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毛五加

剛毛五加

剛毛五加(學名:Eleutherococcus simonii (Simon-Louis ex Mouill.) Hesse)是五加科五加屬的植物。灌木,高達3米;枝無毛,通常有下彎粗刺。葉有小葉5,稀3-4;葉柄長5-10厘米。傘形花序二至數個組成頂生圓錐花序。果實卵球形,長5-6毫米,宿存花柱長1.5毫米。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分布於中國雲南(維西)、四川(美姑、雷波、寶興、金佛山、巫溪)、貴州(大方、獨山)、湖北(恩施、建始)和江西(廬山、武功山)。生長於海拔1000-3300米的森林或灌木叢林中。

剛毛五加根皮可以入藥,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主治風濕獰痛,腰膝酸軟,跌打損傷,骨折,頭痛,院腹痛,痛經,腳氣,無名腫毒。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主要變種,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播種,扦插,分株,栽培技術,選地整地,田間管理,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灌木,高達3米;枝無毛,通常有下彎粗刺。葉有小葉5,稀3-4;葉柄長5-10厘米,無刺或散生細刺;小葉片紙質,長圓形或倒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長5-12厘米,寬1.5-4厘米,上面亮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脈上均有剛毛,有時下面密生柔毛,邊緣有銳利重鋸齒,稀單鋸齒狀,側脈約8對,兩面明顯,網脈不明顯;小葉柄長2-7毫米,無刺或疏生細刺。
傘形花序二至數個組成頂生圓錐花序,直徑2-3厘米,有花多數;總花梗長1-6厘米,無毛;花梗長0.4-1.2厘米,無毛;花淡綠色;萼無毛,邊緣有5小齒;花瓣5,卵形,長2-2.5毫米,開花時反曲;雄蕊5,花絲長2-2.5毫米;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狀。果實卵球形,有5稜,黑色,長5-6毫米,宿存花柱長1.5毫米。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主要變種

長梗剛毛五加Eleutherococcussimoniivar.longipedicellatus(G.Hoo) H.Ohashi):該變種和原變種的區別在於傘形花序和花較大,花梗較長,長達2.5厘米。分布於中國貴州(大方、都勻)。生於海拔數百米的森林下。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雲南(維西)、四川(美姑、雷波、寶興、金佛山、巫溪)、貴州(大方、獨山)、湖北(恩施、建始)和江西(廬山、武功山)。生長於海拔1000-3300米的森林或灌木叢林中。
剛毛五加剛毛五加

繁殖方法

播種

剛毛五加在9-10月份果實成熟,但種胚並沒有發育成熟,無論是當年秋播或翌年春播都需要經過一個夏季在溫、濕度適合的情況下完成形態成熟和經過一個冬季(低溫)完成生理後熟之後才能萌發。種子壽命3年,使用年限2年。收取果實,浸泡1天,搓去果皮,漂洗後收取種子,混拌2倍濕沙,裝在花盆或木箱內,在20℃左右溫度下催芽。每隔7-10天翻動1次,約經3個月,待種子有50%左右裂口時,放在3℃以下低溫處貯藏,於第2年4月中旬播種,5月份出苗。也可採用與天然種子繁殖類似的方法,即將收取的種子立即播種或翌年6-7月播種,待第3年5月出苗。在整好的床面上澆透底水,按8厘米×8厘米等距播種,每穴播種2-3粒,播後覆土2厘米左右,土上蓋3-5厘米厚樹葉等物。發現出苗時要去掉覆蓋物,適當澆水保持床土濕潤,幼苗期要設遮蔭簾並保持床面無雜草,生長2年後移栽。種子空癟的較多,加上有胚後熟休眠,用種子繁殖有一定難度,所以也可用扦插和分株等方法繁殖。

扦插

在採挖剛毛五加根的時候,將莖枝或分櫱枝收取,剪成20厘米左右具2-5個芽的枝條,扦插於插床內,並保持一定溫度和濕度。如在春季扦插要用薄膜覆蓋,保持25℃左右的溫度;夏季扦插要搭設遮蔭棚,在天然林內扦插可在床面上蓋上一層枯枝落葉。如秋季剪取莖枝可將剪取的枝條剪成約20厘米長,裝在塑膠袋內放冰櫃或冷窖內保存,待扦插時取出。利用半木質化嫩枝扦插效果很好。於6月中、下旬剪取半木質化嫩枝,插條只留1個掌狀複葉或將葉片剪去一半,將插條在1000ppm吲哚丁酸溶液中沾一下,促進插條生根。為保持較高的溫度和濕度,插床上應覆蓋薄膜,生長1年後移栽。

分株

剛毛五加植株地下根發達,多在地面下10-20厘米左右的土層內向四周延伸,頂端形成越冬芽,所以植株周圍每年都可萌發出一些幼株,可在早春將這些分櫱株剪下,按2米×2米的株行距挖穴定植。這種方法成活率高,生長快。移栽時選土層深厚的山坡地、林邊空地、荒地均可栽植。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而且最好要灌溉方便。選好地塊後要深耕耙平,做成苗床,苗床高10厘米,寬120厘米,長2-3米。做床前,每公頃要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千克兌水7500千克噴灑土壤,進行滅菌。以在疏林下栽培為好。在林內栽培應進行帶狀整地,選擇鬱閉度在0.3以下的疏林,在林中做成寬2-5米的林帶,在林帶內清除雜草及雜木,將土壤翻鬆,做成苗床,以便栽植幼苗。整地時,因地制宜,施足基肥,一般每公頃用堆肥22500-37500千克、餅肥750-1125千克、鈣鎂磷肥300-450千克、硫酸鉀75-150千克。肥料施用過程中堆肥、餅肥要充分腐熟,基肥不能與苗木根系直接接觸。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幼苗在春季移栽成活,待氣溫回升後,選晴天及時鬆土除草。鬆土宜淺不宜深,避免傷害苗木根系,將表土鋤松讓陽光照人,可提高地溫,促進苗木根系生長。
清溝排水:幼苗既怕旱又怕澇,土壤過於粘濕易導致根系腐爛死亡,土壤過於乾燥又易失水死亡。因此在冬季結合施肥培土進行清溝,通過中耕鋤草,少量補肥,再加深田間溝系,做到排水暢通,大雨後田間不積水。遇到乾旱要及時進行灌溉,防止苗木死亡,灌水以濕潤土壤為宜。除草應掌握在土壤乾燥時進行,平時應經常清溝排水,保持土壤濕度適宜。
遮蔭降溫:採用稻草或遮陽網遮蔭,對幼苗生長十分有利,可減少水分蒸發,降低土溫,增加根、莖生長。
施肥:根據土壤養分狀況和樹種特性,合理選用肥料,一般氮肥、磷肥、鉀肥比例為3:2:1。基肥最好在耕地前施用,追肥每年3-4次為宜,每次間隔3-4周為宜,主要以溝施和撤施方法為主。
輪作:在同一塊圃地或林地上,通過輪換種植不同樹種或其他農作物的方式來提高地力,從而提高苗木質量。
採收與加工:秋季挖根,洗淨,趁鮮剝取根皮,曬乾備用。

主要價值

剛毛五加根皮可以入藥,味辛、微苦,性溫;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主治風濕獰痛,腰膝酸軟,跌打損傷,骨折,頭痛,院腹痛,痛經,腳氣,無名腫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