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季述

劉季述

唐末宦官。累升為樞密使。乾寧二年(895年)任神策軍左中尉。光化三年(900年),與右中尉王仲先幽禁唐昭宗,立太子裕為帝。次年,都將孫德昭、董從實等受崔胤指使,支持昭宗復位。他和王仲先等都被殺。

基本介紹

  • 本名:劉季述
  • 字號:未知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宦官
  • 出生時間:未知
  • 去世時間:公元901年
人物簡介,經歷,宮廷政變,禁錮皇上,被滅九族,新唐書《劉季述傳》,

人物簡介

劉季述(?-公元901年),唐朝宦官。他出身低微,在唐僖宗時顯露端倪,曾任有軍中尉。文德元年,與楊復恭合謀,擁立唐昭宗李曄登基為皇帝,昭宗痛恨宦官專權,依靠朝臣和藩鎮的力量,裁抑宦官權勢,除掉了楊復恭、景務修、宋道弼等宦官。對此,劉季述通過勾結藩鎮朱全忠,將昭宗加以囚禁,最後在宰相崔胤策劃下,劉季述被孫德昭殺死。
劉季述在唐僖宗時他才始露頭角,屢升至樞密使。當時昭宗依靠朝臣和藩鎮,一再削弱宦官的勢力,但神策軍的領導權仍掌握在宦官的手裡,由劉季述、王仲先分別坦任左右中尉。
劉季述和宰相崔胤的矛盾很深,又懷疑昭宗要害他,於是與藩鎮中勢力最大的朱全忠勾結,利用昭宗醉後沉睡的機會.發動宮廷改變,在宮中盡殺親昭宗分子,立太子。痛責昭宗的罪行,然後將之嚴密囚禁。
崔胤設計離間了劉季述和朱全忠,爭取了朱全忠對自己的支持,又策動被劉季述等侮辱的神策軍將領孫德昭等在宮內武裝作亂,把劉季述等殺死,幫昭宗復了帝位。

經歷

宮廷政變,禁錮皇上

唐昭宗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之弟,他目睹了宦官專權的慘酷現實,登基後便與宰相崔胤密謀除掉他們,宦官宋迫弼和景務修因此被殺。
為了保住宦官的勢力,劉季述與右軍中尉王仲先、樞密使王彥范、薛齊偓等宦官密謀一場宮廷政變,打算擁立太子為帝,尊唐昭宗為太上皇。
唐懿宗唐懿宗
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十一月,劉季述趁昭宗沉睡之際,率領禁衛士兵一千多人,發動了宮廷政變,尊奉小太子繼承帝位,同時又假借皇后的名義,連夜傳出命令:“皇帝聽倍饞言,肆意胡鬧,隨便殺人,皆大逆不道。兩位神策軍的中尉(指劉季述和王仲先)知道得很清楚。現在請讓皇太子主持朝政。”
隨後,劉季述陳兵殿廷,控訴皇帝沉湎酒色,不配主持朝政,並把偽造好的請太子監國的文狀出示百官,令簽署名字。宰相崔胤一籌莫展,不得不委屈地與百官署名簽字。接著劉季述帶兵護衛營太子到了紫廷院,左有神策軍的頭目,及駐京的十道照官都到思玄門高呼萬歲,歡迎太子登基。
劉季接著領兵脅迫唐昭宗、皇后將傳國玉璽交了出來,然後又將唐昭宗和皇后囚禁在少陽院。為了防止唐昭宗給外邊通風報信,劉季述下令一支筆、一張紙也不準送進去。為了防止意外,任何金屑器具,如兵器、針、刀等,一律不準送入,飲食也全由在牆上挖的小窟窿里遞送。
劉季述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廣泛收攏入心,大赦天下,濫封官爵。對於平時受昭宗寵幸的宮人、方士等人,一律活活打死,就連昭宗的弟弟睦王李倚也沒有倖免。而且他還常在夜間殺人,白天分十車藏屍運出,有的一車只裝一、二具屍體,想以此顯示自己的威風。
劉季述還想殺死崔胤,而崔胤和朱全忠有知交,他害怕朱全忠,只得解除了崔胤的度支、鹽鐵、轉運使,宰相如故。也有朗臣正宜敢言,司天監胡秀林痛斥劉季述說;“軍容囚禁皇帝,還要濫殺無辜嗎?”劉季述畏其言而未殺害他。

被滅九族

劉季述雖然囚禁昭宗,擁立太子,挾制皇帝,大施淫威,但未得到地方藩鎮的支持,一些有志之士,紛紛致書節帥興兵勤王。進士李愚客居華州,給韓建上書,請其率先以圖反正,韓建是宦官的支持者,終末採納李愚的意見。朱全忠在定州行營,聽說宮廷發生政變,立即返回大梁(今河南開封市)。劉季述為了穩定政局,派自己的乾兒子劉希度到大梁,找到鎮守河南握有重兵的朱全忠,說明廢立皇帝的原因,並許諾把唐政權交給朱全忠,又派遣供奉官李奉本將偽造的太上皇的退位詔書給朱全忠看,以求得朱全忠的支持。而宰相崔胤為了挽救殘局,也私下給朱全忠修書一封,請他帶兵攻打劉季述,靖君難,清君側。
唐昭宗唐昭宗
朱全忠反而把崔胤的信交給了劉季述,並說崔胤反覆無常,應及早除掉。劉季述看了信後,立即把崔胤找來進行責問。崔胤急中生智,推說信件是奸人偽造,同時又與劉季述訂立了共同對付朱全忠的盟約。事後,崔胤又給朱全忠寫信,請他帶兵攻打劉季述,靖君難,清君側。
朱全忠在雙方的爭取下,一時也猶豫不決,不知如何是好。於是,朱全忠召集僚佐商議去就,有人說:“朝廷大事,不是藩鎮所應該管的。”大家議論紛紛,只有天平節度副使李振慷慨言辭表示了反對。朱全忠聽了李振的言辭後堅定了討伐宦官的決心,立即下令將劉希度一夥人扣押,同時派李振到京城與崔胤密謀討伐短逆之事。
天復元年(901年)正月初一,王仲先坐著轎子上朝,行至安福門時,預先埋伏好的士兵齊發,當即將王仲先斬首。然後,孫德昭提著王仲先的腦袋,捉住了監守少陽院的將士,接著恭請昭宗與皇后一起出了少陽院。宰相崔胤扶昭宗登上長樂門城樓,率領百宮齊呼萬歲,表示祝貿。
之後劉季述和王彥范也一齊被抓,二人在長樂門前被活活地打死。他們的家屬和族人皆受株連被殺。

新唐書《劉季述傳》

劉季述者,本微單,稍顯於僖、昭間,擢累樞密使。楊復恭之斥,帝以西門重遂為右神策軍中尉、觀軍容使。時李茂貞得興元,愈跋扈不軌,宰相杜讓能與內樞密使李周訁童及重遂謀誅之,乃興師,以嗣覃王戒丕為京西招討使,神策大將軍李釒歲副之。茂貞引兵迎壁盩厔,薄興平,王師潰。遂逼臨皋以陣,暴言讓能等罪,京師震恐,帝坐安福門,斬重遂、周訁童以謝茂貞,更以駱全瓘、劉景宣代為兩中尉。乾寧二年,茂貞與王行瑜、韓建以兵入朝,李克用率師討茂貞,次渭北。同州節度使王行實奔京師,謂景宣等曰:“沙陀十萬至矣,請奉天子出幸避其鋒。”景宣方與茂貞睦,故全瓘與鳳翔衛將閻圭共脅帝狩岐,王行實及景宣子繼晟縱火剽東市,帝登承天門,矢著樓闔。帝懼,暮出莎城,士民從者數十萬。至谷口,人?曷死十三,夜為盜掠,哭聲殷山。徙駐石門。茂貞恐,乃殺全瓘、景宣及圭自解。天子還京師,以景務修、宋道弼代之,俄專國。宰相崔胤惡之,徐彥若、王摶懼禍不解,稍抑胤以和北軍。胤怒,劾摶黨宦豎,不忠,罷去,俄賜死;流道弼驩州,務修愛州,並死灞橋;逐彥若於南海。乃以季述、王仲先為左右中尉,疾胤尤甚。
時帝嗜酒,怒責左右不常,季述等愈自危。先是,王子病,季述引內醫工車讓、謝筠,久不出,季述等共白帝,宮中不可妄處人。帝不納,詔著籍不禁。由是疑帝與有謀,乃外約朱全忠為兄弟,遣從子希正與汴邸官程岩謀廢帝。會全忠遣天平節度副使李振上計京師,岩因曰:“主上嚴急,內外惴恐,左軍中尉欲廢昏立明,若何?”振曰:“百歲奴事三歲郎主,常也。亂國不義,廢君不祥,非吾敢聞。”希正大沮。帝夜獵苑中,醉殺侍女三人,明日午漏上,門不啟。季述見胤曰:“宮中殆不測。”與仲先率王彥范、薛齊偓、李師虔、徐彥回總衛士千人毀關入,謀所立,未決。是夜,宮監竊取太子以入,季述等因矯皇后令曰:“車讓、謝筠勸上殺人,禳塞災咎,皆大不道。兩軍軍容知之,今立皇太子,以主社稷。”黎明,陳兵廷中,謂宰相曰:“上所為如此,非社稷主,今當以太子見群臣。”即召百官署奏,胤不得對。季述衛皇太子至紫廷院,左右軍及十道邸官俞潭、程岩等詣思玄門請對,士皆呼萬歲。入思政殿,遇者輒殺。帝方坐乞巧樓,見兵入,驚墮於床,將走,季述、仲先持帝坐,以所持扣杖畫地責帝曰:“某日某事爾不從我,罪一也。”至數十未止。皇后出,遍拜曰:“護宅家,勿使怖,若有罪,惟軍容議。”季述出百官奏,曰:“陛下瞀,倦於勤,願奉太子監國,陛下自頤東宮。”帝曰:“昨與而等飲甚樂,何至是?”後曰:“陛下如軍容語。”宮監掖帝出思政殿,後倡言曰:“軍容一心輔持,請上養疾。”帝亦曰:“朕久疾,令太子監國。”岩等皆呼萬歲。後以傳國寶授季述,就帝輦,左右十餘人,入囚少陽院。季述液金以完鐍,師虔以兵守。太子即位於武德殿,帝號太上皇,皇后為太上皇后,大赦天下,東宮官屬三品賜爵一級,四品以下一階,天下為父後者爵一級,群臣加爵秩厚賜,欲媚附上下。改東宮為問安宮。季述等皆先誅戮以立威,夜鞭笞,晝出屍十輦,凡有寵於帝,悉榜殺之。殺帝弟睦王。師虔尤苛察,左右出入搜尋,天子動靜輒白季述。帝衣晝服夜浣,食自竇進,下至筆紙銅鐵,疑作詔書兵器,皆不與。方寒,公主嬪御無衾纊,哀聞外廷。
胤告難於朱全忠,使以兵除君側,全忠封胤書與季述曰:“彼翻覆,宜圖之。”季述以責胤,胤曰:“奸人偽書,從古有之,必以為罪,請誅不及族。”季述易之,乃與盟。胤謝全忠曰:“左軍與胤盟,不相害,然仆歸心於公,並送二侍兒。”全忠得書,恚曰:“季述使我為兩面人。”自是始離。季述子希度至汴,言廢立本計,又遣李奉本齎示太上皇誥,全忠狐疑不決。李振入見曰:“豎刁、伊戾之亂,以資霸者。今閹奴幽劫天子,公不討,無以令諸侯。”乃囚希度、奉本,遣振至京師與胤謀。是時季述欲盡誅百官,乃弒帝,挾太子令天下。都將孫德昭、董從實盜沒錢五千緡,仲先眾辱之,督其償,株連甚眾。胤間其不逞,曰:“能殺兩中尉,迎太上皇,而立大功,何小罪足羞!”又遣客密告德昭,割帶內蜜丸通意。德昭邀別將周承誨,期十二月晦,伏士安福門待旦。仲先乘肩輿造朝,德昭等劫之,斬東宮門外,叩少陽院呼曰:“逆賊斬矣。”帝疑未信,皇后曰:“可獻賊首。”德昭擲仲先頭以進,宮人毀扉,出御長樂門,群臣稱賀。承誨馳入左軍,執季述、彥范至樓前,胤先戒京兆尹鄭元規集萬人持大梃,帝詰季述未已,萬梃皆進,二人同死梃下,遂屍之。兩軍支黨死者數十人。中官奉太子遁入左軍,收傳國璽。齊偓死井中,出其屍斬之。全忠檻送岩京師,斬於市。季述等夷三族。以德昭檢校太保、靜海軍節度使,從實檢校司徒、容管節度使,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賜氏李,曰繼昭,曰彥弼。承誨亦檢校司徒、邕管節度使,視宰相秩。皆號“扶傾濟難忠烈功臣”,圖形凌煙閣,留宿衛凡十日乃休,竭內庫珍寶賜之。當時號“三使相”,人臣無比。
初,延英宰相奏事,帝平可否,樞密使立侍,得與聞,及出,或矯上旨謂未然,數改易橈權。至是,詔如大中故事,對延英,兩中尉先降,樞密使候旨殿西,宰相奏事已畢,案前受事。師虔請於屏風后錄宰相所奏,帝以侵官,不許,下詔與徐彥回同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