂美食之旅》《紅樓暢想》《魅力海上花》《笑口常開》等

活動·會展

“中日韓音樂劇論壇”,“慶祝中韓建交十周年·上海周末韓歌教室”暨《海上韓風》演出專場,《寶姿之夜·關愛生命——紀念宋慶齡誕辰110周年大型慈善演唱會》,《聖誕夜,天使有約——藝術青年自由激情晚會》,《中行之夜——中外電影名曲大型音樂會》等;2003上海國際少年兒童文化藝術節,2003上海國際兒童劇展演,2008上海國際當代戲劇節“一天·世界——馬拉松式展示工作坊”,“戲·無界 愛·無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公益戲劇展演周”,“演讀劇場《從開始到現在:坐排現場90’》”,“上海戲劇草根行”,“戲劇與文化講堂”,“四季戲劇論壇”,“八月鳳仙開”文化季等;上海越劇院“紅樓品牌”發展戰略論壇,“上海越劇全國行”,“滬韻之花——上海市青少年滬劇才藝大賽”,以及“百年曹禺·百年滬劇——上海滬劇院北京演出周”,“兩百年申曲情·六十載滬劇院——上海滬劇院成立六十周年慶典主題年”,“滬劇傳薪火·名師育新苗——上海滬劇院青年演員團成立三周年展演”,“上海滬劇藝術節”系列活動等;“安徒生兒童文化主題公園”創意,“上海世博會主題館展覽展示總設計工程”創意等

理論建樹

劉恩平對藝術上的理論架構,建立於自己的文化實踐和生命體悟,近年來逐漸形成了一個系統四個向度:“關懷戲劇”的創作觀,“待釋放空間”的美學觀,“古人必說今人語”的超越觀,以及“返歸真相”的常識觀(參見其個人專著《當眾孤獨:導演的在場》);並在藝術思維研究上,完成了“生命感”審美尺度與“臨界說”創作理論的雙翼構建。
這種獨樹一幟的創造力與思想力,使得劉恩平的文化動作具有強烈的開拓性光芒。如,全球第一勵志暢銷書《誰動了我的乳酪》最先被改編為舞台劇並首創“都市新寓言劇”的劇場品牌,中國首個實驗戲曲越劇系列“箱底紅塵”《牡丹亭》《琴:棋書畫》在中國傳統戲曲現代化、青春化和未來化上的先鋒探索,世界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象徵主義巔峰之作《當我們死者醒來》《愛你一輩子,小艾》百餘年來在華語區的首演,“上海戲劇草根行”在都市文化場域的首創等,均在實踐、理論及培育新生代觀眾、推廣文化公益精神上,領風標先而卓異斐然。
在創作秉持上,劉恩平將傳統文化精髓的美學神致與現代人文關懷的堅貞立場交相契合,執著叩問並挑戰人性的文化母題,讓人類普遍價值與中國民族詩情金玉共振,尋求心靈與文化的越界與對話。其作品不僅閃耀著新銳的力度,更涵泳著哲思的高度和情感的廣度,生髮出一種沉潛的藝術美和真摯的生命感,為孜孜創造具有獨立精神品格的演劇藝術,構築多維現代審美空間的新氣象。
劉恩平認為:“生活太近,經典太遠,大師一直遭遇誤讀。其實,解決誤讀,並無任何花哨,無非是還原真相。還原真相,亦無非是昭顯人世久蔽的‘常識’罷了。”(《我們都是塵緣深重的人——話劇<愛你一輩子,小艾>導演闡述》)
這種文化反思上的“常識觀”,在中國當下極具深刻的思辨性,發人深省。

代表著作

《當眾孤獨:導演的在場》

(2012·學林出版社)
《當眾孤獨:導演的在場》是一本劉恩平從事劇場藝術二十年來以其導演創作專論為主,兼及相關文化思考的個人專著。該書以“楔子”、“餘韻”及“立意”、“空間”、“人物”等來營建結構,宛若一部“三幕大戲”,從整體上表達了一位當代文化人和知識分子對藝術場域和生命劇場的審視和捏塑。在作者看來,“當眾孤獨”,不僅是一個導演在劇場藝術中的隱身“在場”,也是“人”永遠的生命狀態。全書字裡行間透溢出作者悲憫的情懷、細膩的感悟、哲學的思索和生命的體溫,坦示出其對藝術探索和精神家園的守望與耕耘,省思與執著。

《“薇”風徐來:童薇薇的導演藝術》

(2014·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薇”風徐來:童薇薇的導演藝術》是一本關於著名導演藝術家童薇薇導演創作實踐思考及有關評論研究的著作,童薇薇著,劉恩平主編並主筆。本書為紀念童薇薇舞台藝術生涯六十年而鄭重推出,以精彩展現其人其作的藝術成就與大家風範。全書分作“言情篇:相思不負”和“載道篇:矢志不渝”兩大部分,計有“紅樓新夢”、“牡丹還魂”、“紅塵契闊”、“青春風流”、“信念當歌”、“一諾千金”、“寸心得失”、“山高水長”等八章,涉及童薇薇約百台作品中頗具代表性而異彩多姿的二十部佳作。劉恩平認為,童薇薇執導的作品善於在傳統戲曲的“四功五法”中脫胎出現代人心的表情達意,在世俗萬象中洗鍊出生動野麗的審美機趣,在音樂畫面中營造出令人流連的純真詩意,因而其風格或大氣而不失細膩,或蒼茫而睹見空明,呈現出一種靈秀之致、雋永之美。

《閱己:精神的拍案》

(2015·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閱己:精神的拍案》是劉恩平所著的一本關於讀書和超越讀書的人文批評隨筆集專著。書中文字寫於2004—2014十年間。全書“謬仿”《胡笳十八拍》而結構“節拍”,以譜記作者多年來精神世界的輕敲重叩;又藉以曲詞“雙調”格式,編作兩大部分,大致“上闋一鉤簾幕紅塵遠”說“人”,“下闋半榻琴書白晝長”說“文”。上闋十三拍,主要是作者與魯迅、曹禺、白先勇、夏志清、錢理群、王德威、許倬雲、徐志摩、朱舜水、常書鴻、三毛、瓦爾特·本雅明、J.K.羅琳、唐槐秋、黃佐臨、余笑予、皮娜·鮑什、薩拉·凱恩、特佐普羅斯等數十位作家、學者、藝術家的精神“對話”。下闋五拍則是關於文化、文學、宗教、哲學、戲劇等方面的發想。二者構成互文。作者的寫作意態信馬由韁,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或寥寥數行,或洋洋萬言。其間“閱讀”種種,氣象萬千,卻絕非刻板“閱卷”,亦非純究學問,而是面對自我內心的開卷,故稱“閱己”。於是,三分“我注六經”,七分“六經注我”;有的不求甚解,有的窮詰不休;有時沉默千鈞,有時釋然一笑。全書在強烈的感性與清健的知性之間,生動映現出作者多年讀書、行路的呼吸與身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