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癭

割癭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郢人割癭
  • 選自:《寓林折技》
原文作品,釋義,作者介紹,

原文作品

夷門之癭人,頭沒於胛,而癭代為之元。口、目、鼻、耳俱不能為用,郢封人憐而為之割之。人曰:“癭不可割也。”弗聽。卒割之,信宿而死。國人尤焉,辭曰:“吾知去其害耳,今雖死,癭亦亡矣。”國人掩口而退。他日,有惡春申君之專者,欲言於楚王使殺之。荀卿聞之曰:“是不亦割癭之類乎?春申君之用楚非一日矣,楚國之人知有春申君而已,春申君去,則楚隨之,是子又欲教王以割癭也。”

釋義

【註解】
① 夷(yi)門:河南開封市的別稱。
② 癭(ying):脖子上的腫瘤。
③ 胛(jia):肩胛。
④ 元:頭。
⑤ 封人:官名,春秋時各國設有此官,掌典守封疆。
⑥ 尤:埋怨。
⑦ 專:專橫。
【譯文】
河南開封有一個脖子上生了腫瘤的人,他的頭埋沒在肩胛里,而那腫瘤就代替了他的頭,原來的口、目、鼻、耳全都不能使用了,有個在郢地守典封疆的官員非常可憐他,要幫他把腫瘤割去。人們說:“脖子上的腫瘤不可以割。”他不聽,終於把它割了。過兩夜,人就死了。國人都埋怨這個幫忙的人,他卻辯解說:“ 只知道割去了他的病害而已,如今他雖然死了,但腫瘤也去掉了啊。”國人掩口笑著退去。過了幾天,有個憎惡春申君專橫的人,要報告楚王,要楚王把他殺掉。荀卿聽了這件事說:“這樣做不也和割腫瘤的做法是一樣的嗎?春申君被楚國所重用,不是一天兩天了,楚國的人們只知道有春申君罷了,把春申君去掉,那么楚國也要隨他去掉了,這是你又想教楚王來割腫瘤啊。”

作者介紹

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台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著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