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敏(著名旅遊專家、社會學者)

劉思敏(著名旅遊專家、社會學者)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思敏,著名旅遊專家、社會學者,“移動社會”理論、“旅遊恩格爾係數”理論、“奇石畫布旅遊資源評價”理論和觀光旅遊“照相指數”理論創立者,假日改革黃金周存廢之爭“挺黃派”代表人物;社會學博士;職務:中國旅遊報首席評論員/高級記者,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旅遊衛視特約評論員,北京旅遊學會副秘書長,北京交通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四川大學“美麗中國”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家開發銀行旅遊招標評審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思敏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成都
  • 出生日期:1966年4月
  • 畢業院校:成都十八中,四川大學上海大學
研究領域,重要貢獻,規劃參與,規劃編制,規劃評審,旅遊傳道,媒體問答,活動策劃,學術交流,其他著述,人民日報專訪,拓展閱讀,

研究領域

劉思敏
劉思敏博士長期致力於對中國旅遊產業運行的觀察與研究,從社會視角密切關注中國旅遊業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原創“移動社會”理論、“旅遊恩格爾係數”理論、古建築“風貌價值優先”理論、“奇石畫布”旅遊資源評價理論和觀光旅遊“照相指數”理論;提出“天津中央商旅休閒區”、“德天國際瀑布城”、海南“東亞地中海”等戰略構想,“擯棄創匯導向,樹立旅遊業科學發展觀”、“走出‘從觀光旅遊向度假旅遊轉型’的誤區”、“西湖免費模式的實質及其可複製性分析”、“景區門票漲價問題的現實解決之道”、“中國古建築保護與利用的理念革命及其路徑選擇”、“鳳凰變烏雞之憂”等具有前瞻性、批判性、深刻性的論點在業內外引起較大反響;在《北京社會科學》、《旅遊學刊》、《社會科學家》、《城市問題》等核心期刊及中國社科院《旅遊綠皮書》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新聞周刊》、《中國旅遊報》、《北京青年報》、《新京報》、《東方早報》、《中國報導》、《南方日報》等重要報刊發表專業觀察性文章數百篇。
同時,經常應邀做客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旅遊衛視、遼寧衛視、天津電視台、上海第一財經電視台、北京交通廣播等,就旅遊熱點問題發表獨到的專業見解,頻繁接受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旅遊衛視、北京電視台、《中國新聞周刊》、《環球時報》、《新京報》、《京華時報》、《南方日報》、《廣州日報》、《東方早報》及香港《南華早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海內外主流媒體專訪(其中,2012年8月26日、2013年10月6日,《人民日報》在第四版(要聞)先後兩次發表對劉思敏博士的長篇專訪),對旅遊熱點、難點問題發表評論,被譽為“旅遊評論家”、“旅遊思想家”。
劉思敏

重要貢獻

1、根據多年對黃金周制度的跟蹤研究和深入思考,積極投身黃金周存廢之爭,成為“挺黃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先後接受中央電視台、《中國新聞周刊》、《新世紀周刊》、《南方日報》、《法制晚報》、《新京報》、《中國報導》、《揚子晚報》、《新文化報》、《廈門日報》、搜狐網、和訊網等數十家主流媒體的採訪,並加以大量報導。特別是2009年2月、3月,在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新聞會客廳》、和訊網與《人民政協報》合辦的“兩會訪談:問路中國經濟”中,作為“挺黃派”的代表,與“廢黃派”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論戰產生了極大的全國性影響,《揚子晚報》、《瀟湘晨報》、《廈門日報》、《新文化報》等多家媒體以半版的大篇幅轉載。同時在《中國新聞周刊》、《東方早報》等媒體發表大量有關黃金周存廢之爭的文章。
劉思敏
2、2011年1月,《中國旅遊報》在第二版開闢新欄目“話題匯@關於創設旅遊恩格爾係數”,連續發表4篇專文,探討劉思敏提出的“旅遊恩格爾係數”理論,被業內專家學者稱為“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理論構想”,在業內引起較大反響。相關研究正在深入進行中。2012年1月11日,在《中國旅遊報》理論視野版,發表《移動生活:旅遊創造人類新文明》一文,引起關注,被一位知名教授稱為具有類似《第三次浪潮》的“里程碑式意義”。搜狐部落格首頁、華聲線上等網站給予了推薦、轉載。1月18日,《新京報》又在專欄刊登了刪節改寫的精華版《常態旅遊生活將創造移動文明》。先後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開大學、華僑大學、浙江旅遊職業學院等高校及北京大興、密雲、海南“國際旅遊島”講壇等地做有關學術講座,“移動社會”(移動文明)理論逐漸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
3、2004年5月、7月,先後在《北京社會科學》、《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社科院《2003~2005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又稱《旅遊綠皮書》)上發表的學術論文《摒棄創匯導向樹立旅遊業科學發展觀》(與杜江博士合作)及其摘要,視角獨到,深刻反思了旅遊產業政策,在業內引起較大反響,新浪、網易等各大網站競相轉載,客觀上推動了國家旅遊產業政策的調整。
4、2005年在《旅遊學刊》第四期發表的《“奇石畫布”旅遊資源評價體系研究》一文獨創的“奇石畫布旅遊資源評價理論”,引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官方網站、達沃斯巔峰旅遊規劃設計院等眾多機構的關注,入選中國人民大學書刊複印資料(《旅遊管理》),入圍《中國學術年鑑》。2011年,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主編的《旅遊規劃與設計》一書收入其《照相指數》一文,提出觀光旅遊的”照相指數“理論。這兩大理論,正成為指導旅遊實踐的重要理論。
5、2007年在《中國旅遊報》發表的《走出“從觀光旅遊向度假旅遊轉型”的誤區》一文(2008年收入《21世紀中國旅遊》一書),深刻剖析了在旅遊界謬種流傳了10年的“從觀光旅遊向度假旅遊轉型”這個論斷的理論誤區,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旅遊目的地轉型升級的應對之策。景區門票問題、杭州西湖免費模式問題、鳳凰古鎮旅遊發展路徑問題,觀察深刻,觀點獨到,並創造性地提出“國家公園預備清單”制度,建立分類分級的公益型景區管理體系,成為這些領域研究的佼佼者。
劉思敏(著名旅遊專家、社會學者)
6、2007年以來,其《假日制度變革需要制度設計想像力》、《印象能否總結“兵馬俑模式”》、《民主時代,誰來冊封泰山》、《神奇花開,創意死亡》、《黃金周與中國式旅遊》、《帶薪休假無法強制落實的現實邏輯》、《景區門票漲價問題的現實解決之道》等文章被搜狐、新浪等眾多主流網站和《羊城晚報》、《南方日報》、《北京青年報》等主流媒體轉載,在業內外引起較大反響。

規劃參與

規劃編制

參與編制了《河北省懷來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並以課題組組長/副組長身份主持了《河北省雲夢山概念性詳細規劃》、《浙江南潯古鎮旅遊區總體規劃》、《婺源縣大江灣旅遊區總體規劃》等的編制工作。

規劃評審

2001年以來,應邀以評審組成員的身份,先後參加了《四川省樂山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北京大學編制)、《山東省汶上縣中都佛苑旅遊區開發建設規劃》(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達沃斯巔峰旅遊景觀設計中心聯合編制)、《內蒙古烏海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四川省綿陽市旅遊產業提升規劃》、《河北省保定市天生橋旅遊區總體規劃》、《四川德陽羅江白馬關旅遊區規劃》、《內蒙古赤峰市寧城溫泉旅遊度假區規劃》、《山東威海崑嵛山旅遊區規劃》、《山東棗莊市市中區旅遊規劃》、《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廣東省旅遊發展綱要》、《湖南大湘西文化旅遊圈旅遊發展規劃》、《浙江楠溪江石桅岩5A提升規劃》等100餘個旅遊規劃的評審或論證工作。
劉思敏(著名旅遊專家、社會學者)

旅遊傳道

媒體問答

2000年以來,多次應邀以專家身份,先後在北京電視台名牌節目《北京熱線》、《北京特快》、《首都經濟報導》、中央電視台一套《中華民族》、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新聞1+1》、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新聞會客廳》、中央電視台西部頻道《西部論壇》及旅遊衛視《大話天下》、美國CNBC與上海第一財經聯合製作的《決策》節目、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新聞直播間》、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天天315》和《經濟視點》、廣東電視台《現象72辯》、雲南衛視《財富天下》、山東電視台《開評天下》、東南衛視、旅遊衛視《看天下》等節目中出任嘉賓,探討旅遊專業熱點問題。
劉思敏(著名旅遊專家、社會學者)

活動策劃

參與策劃了2001年度中國旅遊風雲人物評選活動,擔任評審併兼任評審會辦公室主任;還是2001/2002孔子文化節中國旅遊熱線推介會、2003中國景區與旅行社合作論壇、2003“首都百名抗非天使三峽行”、2003華夏旅遊商品博覽會、2004中國古城鎮旅遊發展論壇、2006中國著名旅遊區論壇·市場行銷等在業內具有較大影響的活動以及把全國首創的“風景區開發三權分立模式”(“四川碧峰峽模式”)推向全國的主要策劃人之一。

學術交流

1、2003年9月,出席了由廣西自治區社科聯、人民日報華南分社、廣西自治區旅遊局、中共百色市委、百色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廣西發展論壇”,提交論文,並作了題為《把握構建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契機 對症下藥全面提升廣西旅遊形象與地位》的專題發言(相關學術論文發表在《社會科學家》雜誌);2003年10月21日,應邀出席“2003天津旅遊資源深度開發高層論壇”,並擔任論壇嘉賓,同時向此次論壇提交了論文——《天津“中央商旅休閒區”構想及其實踐初探》(刊載於《旅遊學刊》2003.6百期專號);2004年9月,在2004中國古城鎮旅遊發展論壇上,作了題為《共同打造中國古城鎮旅遊第一方陣》的演講;2004年10月,出席“中國(廣西)—東協國際旅遊合作論壇”,做了主題發言;2006年11月,出席中國—東協“魅力之城”合作論壇,提出“仿效美加尼亞加拉,聯手打造中越德天瀑布城”的戰略構想,引起較大共鳴。此構想正在國務院確定的以憑祥—德天為核心的中越國際旅遊合作區逐步落實。
劉思敏(著名旅遊專家、社會學者)
2、出席2004中國峨眉山旅遊行銷戰略研討會、中部五省區旅遊目的地行銷實戰論壇、2004中國經濟論壇“古鎮保護與經濟發展”(人民日報社主辦)、2005四川廣元市旅遊發展戰略研討會、首屆中國民族地區旅遊發展論壇、首屆中國旅遊論壇、第四屆中國旅遊發展北京對話、廣西崇左市旅遊文化發展研討會、中國景區品牌保護與拓展論壇、中越跨境旅遊研討會、首屆海洋旅遊論壇、2011長三角自駕車旅遊產業發展論壇、2012海南綠色崛起論壇、2012粵滬港“三江論壇”、第六屆北方旅遊資源展示會、2014首屆文創產業發展論壇等多種類型的學術盛會並作專題發言。
3、先後為國家旅遊局人教司主辦的全國旅遊區(點)管理人員崗位資格培訓班講授了《旅遊區(點)的策劃與行銷》專題課程以及為西藏旅遊幹部培訓班、新疆旅遊幹部培訓班、福建龍巖旅遊幹部培訓班等做專題講座;2006年,兩度為廣東旅遊文化協會主辦的“廣東省旅遊行業新聞策劃研討班”講授“新聞行銷”;2007年以來,先後為天津、河北的旅遊行業信息員通訊員培訓班授課;近幾年,先後為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上海大學、四川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湖北經濟學院、重慶旅遊學院、西南民族大學、重慶工商大學、天津工商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的旅遊專業師生舉辦了學術講座,受到好評。同時,應邀在海南“國際旅遊島講壇”(海南省委宣傳部與海南省社科聯共同主辦)、河北“張家口大講堂”、北京密雲處級幹部“周末大學堂”等做了多場專題講座。
劉思敏(著名旅遊專家、社會學者)

其他著述

擔任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山水文化大觀》(曾獲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獎)的編委及主要撰稿人之一;合作編著了 “世界之旅熱線叢書”——《南非之旅》(廣東旅遊出版社);參與編著了《中國旅遊文化大辭典》(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還先後擔任了大型旅遊畫冊《寶雞》(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副主編、《中國當代藏石名家名品大典》(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特約編輯。

人民日報專訪

景區免費,能否大範圍實現(深閱讀·關注景區免費(下))
——訪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
劉思敏(著名旅遊專家、社會學者)
本報記者 崔 鵬
《 人民日報 》( 2012年08月26日 04 版)
西湖免費模式為何會出現?
西湖模式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
記者:您如何評價西湖免費模式?
劉思敏:西湖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是我國重要的旅遊景區。然而,部分公眾對西湖景區免費模式,有三方面誤讀:
第一,岳王墳、靈隱寺、虎跑寺都在西湖邊上,至今不免門票;第二,西湖本來就是與杭州城區融為一體的開放式景區,沒有圍牆;第三,西湖景區免收門票,實際是西湖周邊的柳岸聞鶯、花港觀魚等城市公園免收門票。作為遊客,如果不去這些城市公園,圍著西湖走一圈,景區的核心價值也完全可以體驗到。
當然,我們並不能因此否認西湖模式的進步意義。其實,西湖模式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所謂天時,就是10年,休閒度假旅遊在中國方興未艾;地利,就是西湖所在的杭州位於客源輸出地長三角,西湖更適合開發為度假休閒產品,而度假休閒目的地最好與客源輸出地靠近;人和,就是杭州市委市政府看到了這個趨勢並率先做出了這個決策。
免費模式可否複製?
複製需具備多個條件,要因地制宜,避免機械行事
記者:如何理解“免費也會成為一種成功的商業模式”?
劉思敏:西湖免費,其實是一種“免費+周邊消費”的商業模式。免費旅遊的舉措促進了杭州城市旅遊在食、宿、行、游、購、娛等方面的發展,帶動了景區商業網點經營價值的提升。
“免費”政策的實施,直觀上降低了遊客的旅遊成本,遊客逐年增加,逗留時間延長,使杭州市餐飲、旅館、零售、交通等服務行業都獲得了新的發展空間,為杭州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和經濟效益,促進了城市的整體經濟發展。
記者:既然西湖免費開放模式獲得了成功,該模式能否在其他地方複製?
劉思敏:西湖免費開放的成功模式,為國內其他景區的免費開放提供了豐富的經驗,但每處景區都有各自特點,在借鑑西湖模式時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避免機械模仿。目前來看,複製杭州西湖免費模式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包括:
免費景區應與城市融為一體,城市風景湖泊最適合;免費景區要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利於城市品牌行銷;免費景區所在地要具備良好的旅遊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免費景區所在城市的政府要有較強的財力支持;免費景區要距離休閒度假客源地較近,可進入性較好;免費景區所在政府旅遊管理部門要具備較強的綜合協調能力;免費景區所在城市居民要具備與遊客和諧相處的素質,等等。
不少景區門票屢屢漲價原因何在?
成本上漲,以及地方政府有盈利衝動
記者:對於來其他景區門票不斷漲價現象,您怎么看?
劉思敏:來,中國旅遊景區門票確實存在漲價的趨勢,也備受責難。簡單來說,漲價基於三個因素,第一是通脹背景下成本的顯著上漲,第二是地方政府無法抑制的盈利衝動,第三是現有體制下科學公平管理的缺失。
地方政府對旅遊發展的訴求,各地呈現很大差異。發達地區發展旅遊業,主要在意於能夠樹立地區品牌、改善投資環境、升級經濟體系,因此對景區門票漲價沒有過多訴求。而相對欠發達的地區,只能通過景區門票漲價這一方式,直接謀求經濟收益,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同時,一些景區因其旅遊資源的不可替代性而形成了天然壟斷,這是旅遊產品在市場經濟中的特殊屬性。如果沒有明確的法律制約,大多數人的剛性需求則保證了這些景區門票漲價較強的市場可行性。
記者:針對體制機制,您認為如何從根本上遏制景區門票上漲?
劉思敏:我建議,在理想狀態下,應該將景區分為公益型、市場型、混合型等三種類型,每種類型景區的門票價格需要區別對待。公益型景區,應由國家全額或差額補貼,實行免票或者低門票價格;對市場型景區,門票進行市場化定價;對混合型景區,則應由政府實行市場指導價或最高限價管理。
景區全免費能否實現?
建議實行國家公園制度,使一批公益型景區實行免票或者低票價
記者:據了解,西湖實現了沿湖免費開放,但仍有部分景區是要收取門票的。您認為能否實現完全免費的方式?
劉思敏:旅遊景區實現完全公益化的零票價或低票價,實際上是一種旅遊福利。但在醫療、養老、科教文衛等諸多方面都未實現福利全覆蓋的情況下,全民旅遊福利短期內實現還不現實。
建議全國人大儘快制定《國家公園法》、國家公園預備清單,並明確在條件成熟時由中央政府實行國家公園制度的時間表與路線圖,使一批公益型景區實行免票或者低票價。
對於市場型景區,即依靠開發商投入資本、土地、文化創意等旅遊要素產生市場價值的“無中生有”的景區,應當採取市場化定價機制,門票價格根據市場供需關係決定,開發方自負盈虧,承擔門票價格漲落帶來的結果。

拓展閱讀

1、《發揮制度設計想像力,增加傳統節日和黃金周》
2、 《長假之癢:黃金周存廢之爭》
3、 《劉思敏:恢復“五一”黃金周究竟是災難還是福音?》
4、《劉思敏:儘快設立中國旅遊日、增設“春夏黃金周”》
5、《假日改革的四大疑問(全文版)》
6、《廣東曲線恢復“五一長假”引發專家爭論》
7、《景區門票問題年度報告(直面景區門票漲價問題的根源)》
8、《走出“從觀光旅遊向度假旅遊轉型”的誤區》
9、《創匯導向與旅遊業科學發展觀》
10、《天津中央商旅休閒區構想及其實踐初探》
11、《“奇石畫布”旅遊資源評價體系研究》
12、《張藝謀:能否終結“兵馬俑模式”?》
13、《圓明園防滲與北海仿膳去留》
14、《中越聯手打造德天國際瀑布城”主題演講》
15、《立足“東亞地中海” 眼睛朝上找準北》
16、《你的幸福與旅遊有關(創設旅遊恩格爾係數)》
17、 《旅遊創造移動文明》
18 、《杭州西湖景區免費模式的實質及可複製性分析》
19、 《景區免費,能否大範圍實現?》
20、 《黃金周與中國式旅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