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岱峰

劉岱峰

劉岱峰(1913-1990),曾用名劉岳魁,盂縣牛村鎮溫池村人。父母共生養了9個孩子,除劉岱峰外其他8人全部夭亡,劉岱峰自然成為父母的掌上明珠,7歲時,劉岱峰隨父母遷往省城太原。他讀書勤奮,天資過人,以優異的成績先後畢業於太原第一師範附小、進山中學國中班、北京師大附中高中、北京大學經濟和歷史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岱峰
  • 別名:劉岳魁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盂縣牛村鎮溫池村
  • 出生日期:1913
  • 逝世日期:1990
人物生平,個人貢獻,

人物生平

在學校期間,他除出色完成學業外,還積極參加各種進步團體,結識了李一清、王森、裴麗生、張磐石、宋劭文、李兆瑞等中共地下黨員及進步青年,民國21年(1932)10月劉岱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民國24年2月劉岱峰家中被出黨內檔案被捕。因其承認脫黨,同年5月獲釋。民國34年10月,經中央批准,由鄧小平、薄一波同志介紹,劉岱峰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
解放前
中共與閻錫山建立統一戰線初期,劉岱峰與宋劭文等籌備組建“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劉岱峰任初期“犧盟會”執委和常委,參與起草了“犧盟會”政治綱領。薄一波等共產黨員回晉接辦“犧盟會”後,在薄一波與籌備組員共同努力下,“犧盟會”成為全國進步青年嚮往的抗日救國協會,太原成為全國青年抗日救亡的聚居中心。抗戰開始後,劉岱峰受薄一波的委託起草了適合山西形勢的“民族革命十大綱領”,經閻錫山審閱以閻名義簽發全省,使山西有一個統一的抗日行動綱領。閻政權遷往臨汾後,劉岱峰隨同遷往負責犧盟會總會日常事務工作。第二戰區司令長官行營政治處成立,梁化之、劉岱峰任正副主任,在臨汾劉岱峰組織了“政治保衛隊”,保衛“犧盟會”總會和“政治處”總部,抵抗日軍的騷擾;他出入閻錫山高幹會議,代閻起草了致蔣報告;組織成立了“民族革命青年團”(簡稱“民青”)由於劉岱峰等的參與,民青吸收了大量的進步青年及中共地下黨員,為掩護、壯大地下黨組織,創造了有利條件。閻錫山政權轉移到吉縣,劉岱峰擴大了“政治保衛隊”,後改為新軍209旅,劉岱峰兼任司令。209旅的組建與擴大,打擊了日軍在山西的進犯,擴大了抗日武裝。閻政權轉移到秋林鎮,劉岱峰參加了著名的“秋林會議”,同進步人士抵制了頑固分子取消“犧盟會”及“新軍”的決定,鞏固了抗日統一戰線。
民國28年9月,民青召開全省代表大會,面對日軍進犯,民青常委要求全省青年,武裝起來,堅持抗日,反對投降。民青全省代表大會使閻錫山頗為不滿,並下令秘密殺害民青執委韓鈞,以示警告,同時指令劉岱峰起草開除韓鈞民青執委的決定,劉岱峰拒絕執行閻錫山的命令,並有計畫地用各種名義疏散轉移革命幹部和地下黨員300餘名, 為保存山西黨組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49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電賀鄭州解放。奉中原軍區電示,鄭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張際春任主任,劉岱峰任副主任。

個人貢獻

民國29年劉岱峰回響黨中央號召,率犧盟會總會、工會、青救會負責人到達武鄉解放軍十八集團軍總部。彭德懷總司令代表中共中央歡迎劉岱峰一行的到來,稱讚他在發展抗日武裝,保護革命力量中起了特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劉岱峰率犧盟會總會的撤出,標誌著犧盟會總會工作告一段落。全國解放後,劉岱峰歷任雲南省副省長、國家經委副主任、國家建委副主任、國家計委副主任、國家物價委副主任等職,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做出了一定貢獻。
1990年劉岱峰在北京病逝。根據他的遺願,遺體獻給祖國醫學科研事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