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隘鎮

剝隘鎮

剝隘鎮位於富寧縣東北部,距富寧縣城62公里(高速公路),東接廣西百色市陽圩鎮,南連本縣者桑鄉,西靠本縣那能鄉,北界廣西田林縣弄瓦鄉。國土總面積494平方公里。全鎮共轄剝隘、那長、那良、板達、百洋、者寧、甲村8個村(居)民委員會101個村小組4541戶,總人口21834人,人口增長率7.2‰,人均純收入1284元,人均產糧310公斤。居住壯、漢、瑤、彝四種民族,壯族人口占全鎮總人口的97.2%。“323”國道線自南向東橫貫境內,是雲南省滇東南地區通往廣西、廣東的重要視窗。古時,素有“滇粵關津”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剝隘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文山州富寧縣
  • 電話區號:0876
  • 郵政區碼:663406
  • 地理位置:雲南富寧縣東北部
  • 面積:494平方公里
  • 方言:壯語
  • 機場:百色機場
  • 火車站:富寧站
  • 車牌代碼:雲H
歷史變遷,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基層組織,政務公開,人口衛生,人文地理,特產,馱娘江醋,七醋,扁桃,科學建設,近代發展,

歷史變遷

剝隘鎮鎮置中部剝隘,宋代稱隘岸,以隘口河岸得名,時為全富寧縣三大聚邑之一。元代稱剝隘,意為剝離關隘。明代稱博隘,意為博大關隘。清代後民間有博愛、百愛之名。建國後統稱剝隘。址於右江之源,即馱娘江(西洋江)與那馬河匯合,依山臨河,海拔165米,是全富寧縣海拔最低之地。明初立阜,有水、陸兩路碼頭,素為滇桂通商要口。民國時期有商戶76家,客馬棧11戶。1957年,滇東南出廣西公路修通經此,今為323國道線;2007年10月衡昆高速公路富寧至羅村口段修通經過中心集鎮剝隘。今鎮政府所在地剝隘距富寧縣城62公里。
明初,鎮內置洪邦哨和者義、者寧、剝隘、那良、百峨等五夕。清康熙年間添設剝隘汛駐兵,光緒二十七年廢哨夕,置第四區。
民國3年改第為五區,29年撤區置武英鎮。1949年8月撤鎮置第三區。1958年撤區為公社,1961年復設區,1969年撤區為社1984年撤社為區,1988年撤區設鎮至今,轄7個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101個自然村。

自然資源

“剝隘”為壯語諧音。“剝”(卜)意為“父親”,“愛”為女兒之乳名,“剝隘”即為“愛”的父親。相傳,始時有壯族“剝隘”父女二人來此定居,後以此為地名。剝隘地名歷稱多變。宋代稱隘岸,以隘口河岸得名,時為全縣三大聚邑之一。元代稱剝隘,意為剝離關隘。明代稱博隘,意為博大關隘。清代後民間有博愛、百愛之名。建國後統稱剝隘。址於右江之源,即馱娘江與那馬河匯合處。全鎮最高海拔在西北部毛賴山1302米,最低在羅村口228米,是全縣海拔最低之地。明初立埠,有水、陸兩路碼頭,素為滇桂通商要口。
全鎮水產資源和礦藏極為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美譽。主產水稻、玉米、牛、馬、豬、魚等;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香蕉、扁桃、龍眼等。創牌於明末清初的“剝隘七醋”產品,現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產品具有味道濃烈、醇正、清香的特點。
鄉村道路鄉村道路

基礎設施

    農村經濟

      基層組織

        政務公開

        多年來,剝隘鎮黨委政府重視政務公開工作,加強對各職能部門的領導和監管,堅決奉行廉政和勤政為民宗旨。在工作中,儘量做到依法行政、辦事公平、公正、決策民主科學透明。建立健全了黨政領導班子政務及政府財務、接待、信訪、項目辦理等公開制度,並上牆張榜,自覺接受各級人大代表及廣大民眾的監督。

          人口衛生

            人文地理

              剝隘老人庭是剝隘前人為了祭奉剝隘創始人“博愛”而建的,是用於祭祀始祖先的庭堂,其功能作用相當於福建、台灣等地的“媽祖廟”。據載,始建於明朝中葉,於清光緒九年正月重修。
              剝隘壯族織錦剝隘壯族織錦
              據傳說,很早以前,剝隘(博愛)(原老剝隘)這個地方本來沒有多少人居住,也不知道叫什麼地方。當時,在通往河邊的路口邊上只居住著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只有父親和女兒兩人,女兒名字叫“愛”。因為,剝隘這個地方是古時候滇東南通往兩廣由陸路轉水路的一個最佳地點,因此,很多商人都把貨物用馬幫馱運到這裡來轉用船運由水路運往兩廣,或者用船將貨物從兩廣由水路運來到此,再轉上陸路用馬馱運往富寧、廣南、開化(今文山)等地(包括滇、桂兩省官吏來往,都到此為中轉站)。來到這裡轉路的人們,遇到雨天或者天晚的時候,都要到“愛”家逗留避雨或借宿。“愛”父女倆也樂於接待和幫助客人,因此,很受過往商客的尊敬。按照我們壯族的習慣來講,“愛”的父親外人尊稱他為“博愛”(壯語諧音)。到過這裡的人們回去後在交談的時候,都把對“愛”的父親的尊稱“博愛”當作地名的代名詞,時間長了“博愛”也就自然成了這裡的地名了。由於博愛(剝隘)是個陸路轉水路的要地,很多商人為了方便生意,都紛紛在這裡設了中轉站。一些善於抓住商機的人也就尋勢而來,有的立鋪,有的設店。有的經營日雜百貨,有的開飲食店,有的開馬店(旅社),專為過往的商客和馬幫服務。後來,來這裡經商的人越來越多了,博愛就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商品集散地。先人們為了表達對“博愛”的敬意,也為了讓子孫後代永遠記住這個博愛(剝隘)的創始人,專門修建了“老人庭”,庭內立了“博愛”的祭祀牌位,以始祖先來進行祭奉。這一祭祀活動被一代代地傳到了至今。

              特產

              馱娘江醋

              寧剝隘馱娘江醋廠始建於2001年4月,是由幾名社會知識青年出資組建成立的食品生產企業,主要經營養身醋、三七鍵力醋、蘆薈醋及其食用調味醋等綠色保健系列產品的釀造和行銷。
              馱娘江醋馱娘江醋
              富寧剝隘馱娘江醋廠廠址設在雲南省富寧縣剝隘鎮,地處國道323線側、是雲南通往廣西廣東等的東大門,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交通等便利條件。企業性質為私營獨資企業,法定代表人梁漢民,資產總額為156餘萬元,所經營的養身醋、三七鍵力醋、蘆薈蜂蜜醋、食用調味醋等為雲南省綠色保健及調味民特系列產品,目前全廠系列產品綜合生產規模為500噸/年。

              七醋

              “雲南剝隘七醋”始創於明末清初,歷經三百多年,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名產。“剝隘七醋”採用民間傳統工藝釀造加工,整個釀造過程中有七個“七”的要求:一是每月農曆初七所接的水為釀造之水,告別是正月初七接的水最好。二是釀醋的糯米要浸泡七天,少一天多一天都 不行。三是攪拌原料時,每次要左攪七下、右攪七下。四是糖化時必須要經過三個七天,少一天多一天都不理想。五是每年投產都在農曆三月初七開始。六是每年結束都在農曆七月初七結束。七是生產周期為七七四十九天。故得名“七醋”。色澤棕紅、酸而不澀、綿甜爽口、醇正清香、久存而不變質。在“剝隘養身七醋”中更兼加入御蓯蓉,玉竹等的十六味中草為輔料,使產品具有豐富的營養和獨特的保健功效:對高血壓、動脈硬化、便秘等病有一定治療作用。同時能消除疲勞、調節腸胃功能、減肥、美容等。長期食用能使人身輕步健,益壽延年。
              “金銀花保健醋”是以釀造七醋為基料,輔料以金銀花、板蘭根、蒮香、甘草、紫蘇葉、白芷、兩面針、蜂蜜等原料精心釀造而成。本品用於防暑、清熱解毒,對健脾開胃有一定食療作用。
              “三七健身醋”是以釀造七醋為基料,輔料以三七、人參、首烏、靈芝等原料精心釀造而成。本品爽口潤喉,健脾開胃,長期食用對高血壓、血管硬化有一定助療作用。

              扁桃

              扁桃果,學名“巴旦杏”,壯語“芒莎芥”,形似雞蛋,以核扁得名。青果極酸,熟時多汁,香甜可口,譽為上等水果。扁桃樹是常綠喬木,二十年開花結果,樹幹高達數十米,遠看象一座綠色圓形的山包,枝葉茂密,四季常青。扁桃“樹為景、果為食”,既是剝隘居民致富的源泉,又是剝隘鎮一道亮麗的風景。2004年被定為富寧縣縣樹。

              科學建設

              該鎮圍繞“打勞農業基礎,依託移民搬遷,建設剝隘特色新鎮,抓好移民經濟,培育林、畜、旅遊三大支柱,做強做大七醋系列產品,著力解決以路、水、為主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加快推進小康社會步伐”的經濟工作思路,大膽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把搞好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積極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認真把打好扶貧攻堅戰作為重點,促進全鎮經濟協調、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努力提高該鎮人民的生活水平。剝隘鎮由於百色水利樞紐工程的涉及,將重新規劃,遷建新集鎮。建設的總體目標為:以新集鎮遷建為基礎,利用衡昆高速路,323國道改線過境路的有利條件和2005年百色水庫樞紐的下閘蓄水,建成的富寧港作為雲南東大門的出海口,直達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按照滇南歷史古鎮,壯族聚居區來建設,重點體現古樸、自然、富有滇南民族風情特色,將自然環境,社會歷史文化及人文景觀三者有機融合,把剝隘鎮建設成為我省通向沿海各省的水路交通門戶,具有壯鄉山水文化旅遊特色的重點集鎮。通過五年的建設,使剝隘新鎮成為省內外知名小城鎮、市政基礎設施功能完善, 具有滇南民族風情特色的遷建新鎮。
              百色水利樞紐工程百色水利樞紐工程
              百色水利樞紐工程淹沒涉及剝隘鎮7個(居)委會41個村小組的土地,按土地面積計算,占雲南庫區的87%,到2005年涉及動遷人口預計達6260人。鎮黨委、政府積極主動配合上級移民部門認真抓好各項移民工作,其主要表現在:一是抓好移民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二是抓好者炳、者義、板達三個移民試點村的建設工作;三是抓好新鎮新址征地、庫區交通公路丈量、323國道線改道和高速公路的征地測量等項工作;四是抓好移民臨時度汛工作。今後我鎮移民工作將以生產安置開發工作為重點,不斷發展移民特色經濟,促進,眾的增產增收,其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以實施“雲嶺先鋒”和貫徹落實《雲南省農村工作守則》為契機,積極引導民眾發展林果、水果甘蔗等熱區特色經濟;二是抓住新鎮搬遷、衡昆高速公路等各項工程建設的機遇,鼓勵和扶持民眾種植蔬菜和科學養殖等效益型項目;三是努力營造寬鬆的投資環境,積極引進外來資金,發展水上旅遊業及第三產業,拉動全鎮經濟發展,突出壯鄉生態園林環境統一的新型城鎮。

              近代發展

              素有“滇粵津關”之稱的古鎮剝隘,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她的每一段
              江河水道,每條石板巷道,都蘊含著幽深而博大的文化底蘊。隨著國家重點建設工程——百色水利樞紐工程的開工,剝隘古鎮即將永遠沉睡江底。為使剝隘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黨和政府十分關心新剝隘集鎮的建設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規劃,要把水庫淹沒搬遷後的新剝隘建成既不失古鎮風貌,又比老鎮規模更大,更富有新時代氣魄、基礎設施齊全、城市功能完備,集旅遊和休閒為一體的壯鄉小城鎮。
              剝隘鎮玉米剝隘鎮玉米
              經過移民搬遷及多年的新農村建設後,剝隘鎮的鄉村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鎮內水、電、路、郵政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斷增加,鄉村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全鎮7個村(居)委會全部實現電通公路電話。101個村民小組中有93個通公路,有99個通電和通電話。行動電話覆蓋率達到78%。通電的村小組都能看上衛星電視,電視覆蓋率達70%以上。民居全部消除茅草房,有33個村小組1911戶村民全部實現整村住上磚混或者鋼混結構的房屋。
              移民搬遷重建後的集鎮剝隘,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通過全體移民近三年的共同建設,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市功能更加齊全,市政規劃更加合理,既保留了原古鎮的基本特點,又顯現出了環保、優美的新面貌。剝隘新鎮選址於本鎮甲村村委會甲村村小組,位於323國道公路及富羅高速公路的交匯處,即將開工建設的富寧港亦於該鎮的周邊上,一個水陸交通便利、繁華、古老的新剝隘即將顯現於世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