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台遺址

劉台遺址

劉台遺址(又稱逄氏墓地)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曲堤鎮姜集管區劉台村西,面積20000餘平方米。其中間為冢子狀,1957年文物普查時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台遺址
  • 又稱:逄氏墓地
  • 地址:濟陽曲堤鎮姜集管區劉台村西
  • 面積:20000餘平方米
1957年文物普查時,人們曾在濟陽縣曲堤鎮姜集管區劉台村西發現了一座面積20000多平方米的古墓。1979年、1982年和1985年,考古工作者發掘了墓地中的六座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貴的器物,如陶瓷器、青銅器、玉器、骨器等,其中尤以6號墓出土器物為最豐富,組合為6鼎5簋,符合諸侯墓級別。工作者發現這些出土的器物上大多帶有“逄”字。
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銅器、玉器、陶瓷器、骨器等重要文物,已引起各界專家學者的注意。其中玉器出土數量頗多,達百餘件,有玉戈、玉魚、玉琮、玉鳥、玉蠶等;同時首次在山東地區發現了商周時代的絲織品,為我們研究山東地區殷周時代的蠶桑與絲織業提供了新的資料。
通過對劉台西周墓地的科學考古發掘,出土青銅器銘文多為“夆”或與之有關的銘文(古代夆與逄通假,即夆就是逄),如“夆彝”等。根據《山東古國考》、民國續修《濟陽縣誌》,《國語·周語》等書記載,逄公為逄伯陵之後,太姜之侄,姜姓,殷之諸侯,封於齊國。可知該墓地就是逄公墓地或者換句話說就是逄氏諸侯墓地。卜骨應是逄氏家族的先人們占卜之後遺留下來的。它體現了甲骨加工的整個過程,又具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在商周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同時,在劉台村附近出現我國第一個進行占卜的卜姓也就不足為怪了。
(左傳)昭公二十年 有:“昔爽鳩氏居之,季則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薄姑氏因之,而後大王因之。”。(國語.-周語)韋昭解:“逄公,伯陵之後、太姜之侄,殷之諸侯,封於齊地”。杜注“逄伯陵,殷諸侯,姜姓”有學者考證,商時逄在青州、臨朐一帶。從劉台西周墓出土“逄”字銘文銅器推測,商末時齊地為薄姑所有,逄國已西遷。也就是說,距今約三千年前,逄公已被分封到濟陽做諸侯國君了,而且姜集之“姜”由此而來。不僅如此,銅器銘文還證明,西周昭王的女兒嫁給了這位國君,可見逄國通過聯姻,與周王室保持者密切來往和關係。
劉台西周墓地出土的文物,對於研究周初齊國的社會經濟、軍事、文化、方國等,是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1992年6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