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生態:讓企業相互“吃”起來

創新生態:讓企業相互“吃”起來

基本介紹

  • 書名:創新生態:讓企業相互"吃"起來
  • 作者:張愛平 孔華威
  • 出版日期:2010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3943643
  • 外文名:Innovation Ecosystem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頁數:263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創新生態:讓企業相互"吃"起來》:人文科學·文庫。

作者簡介

張愛平,男,1962年生。高級工程師,生物學博士。
先後就讀於華中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和復旦大學。曾任上海市園林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副所長;上海Greenix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科學家;上海市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局高新技術產業化處處長、局長助理、副局長;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現任浦東新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兼任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孔華威,男,1965年生,致公黨員。高級工程師。
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學位。曾任北京曙光信息產業集團行銷總裁、民族恆星公司總裁、織女星格線技術公司副總經理等職。現任中科院計算所上海分所所長、上海浦東新區移動通信協會秘書長、CCFYOCSEF上海主席。
多年來,他在計算機和通信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生產和行銷經驗,尤其在龍芯CPU、曙光伺服器、AVS標準等自主創新技術的產業化方面形成了獨到的技術轉移理念,提出了以研究生創業為核心的Master Plan專業孵化器模式,並在長三角地區得以成功實踐。他發起的italk沙龍2年來已經舉辦66期,已經成為長三角最具影響力的新經濟信息平台和科技創新網路。

媒體推薦

李國傑:作者借鑑生態學和系統演化理論的基本觀點和思維方式,探索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體系的結構最佳化和演替機制,提出形成良好的創新生態系統的建議,對從事高技術產業化的管理幹部和科技人員頗有裨益。
劉小龍:“矽谷”之所以成為全球的“楷模”,深圳之所以成就“草根”科技巨人,而中關村之所以成為中國信息網路科技的樂園,張江高科技園區成為跨國公司研發基地的首選和留學人員回國實現創業夢想的地方,都與其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和歷史積澱分不開的。
邵志清:書中觀點新穎,自成邏輯體系,值得關注高新技術產業的園區管理者、企業經營者、政府部門工作者、學術機構研究者等閱讀、參考、借鑑。

圖書目錄

前言 熱浪頭,冷思考
第一章 高新技術產業新視角
第一節 創新聚集
第二節 創新購併與生態食物鏈
第三節 併購創新和產業發展
第四節 高技術產業併購趨勢
第五節 矽谷真相:生態特性

第二章 創新生態框架
第一節 自然生態與企業生態
第二節 區域創新體系的生態系統結構
第三節 自發形成與人工主導
第四節 生態環境
第五節 創新物質與創新能量
第六節 生態多樣性與穩定性

第三章 創新食物鏈的角色
第一節 創新種群
第二節 創新生產者
第三節 創新消費者
第四節 創新分解者
第五節 創新食物鏈
第六節 創新物種間的協同進化
第七節 創新物種的生態位

第四章 創新食物鏈之“資本的吃”
第一節 資本“生產者”:風險投資、天使投資
第二節 資本“消費者”:高校、科研機構與SME
第三節 資本“分解者”:退出渠道

第五章 創新食物鏈之“人才的吃”
第一節 人才“生產者”:高校、科研機構
第二節 人才“消費者”:企業群落
第三節 人才“分解者”:人才的流動

第六章 創新生態的演替與產業升級
第一節 群落的演替
第二節 創新生態的演替

第七章 解惑中國高新技術園區
第一節 沉箱養蝦
第二節 剩者為王:長不大的企業
第三節 死亡之谷:技術成果轉移困境

第八章 創新生態發力點:孵化機制
第一節 雞與蛋
第二節 孵化機制和可吃性
第三節 孵化機制和新物種
第四節 新型孵化器與創新生態
第五節 新型孵化器與傳統孵化器的對比
第六節 新型孵化器的網路化:國家創新體系的連線點
後記 與狼共舞——創新生態的思考邏輯
附錄一 Italk與張江創新軟環境:創新生態實踐之一
附錄二 Master plan研究生創業大師計畫:創新生態實踐之二
附錄三 中國首個世界級城市群浮出水面

後記

與狼共舞——創新生態的思考邏輯
現場聽完郎成平教授兩個小時的演講,發覺“對話郎成平”的大標題是錯的,因為郎教授最值得欽佩的是,他的始終如一:始終如一的理論邏輯,始終如一的嫉恨美國,還有就是始終如一的諄諄教誨。不但是教誨,是灌輸,是棒喝,絕不是對話。
我受益於郎教授的現場感極強的棒喝,儘管不至於醍醐灌頂(也許是俺愚鈍),至少讓我對“創新生態”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使得我有必要馬上動筆寫這本書的後記。
也希望有意者,在看書之前和之後瀏覽一下這篇後記。原因有二:一是這本書成稿於兩年前,很多資料都是兩年前的,從高歌猛進的中國,以及日新月異的信息產業來看,其中有些資料實為有點過時了,有了這個“熱乎乎”的後記,新鮮感會強一些;二是這本書的寫作中,有一個題沒有破,就是“為什麼要創新”?今天看來,以前有不少“為創新而創新”的淺薄,其寫作衝動來自於“創新型國家”、“區域創新體系”這些耳熟能詳的口號和言論的誘導,以至於很少去考慮“為什麼要創新”這個“原問題”。這個後記,受郎教授啟發,闡述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讀者看後,可能會對書中的內容有一些新的認識。
創新這個詞,被成為政府流行語,應該是在2006年開始,即“國家主席胡錦濤於2006年1月9日在全國科技大會上宣布中國未來15年科技發展的目標: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家,使科技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中國科技創新的基本指標是,到2020年,經濟成長的科技進步貢獻率要從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會的研發投入占GDP比重要從1.35%提高到2.5%。”
但是為什麼要創新?為什麼要把創新作為國家戰略?對此,很多人好像已經來不及考慮了。因為反正我們一切都要圍繞創新,至少要打上創新的標記。
今天去梳理一下,繞開“體制創新”這些核心但是艱難的問題以外,只涉及到“生意”或者“產業”層面上,應該是這樣四個問題,為了簡便起見,我直接把問題的答案(也就是我的簡化理解)列出來,然後再細分說明之:
①企業為什麼需要創新?是因為要成為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成為能夠整合6+1的企業;
②企業如何創新?採用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去強化其中的6和1的每一個環節,去整合6+1;
③國家為什麼要鼓勵創新?因為WTO和經濟全球化以後,如果不創新,我們要“被分工”在“製造大國”,“被分配”利潤的1%。只有在創新的產業中占主導地位,才能翻身。
④國家如何鼓勵創新?那就是建立創新環境,化大力氣建立新興產業的創新生態。
從上述的邏輯,可以看到創新生態這個概念的位置。也是我們寫這本書的初衷。但是說實話,在寫書之初,我對這個“邏輯”的理解是不深的。因為有幾個基本概念沒有去深究。現就對應四個問題展開:
1高科技園區核心競爭力標誌的核心標誌是什麼?
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指標應該是高利潤和高市場占有率,而不是高技術或者前沿技術或者籠統說的高科技。所以,無論如何命名這個園區,應該追求的是每平方米的利潤,而不是每平方米的營業額(或者叫GDP)
所以,我們的高科技園區的特點,應該是聚集這些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按照郎教授的說法,核心競爭力在於能夠整合6+1,就是能夠縱向整合“設計、採購、儲運、訂單處理、批發、零售,加上生產製造”的企業。
2整合需要信息技術?是的,但不單單是。
郎教授在自我介紹中批駁了“著名經濟學家”等頭銜,他認為他的唯一頭銜是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而業界還是公認他是企業治理專家。因此他不單單指出了核心競爭力是非常6+1,而且指出來,要整合“6”要用ISC(集成供應鏈系統),要最佳化“1”,就需要IPD(集成產品設計)。這兩個系統聽著是ERP的兩個模組,而實際上IT系統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整合作用,但又不全是信息技術,有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甚至新的倉儲系統等等,實際上整合這個非常6+1需要的是創新資源:是新技術、新的資金、甚至新的人。這些恰恰是創新生產過程的三個要素,亦恰恰契合本書中創新能量的概念。
因此整合6+1的投入恰恰是掌握了核心創新資源的企業家。
3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是這些具有核心競爭力企業的聚集,但是還遠遠不夠。
這是郎教授著力講的,就是他既恨又愛的美國人做的一切。用國家之力帶動新興產業,聚焦創新要素的聚集,屢試不爽。從星球大戰到信息高速公路,促發微電子產業和信息產業,也使得美國在這兩個新興產業中占據主導地位。歐巴馬的智慧電網戰略,促發新能源產業,又是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中動用的匯率、政治、甚至戰爭手段,不一而足,其聚焦點就是掀起又一輪的新興產業。又一次的洗牌,又一次的在國際分工中,它要站在“利潤和市場占有率”最高的位置上。
4同樣的故事,在我們這裡能夠發生嗎?
Manurel Castells在1989年出版的((The Informational City》中指出,一個產業的“創新中心”無法複製,尤其是網路等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現在。
那么,如果同樣的故事要發生在中國大陸,就需要我們主導的新興產業的機會,或者我們在某個新興產業到來之前,有這個產業的創新資源聚集。
按照這個邏輯,我們這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需要有創新環境,或者說把創新作為一個生產過程的話,要具備勞動力、資本和原材料三個要素,而在創新生產中,三要素分別對應的是:
①勞動力:科技人員的大量儲備
②資本:風險投資
③原材料:創新的科技信息
而如何把創新活動當作一個生物活動,上述的創新環境,就可以形象地說成“創新生態”,在這裡,創新要素聚集,而且互動。
這就是《創新生態》這本書的邏輯。
希望讀者,無論是企業家、創業家、還是政府官員,尤其是高新技術園區的主任們、“地主”們,能夠在“創新生態”的邏輯中,得到一些啟迪。書中每一章的前面,都有一個本章啟迪,這些啟迪串起來,再加上這次郎成平教授現場演講給予我的啟迪,可能是一個關於“創新”、“創新要素”和“創新生態”的非常6+1。
郎教授在演講後面的問答環節中,充滿智慧地說:我給大家的不是魚,是網。換句話說我只告訴你思考的方法,至於答案,你要自己去找——自己去輸入已知的參數,從而得到自己的結果。
《創新生態》這本書,如果也能“授人以漁”,那是功德無量。
孔華威
2010年4月19日於張江玉蘭香苑

序言

借鑑生態學、自組織理論關於系統演化的基本觀點和思維方式,探索中國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體系的結構最佳化和演替機制,以及走向成功的對策,對於促進高新技術園區的健康建設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健康發展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建立各類產業園區(包括各級各類的工業園區、農業園區、高技術產業園區等)是各個國家在某些特定的發展階段促進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產業能級提升的重要策略。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或廣義的科技產業及科技產業園區),因其高創造性、高成長性、高滲透性、高效益性與高戰略性,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競爭的主要陣地,同時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與發達程度的重要指標。
路徑選擇
不過,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在建設高新技術園區時選擇了不同的路徑。已開發國家因整體發展達到了相當高和均衡的水平,它們的園區建設中往往體現出自發性、市場型;而開發中國家受不均衡發展思想的影響,試圖通過政府的強力參與和推動形成產業集群,進而推動高新技術以及高新技術企業的聚集,形成高科技園區。不同的路逕自然會引導科技園區和科技產業的發展通向不完全相同的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