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庠(清末文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庠是人物名,同名的有清末文學家劉庠、宋朝監察御史劉庠。劉庠(1824-1901),字慈民,號鈍叟,別號寫十三經老人。江西南豐人。清末文學家。 其祖父劉衡,為清代循吏,官至兵備道。其父劉良駒,官至兩淮鹽運使。

基本介紹

  • 本名:劉庠
  • 字號:字慈民,號鈍叟
    別號寫十三經老人
  • 所處時代:清末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江西南豐
  • 出生時間:1824
  • 去世時間:1901
  • 主要作品:《儉德堂易說》、《說文蒙求》等
  • 主要成就:以經史授諸生,嚴於督教,學風漸起。
  • 性別:男
  • 年代:清末
基本信息,主要著作,

基本信息

劉庠生於清宣宗道光四年,卒於德宗光緒二十七年,幼時隨父居京師,受業於曾國藩。鹹豐元年(1851)順天鄉試舉人,官內閣中書,充國史館、方略館校對。鹹豐六年(1856)至同治三年(1864),太平軍在撫州、建昌二府多次與清軍苦戰。鹹豐九年二月,為對付太平軍,兵部侍郎曾國藩率部進駐撫州,派人前往南豐迎請劉庠,劉以奉養父親為由辭謝。次年閏三月,曾國藩移駐安徽祁門,又派人召他為軍幕,仍以父病辭謝不至。父卒後,劉庠更無入仕之意,在家刻苦讀書、寫作。後曾國藩任兩江總督,為振士子之學風,特聘劉庠為徐州雲龍書院主席。他以經史授諸生,嚴於督教,學風漸起。後又主持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市海州鎮)敦善書院、清江浦(今江蘇清江)崇實書院,達38年。他要求學子以勤學務實為主,反對輕浮自滿、好高騖遠、欺世盜名;力倡程朱理學,要求生徒融會貫通,以探求明理;對學生的筆記、心得體會,均親自批改,往往廢寢忘食。江淮一帶後生俊逸之子多成名。

主要著作

劉庠生性淡泊名利,勤學篤行,深受乾嘉學派和桐城派文統的影響,早年愛好考證,晚年致力義理,能詩善文,文章清澈,有桐城之風,博征而不蕪,文約而不陋。著有《儉德堂易說》、《說文蒙求》、《說文諧聲譜》、《唐藩鎮名氏年表》、《後漢職官考》、《後漢郡國職方表》、《通鑑校勘記》、《班許水道類記》、《文選國小讀史隨筆》、《漢魏音補輯》、《儉德堂文集》、《儉德堂讀書筆記》、《意林補》、《讀史隨筆》、《紫芝丹荔山房詩集》等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曾手寫《十三經》,自號“寫十三經老人”,於同治年間與方駿謨主纂《徐州府志》(1874年刻本),義例精當,尤其是將古籍中出現的有姓名無事跡的鄉人單列一表,被譽為“特創之格”。七十八歲卒。
同治五年(1866)因不滿官場欺詐和結黨彈劾之舉,稱病辭官,主講於徐州雲龍書院、海州敦善書院、清河崇實等書院,並致力於收藏古籍,尤對兩宋諸子著作,購藏和研究尤勤奮,收書萬卷,丹黃殆遍。熟悉歷代掌故和清朝文獻。藏書樓有“儉德堂”、“紫芝丹荔山房”等,藏書印有“慈民所藏經籍金石書畫印記”、“多聞闕疑實事求是”、“劉庠之印”等。著《後漢郡國職方表》、《唐藩鎮名氏表》、《儉德堂文集》、《紫芝丹荔山房詩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