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記憶

前瞻性記憶

前瞻性記憶是指當事人記得將要採取的行動,是相對於回顧性記憶(retrospective memory)的一種記憶。前瞻性記憶更關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其信息內容比較貧乏;它明顯與我們為日常活動制定的計畫或目標有關。“前瞻性記憶是我們日常生活能力的核心部分。如果沒有前瞻性記憶,除非個體不停地進行言語複述直到合適的時間或直到某情景發生,否則個體將不能夠實施計畫要採取的行動。”(Burgess , Quayle & Firth)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瞻性記憶
  • 外文名:prospective memory
  • 別稱:前瞻記憶
  • 解釋:某一時刻要做的事或任務的記憶
  • 產生原因:人們對套用研究及人類自身的關注
  • 類別:基於時間的/事件的前瞻性記憶
概述,關鍵特徵,類別,理論觀點,相關研究發現,影響因素,前瞻記憶的研究方法,評價,

概述

前瞻性記憶(prospective memory)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於時間的前瞻性記憶,一種是基於事件的前瞻性記憶。基於時間的前瞻性記憶是在某一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動作記憶,基於事件的前瞻性記憶是在適當條件下完成規定的動作記憶。根據實驗得出結論,基於時間的前瞻性記憶為52%,基於事件的前瞻性記憶為33%。所以基於時間的前瞻性記憶好於基於事件的前瞻性記憶。
前瞻性記憶的理論分析有三種。一種是涉及自上而下的加工,一種是與工作記憶有關,中樞執行者的影響;一種是激活理論:激活目標事件與活動的那個計畫聯繫。

關鍵特徵

Ellis 和 Kvavilashvili(2000)提出前瞻記憶任務的三個關鍵特徵:
  1. 在有意形成和有機會執行這個意圖之間有一定的時間延遲。這個延遲應該足夠長,長到能防止被試在此時間段內仍然把注意力集中在該意圖上。
  2. 不需明顯提醒個體在恰當時刻實施其意圖。
  3. 實施意圖需打斷一些其它正在進行的任務。

類別

基於時間的前瞻性記憶(time-based prospective memory)是指記得在某一特定時間去完成某一給定行動,如19:30到達酒館。
基於事件的前瞻性記憶(event-based prospective memory)指記得在適當條件下去完成一個行動,如當你見到某人時給他傳遞一則訊息。

理論觀點

相關研究發現

成功完成前瞻性任務大都需要監控環境以找出相關線索。監督性注意系統和工作記憶的中央執行系統可能參與到這一監控過程之中。例如,McDaniel 和 Einstein(2000) 認為,“一些注意資源會主動參與到以下兩個過程或其中一個過程中:策略性地監控環境中與前瞻性記憶任務有關的事物和/或周期性地注意到將要進行的行動。有一些理論家,如Burgess、Veitch、De Lacy Costello和Shallice(2000)認為,這一注意系統位於額葉及相關結構中。
Burgess等(2000)研究了總共65名有前瞻性記憶障礙的腦損傷患者,並發現這些患者的額葉損傷差別很大。他們認為右側背外側前額葉皮質(Righ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參與計畫和意圖產生過程、Brodmann第10區涉及意圖的維持過程。另一方面,前瞻性記憶的回顧性記憶成分(即記住需要執行哪一個行動)位於扣帶回前部和扣帶回後部。
Burgess等(2001)對健康個體的前瞻性記憶進行了一項PET研究。實驗中,一個用來引起一個特定反應的預期刺激可能出現有可能不出現。他們對這兩種情況進行了比較。實驗結果證實了Burgess等(2000)的主要發現。由於”無論刺激最終是否出現,被試在期待前瞻性記憶刺激出現時,其雙側額極(Brodmann's area 10)、右外側前額葉(right lateral prefrontal)、頂葉下部及楔前葉(precuneus)激活均有增強“(Burgess等,2001)。另外,”當前瞻性記憶刺激出現並被執行時,丘腦有了進一步的激活,同時右外側前額葉的激活程度相應降低“。這些結果支持了前瞻性記憶與回顧性記憶存在顯著不同這一觀點。在關鍵刺激尚未出現時,大腦出現激活可能反映出那些只余前瞻性記憶有關係的過程,而在關鍵刺激出現後的那些激活反映的是前瞻性和回顧性記憶交織在一起的過程。

影響因素

前瞻記憶產生於人們對套用研究及人類自身的關注,影響前瞻記憶的因素與如何有效地提高前瞻記憶一直是研究的重要內容。
1、提示物、靶事件和情境對前瞻記憶的影響
前瞻記憶能否順利進行常取決於合適的提示物、靶事件和情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尤其是老年人)外部提示物如日曆、鬧鐘和放在顯眼處用於幫助回憶的物體比內部線索如心理演示、生物鐘更常使用。醒目的和不熟悉的提示物、靶事件更容易提高前瞻記憶表現,但提示物並不總是會起作用,有效的提示物應能加強或激活靶事件和意向之間的聯繫。
2、年齡因素在前瞻記憶中的作用
一般認為,老年人在完成前瞻記憶任務時會表現出更多的困難,因為它涉及到較多需要自我啟動(self-initiated)的提取過程。但Einstein和McDaniel的經典實驗表明,年齡對回溯記憶任務有較大影響,卻並不降低前瞻記憶測驗的表現,這可能是由於實驗採用基於事件的前瞻記憶任務,有外部線索可以引導提取先前形成的意向,如果採用基於時間的任務,則前瞻記憶能力將隨年齡增大而下降。兒童對自己的前瞻記憶能力往往估計過高,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元記憶水平較低,即使認識到提示物會幫助他們記住前瞻記憶任務,也常常找不到有效的提示物。
3、其他因素對前瞻記憶的影響
集中注意的前瞻記憶成績一般要好於分散注意,但也不盡然,任務自身的特點或許是主要原因。保持間隔,即形成意向到執行意向所要求的行為之間的時間長短會影響前瞻記憶表現,中間是否插入其它任務也會產生影響。人格和前瞻記憶能力也有關,Searleman和Gaydusek發現A型人格(個性中有時間觀念強,爭強好勝,關注最後期限及持完美主義觀點等)比非A型的人前瞻記憶表現要好。另外,動機情緒對前瞻記憶也會有影響,而一件重要的任務顯然比不重要的更容易被記住和執行。

前瞻記憶的研究方法

前瞻記憶和回溯記憶有很大不同,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前瞻記憶任務包括兩種成分,一種是自發啟動先前意向(intention)的前瞻成分,另一種是對意向內容進行提取的回溯成分,前者是回溯記憶沒有的,被試既可以忘了前瞻成分而記得回溯成分,也可以相反。其次兩者的儲存不同,對於同樣的記憶內容,如遇到某一單詞就按某一反應鍵,作為前瞻記憶任務比回溯記憶任務處於更高的激活水平,更容易記憶和提取。實驗研究也顯示對於正常被試兩者的測驗成績無關或相關很小。此外前瞻記憶的特殊性還來自它和人們的社會交往有更為密切的關係,而不僅是個人的認知問題。
由於前瞻記憶和回溯記憶之間存在的差異,前瞻記憶在研究方法上與回溯記憶有所不同。早期有關前瞻記憶的研究帶有濃厚的自然主義色彩,不同於傳統的記憶實驗法,而是要求被試完成問卷,或在需要交回的問卷某處寫上日期和時間,讓被試保存記憶失敗的日記,以及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郵寄明信片或打電話給實驗者,進一步的技術還有摸擬服藥片任務,即讓被試帶回去一個小盒子,每天定時撳盒上的按鈕,裡面的裝置自動記錄時間;讓孩子們把冰鞋帶到學校;對電影協會考察將要看到的電影的名字等等。這些方法都不能嚴格控制和評估被試使用記憶策略,也不能控制被試雖然記得某個要執行的任務,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履行等問題;因此在方法上是有缺陷的。
七、八十年代關於前瞻記憶的實驗研究進行了許多嘗試,但未能找到令人滿意的範式。1990年Einstein和McDaniel發展了一種前瞻記憶實驗室研究的方法,具體操作如下:實驗開始時告訴被試短時記憶(回溯記憶)任務;接著告知前瞻記憶任務,即在完成一系列短時記憶任務時若碰到某個特定的單詞(靶事件)就按下反應鍵;短時記憶任務開始執行前要求被試先完成一些干擾任務,以避免前瞻記憶任務保存在工作記憶中,並產生一定程度的遺忘;然後才執行嵌有規定靶詞的短時記憶任務;最後根據按下反應鍵的正確率評估前瞻記憶任務的執行情況。其後的實驗研究大都採用這種範式,不同的只是前瞻記憶任務、干擾任務、靶事件及所嵌入的回溯記憶任務的形式與內容根據不同的實驗目的作了相應的變化。如前瞻記憶任務可能是簡單地寫一個詞或作一個記號,也可能是完成某一動作;干擾任務採用喜愛程度評估或面孔再認等;靶事件可能是一個動作、一個符號甚至一個特定的間隔和順序;回溯記憶任務則可能是閱讀文章或短時記憶等。這種範式操作性強,各個變數的影響已較為人所熟知,非常適合基於事件(event-based)的前瞻記憶任務,即有外部線索可以引導提取先前意向的任務;對基於時間(time-based)的任務,如半小時後開會,提取過程沒有外部線索引導而需要自己啟動,則較難操作,現場情景摸擬法則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評價

來自認知神經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的的證據表明,前瞻性記憶一般涉及主要由大腦額葉參與的注意過程。另外,前瞻性記憶和回顧性記憶似乎涉及大腦不同的區域。然而,我們對於Burgess等(2000、2001)的研究中,前瞻性記憶任務在多大程度上能推廣到其他類型的前瞻性記憶任務上還不甚清楚。此外,我們需要更多了解前瞻性記憶中各種過程的時程。West、Herndon和Ross-Munroe(2000)就此問題運用EPR技術報告了初步的結果。他們注意到在要求被試做出反應的關鍵刺激出現後300ms,一個負波會出現,而且成功搜尋一個合適行動使得此負波維持至刺激出現後800-1000ms。然而,這些研究結果仍需進一步重複和擴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