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自然

創造自然

《創造自然》一書由[德] 安德烈婭·武爾夫 所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2018年度十大自然好書年度思想獎。

基本介紹

  • 書名:創造自然
  • 作者:[德] 安德烈婭·武爾夫
  • ISBN:9787213083426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所獲榮譽,頒獎詞,

出版信息

作者:[德] 安德烈婭·武爾夫
出版社:後浪丨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後浪
副標題:亞歷山大·馮·洪堡的科學發現之旅
原作名:The Invention of Nature
譯者:邊和
出版年:2017-10
頁數:480
定價:88.00元
裝幀:平裝
ISBN:9787213083426

內容簡介

18世紀的人類以“進步”為關鍵字,不斷投身改造自然的熱潮,可也逐漸失去了對自然的敬畏。在這一時期眾多探究“如何理解自然”的科學家中,有一位浮士德式的人物:他的內心簸蕩著不息的求知衝動,不僅渴望週遊世界,更試圖洞悉整個宇宙。深受啟蒙思想影響的他,堅信客觀實驗之必要,但也重視個人的主觀感受。他將科學與想像結合在一起,以“生命之網”的整體視角重新審視自然。他,就是亞歷山大·馮·洪堡。
亞歷山大·馮·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曾被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盛讚為“大洪水後真正偉大的人物”。他深入委內瑞拉的茂密雨林,穿越漫長的安第斯山脈,攀登當時公認最高的火山——欽博拉索山;他曾與同伴驚險地逃脫鱷魚之口,目睹野馬與電鰻的殘酷搏鬥,在重重樹影間與美洲豹狹路相逢。他將對自然的嶄新理解,融入對彼時政治局勢的悉心體察,既為托馬斯·傑斐遜帶去詳盡的考察資料,還影響了西蒙·玻利瓦爾的拉丁美洲革命。洪堡對世界的廣博認識不但招致了拿破崙的嫉妒,更深度影響了歌德、柯勒律治、達爾文、梭羅、海克爾等詩人與科學家。洪堡究竟如何從一位懷有遠遊心氣的少年成長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家?其觀察自然的全新視角受到哪些影響的形塑?由此生成的整體自然觀又如何在思想史的流變中影響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這些問題都可以在《創造自然》中找到答案。
安德烈婭·武爾夫為寫作本書重新追尋洪堡的足跡。她以生動的筆觸和翔實的資料將洪堡的個人傳記、旅行歷險和自然觀念的演變交織在一起,既揭示了他在科學史上的樞紐地位,也搭建起這位150多年前的博物學家與現代的聯繫。洪堡宛如一位21世紀的通才,帶著遠超同時代人的前瞻性視角,將敏感的心靈注入對奴隸制、環境問題與科研發展等的探討。這位跨越科學與藝術的觀察者,可以超越任何時代。

作者簡介

安德烈婭·武爾夫(Andrea Wulf),作家、歷史學家,出生於印度,童年時遷居德國,現居倫敦。她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主攻設計史方向,曾三次當選羅伯特·史密斯傑斐遜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更於2013年當選大英圖書館艾克爾斯美國研究中心駐館作家。她是美國筆會中心、國際 探險家俱樂部、女性地理學家協會、林奈學會和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為《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衛報》等撰寫專欄。
譯者邊和,1984年生於北京,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史系博士畢業。現居新澤西州普林斯頓。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出發:新生的想法
1 開端
2 想像與自然:歌德與洪堡
3 尋找目的地
第二部 到達:收集想法
4 南美洲
5 亞諾斯平原與奧里諾科河
6 穿越安第斯山脈
7 欽博拉索
8 政治與自然:托馬斯·傑斐遜與洪堡
第三部 歸途:整理想法
9 歐洲
10 柏林
11 巴黎
12 革命與自然:西蒙·玻利瓦爾與洪堡
13 倫敦
14 兜兜轉轉:偏離中心的病症
第四部 影響:傳播想法
15 返回柏林
16 俄國
17 演化與自然:查爾斯·達爾文與洪堡
18 洪堡的《宇宙》
19 詩歌、科學與自然:亨利·大衛·梭羅與洪堡
第五部 新世界:想法的演化
20 大洪水後最偉大的人物
21 人與自然:喬治·珀金斯·馬什與洪堡
22 藝術、生態學與自然:恩斯特·海克爾與洪堡
23 環境保護與自然:約翰·繆爾與洪堡
後記
致謝
插圖來源
注釋
洪堡著作簡介
原始資料與參考文獻
譯後記
出版後記

所獲榮譽

2018首屆“中國自然好書獎”年度十大自然好書——年度思想獎。

頒獎詞

飽含激情的文字與詳實的考證,帶領讀者穿越了兩個世紀,跟隨偉大的博物學家洪堡的腳步丈量世界、定義自然。洪堡是超越時代最耀眼的存在,是科學史上的樞紐,他革新了人們看待自然世界的方式,將自然定義為相互關聯的生命之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