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願

劉仁願(?—?),士元,雕陰郡大斌縣(今陝西綏德一帶)人,唐朝前期軍事人物。他出身匈奴後裔,早年為唐太宗之親衛,參與過討伐高句麗薛延陀的戰爭。唐高宗時隨蘇定方攻滅百濟,留守百濟故地。總章元年(668年)因在唐滅高句麗之戰中貽誤軍機而被發配姚州,不知所終。

基本介紹

  • 本名:劉仁願
  • 字號:字士元
  • 所處時代:唐代
  • 民族族群匈奴
  • 主要作品:《劉仁願紀功碑》
  • 主要成就:平定百濟
人物生平,早年生涯,滅亡百濟,獲罪流放,主要成就,家族成員,個人作品,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劉仁願出身雕鷹劉氏,父親是劉大俱,做過綏州總管,鎮守河套地區。據《元和姓纂》記載,雕陰劉氏為西晉時匈奴右賢王劉豹之後,世代在綏州為豪族。他的高祖父出仕北魏朝廷,並隨北魏孝武帝西遷關中地區,歷經西魏北周、隋、唐諸朝代,鎮守北部邊防,並建立功勳,成為一方豪傑。
唐太宗貞觀年間,劉仁願因門蔭而成為弘文館學生,隨後被選入右親衛,曾經隨唐太宗出巡外地,徒手與猛獸搏鬥,受到唐太宗的賞識,獲得“仗內供奉”的特權。後參與貞觀十九年(645年)的征伐高句麗戰爭,因戰功受到唐太宗的嘉獎,破格升為上柱國,另封黎陽縣開國公,擢為右武衛鳳鳴府左果毅都尉,押領飛騎於北門長上。貞觀二十一年(647年),任行軍子總管,隨英國公李勣經略漠北薛延陀,並迎接車鼻可汗,安撫九姓鐵勒,升為郎將。翌年受命經略遼東,並授右武衛神通府左果毅都尉

滅亡百濟

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劉仁願任蔥山道行軍子總管,隨盧國公程知節出討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唐軍無功而還;此次出討,蘇定方為前軍總管,可能因為此次共同出征,加深了蘇、劉二人之私人關係;同時,由於劉仁願的才幹,為此後蘇定方選拔劉仁願隨軍出討百濟提供了可能。顯慶元年(656年),劉仁願被授予左驍衛郎將。在此期間,他還作為唐廷全權代表,數次前往漠北撫慰回紇、鐵勒諸部,又奔赴吐谷渾吐蕃宣敕,均圓滿完成使命。
顯慶五年(660年),劉仁願被任命為嵎夷道行軍子總管,隨邢國公蘇定方東征百濟,大獲全勝,俘虜了百濟王扶餘義慈和太子扶餘隆等以下官員七百餘人。劉仁願獲任為都護,領兵1萬,與新羅王子金仁泰所領的7000新羅兵共同留守百濟都城泗沘城。唐朝在百濟故地設立熊津都督府,以左衛中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但暴死於任上。此時百濟舊將僧道琛、鬼室福信等人立故王子扶餘豐為王,興起百濟復國運動,起兵反抗唐軍,劉仁願坐困府城,局勢岌岌可危。高宗任命前青州刺史劉仁軌檢校帶方州刺史,代替王文度統軍,與新羅兵一起援救劉仁願,並擊退圍攻府城的百濟復國軍,與城中的劉仁願會合。百濟復國軍遣使往高句麗倭國請求援兵,唐朝也再次派出右威衛將軍孫仁師率兵過海援助,於是孫仁師、劉仁願及新羅王金法敏率陸軍以進,劉仁軌另率杜爽扶餘隆率水軍及糧船,自熊津江前往白江,會合陸軍同時攻打周留城。劉仁軌遇倭兵於白江口,爆發白江口之戰,唐軍四戰皆捷,燒毀敵軍船隻四百餘艘,百濟王扶餘豐脫身逃走,其寶劍被繳獲。王子扶餘忠勝、扶餘忠志等率眾及倭軍及耽羅國使向唐軍投降。這是龍朔三年(663年)秋天的事。

獲罪流放

百濟殘餘勢力覆滅後,劉仁願與孫仁師班師還朝,劉仁軌率領一部分唐兵留下鎮守。麟德元年(664年),劉仁願以卑列道總管的身份率新軍渡海,與舊鎮兵交接鎮守事務。劉仁願到達百濟後,檢校熊津都督劉仁軌極力勸說劉仁願,要求自己繼續留守百濟。劉仁願不願違抗皇帝命令,堅決要求換防,劉仁軌乃直接上書高宗,高宗允許劉仁軌繼續留守。此前已經有流言說劉仁願圖謀割據海東,經過這次風波後,唐廷更加懷疑劉仁願的忠誠了。
麟德二年(665年)八月,劉仁願又作為敕使,在熊津就利山主持新羅國王金法敏和百濟前太子扶餘隆會盟。乾封元年(666年)回國,曾經過泰山,與家人刻石題字留念。乾封二年(667年)七月,劉仁願受命東征高句麗,從南線進攻,計畫與李勣率領的主力軍會師於平壤,並督促新羅出兵助征。總章元年(668年)六月,高句麗大谷漢城二郡十二城歸順劉仁願。但到了同年八月,唐廷以劉仁願在征討高句麗的過程中逗留不赴為由押回長安,劉仁願在唐高宗面前辯解,高宗下令將他拖出殿外斬了,很快念及他曾鎮守百濟的功勞,減為流放姚州(今雲南姚安)。後不知所終。

主要成就

  • 唐太宗時期,劉仁願曾追隨唐太宗征討高句麗而立功,並隨英國公李勣經略漠北薛延陀,安撫九姓鐵勒
  • 唐高宗時期,劉仁願數次前往漠北撫慰回紇鐵勒諸部,又奔赴吐谷渾吐蕃宣敕。隨蘇定方攻滅百濟,留守百濟故地,抵禦了百濟復國軍的圍攻,為唐軍反攻贏得時間,後與劉仁軌等一起剿滅百濟復國軍,並主持新羅國王金法敏與唐朝新扶植的百濟國王扶餘隆的會盟。

家族成員

  • 父親:劉大俱
  • 妻子:潁川郡夫人陳氏
  • 兒子:劉懷、劉瓚
  • 女兒:劉氏

個人作品

韓國國立扶餘博物館保存有《劉仁願紀功碑》,據推測可能為劉仁軌所撰,劉仁願親自書寫。

人物評價

  • 上官儀:仁軌遭黜削而能盡忠,仁願秉節制而能推賢,皆可謂君子矣。
  • 賀遂亮:資孝為忠,自家刑國,早聞周、孔之教,晚習孫、吳之書,既負英勇之材,仍兼文吏之道。
  • 拜根興:由於當時東亞國家間獨特背景下唐與新羅的微妙關係,以及劉仁願本人的武將性格,他在複雜的朝野傾軋背景下並不被看好的人緣,特別是唐高宗對劉仁願看法的改變,直接導致了對劉仁願“逗留”不進所做出的處罰決定。……毋庸置疑,劉仁願是一個悲劇人物,他的被流放姚州,以及淒涼了無蹤跡的結局,確實令人扼腕痛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