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華(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

劉守華(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

劉守華,1935年8月出生,湖北仙桃人,現任華中師範大學民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故事學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學年鑑》主編、亞洲民間敘事文學學會理事、湖北省道教學術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守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北沔陽(今仙桃市)
  • 出生日期:1935年8月
  • 職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華中師範大學
  • 主要成就:華中師範大學民間文化研究主任
  • 代表作品:《民間文學導論》、《中國民間故事史》
人物介紹,人物生平,獲獎作品,學術文章目錄,科研成果,社會評價,

人物介紹

劉守華,教授,男,1935年8月出生,湖北仙桃人。1957年在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從事民間文學研究40多年,共出版學術論著十餘種,在國內外報刊上發表論文200餘篇。
劉守華劉守華

人物生平

1935年8月出生於湖北沔陽縣(今仙桃市)的一個鄉村教師家庭,1953年於沔陽師範學校畢業保送進入華中師範學院(今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就讀,1957年畢業後留校從事民間文學教學至今。1987年1月起任教授,先後任碩士生、博士生導師,中文系主任,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民間文藝學年鑑》主編;另兼任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副主席達20年之久(1981—2001),另兼任湖北省通俗文學學會副會長,湖北省道教學術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顧問、中國故事學會副會長、亞細亞民間敘事文學學會理事等職。
1956年開始投身於民間文學(以民間故事研究為主)研究,迄今在海內外發表論文300餘篇,出版學術論著10餘種,其中4種屬教育部和國家社科基金課題,8種在省級以上社科優秀成果評獎中獲獎。《中國民間童話概說》(1985)、《比較故事學》(1995)、《中國民間故事史》(1999)、《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2002)等4種分別獲教育部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三等獎;主編《文化學通論》(1992)、《民間文學導論》(1993)、《民間文學教程》(2002),《導論》獲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另有《故事學綱要》(1988)、《口頭文學與民間文化》(1989)、《民間文學:魅力與價值》(2007)《民間故事的藝術世界》(2009)、《張天師傳說匯考》(2009);在台北出版《道教和中國民間文學》,在日本出版合編的論文集《日中昔話傳承之現狀》(1996)及《中國韓國日本民間故事集》(2004)。另獲湖北省人民政府教學一等獎,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山花獎民間文藝學術成就獎。

獲獎作品

主編的《民間文學導論》於1995年獲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承擔的國家教委人文社科"八五"課題《比較故事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1998年獲全國高校第二屆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01年獲中國民間文藝學最高獎項"山花獎"一等獎;承擔的中華社科基金"八五"課題《中國民間故事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以其原創性與宏大規模獲得海內外學人一致好評,獲全國高校第三屆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所主持的國家教委人文社科"九五"重點課題《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以及主編的新教材《民間文學教程》均在2002年問世。

學術文章目錄

近幾年發表的學術文章目錄如下:
1、《土家族傑出的女故事家孫家香》,載《民族文學研究》1999年第1期。
2、《中國螺女故事的形態演變》,載《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
第2期,朝文譯本載《韓中日說話比較研究》,漢城1999年版。
3、《中印龍女報恩故事之比較》,載《中國比較文學》1999年第3期。
4、《湖北民間文藝50年概述》,載《湖北文藝50年》,長江文藝出版社1999年。
5、《<中國民俗元典註譯叢書>序》、廣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
6、《<野山笑林>序》,大眾文藝出版社1999年。
7、《世紀之交的中國民間故事學》,載《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8、《<咫聞錄>的民間文學價值》,載《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
9、《因禍得福的旅伴―一個多民族傳承的故事類型"兩老友"》,載《民族文學研究》2000年第2期。
10、《千年故事百年追蹤》,載《外國文學研究》2000年第2期。
11、《武當山下民歌村》,載《民俗研究》2000年第3期。
12、《"找好運"―一個貫通東西方的民間故事》,載《東方》2000年第10期。
13、《千年不朽的"灰姑娘"》,載《湖北日報》2000年10月21日。
14、《兄弟分家與"狗耕田"》,載《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 第1期。
15、《"離經叛道"的奇女子-"仙女救夫"型故事的內涵及其淵源》,《思想戰線》2001年第1期。
16、《一個多民族傳承的故事類型之比較》,載《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17、《兩姐妹與蛇丈夫-"蛇郎"故事的中華文化特色》,載《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18、《人與動物同舟共濟-"感恩的動物忘恩的人"解析》,載《西北 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19、《從<白水素女>到<田螺姑娘>》,載《古典文學知識》2001年第3期。
20、《東方口頭語言藝術的奇葩-<西藏民間故事>序》,載《中國藏學》2001年第3期。
21、《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百年歷程》,載《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
22、在"清江文化與現代文明"學術研討會閉幕式上的講話,載《清江文化與現代文明》,武漢出版社2000年。
23、《<黑暗傳>追蹤》,載《漢學研究》(台北)2001年第1期(半年刊)。
24、《劉守華研究"漢民族神話史詩"獲重要成果-<黑暗傳>文獻源頭確定》,載《文匯報》2000年3月8日,又見《湖北日報》、《中華文化報》。
25、《漢族史詩<黑暗傳>發現始末》,載《中華讀書報》2002年4月3日。
26、《社會轉型時期的民間文藝及其開發與保護》,載《守望民間》,西苑出版社2002年8月。
27、《神奇母題的歷史根源》,載《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28、《中國民間故事的藝術世界》,載《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29、《中國民間故事結構形態論析》,載《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
30、《劉守華學術品格探尋》(孫正國),載《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

科研成果

劉守華著《中國民間故事史》,67萬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該書為中華社科基金"八五"課題,經苦心經營8年完成。全書除緒論外,設12章(每章5-7節),分別論述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及20世紀中國民間故事,以及佛教、道教文化與中國民間故事的交融。從材料的發掘、體系建構到文本論析,都具有原創性與開拓性,且內容宏富,資料翔實,出版後深受國內外學者好評,大陸及台灣各高校紛紛選用此書作研究生教材。

社會評價

百歲老人鐘敬文撰文稱讚此書為民間故事歷史形態研究這一新的課題作“繁難的開創性工作"、"具有重要的開創意義"。中國故事學會主席姜彬寫道:"現在可以說我們有了一部可與世界名著相媲美的自己的學術著作。"旅居海外的著名民間文藝學家譚達先在台北《漢學研究》發表長篇書評,最後指出:"全書顯得內容豐富,布局精嚴,氣魄宏偉,令人喜讀。""是一部開拓性的前所未有的中國民間故事史的權威專著。"日本東京都立大學教授飯倉照平也在該國學術刊物上發表書評,認為它是相當於日本近年完成的《日本昔話與古典》一樣的學術巨著。2002年獲教育部主辦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