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寒武紀生物礁

前寒武紀生物礁的主要特徵就是由藍細菌形成的疊層石礁大規模發育。從古元古代到新元古代早期是疊層石空前大繁盛時期,它們無論從分布廣度上,還是在數量上以及多樣化程度上都達到了頂峰(錢邁平等,2001)。由疊層石碳酸鹽岩所構成的礁是由藍細菌的菌絲體為主的底棲自養生物群落建造的生物沉積構造(齊文同,2002)。疊層石礁具有堅硬的抗浪構造,形成了凸起的正地形,主要發育的礁體類型為點礁群和邊緣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寒武紀生物礁
  • 外文名:Precambrian reef
  • 特徵:藍細菌形成的疊層石礁大規模發育
  • 新元古代:疊層石空前大繁盛時期
  • 特點:堅硬的抗浪構造
  • 礁群類型:點礁群和邊緣礁
簡介,分布,舉例及流變,

簡介

前寒武紀生物礁的主要特徵就是由藍細菌形成的疊層石礁大規模發育。從古元古代到新元古代早期是疊層石空前大繁盛時期,它們無論從分布廣度上,還是在數量上以及多樣化程度上都達到了頂峰(錢邁平等,2001)。由疊層石碳酸鹽岩所構成的礁是由藍細菌的菌絲體為主的底棲自養生物群落建造的生物沉積構造(齊文同,2002)。疊層石礁具有堅硬的抗浪構造,形成了凸起的正地形,主要發育的礁體類型為點礁群和邊緣礁。

分布

我國現有的生物礁研究資料表明,該時期疊層石礁主要產出在中一新元古代地層中,主要分布在滇中、黔北、黔中、浙西、淮南、江蘇及陝西地區。滇中地區中元古代昆陽群落雪組疊層石礁是前寒武紀所報導的層位最低的生物礁,該礁體為台地邊緣礁(杜遠生和韓欣,1999)。新元占代時期疊層石礁分布相對廣泛,黔北、黔中、淮南、江蘇及陝西地區都有分布。

舉例及流變

貴州省北部遵義及金沙一帶,在燈影期發育了由Baicalia建造的點礁群(曾鼎乾,1988)。點礁一般高3 m左右,寬6~30 m,呈塊狀,常成群出現於台地邊緣淺灘相中。礁核部位的貝加爾疊層石含量可達80%,具有支撐骨架結構。這些點破發育在中層第粒亮晶白雲岩灘上,在高低不平的灘表面,疊層石形成穹隆狀凸起,進而發展成柱狀,並常見分叉、合併現象,層層向上生長。在疊層石的柱狀體之間充填各種成分的生物碎屑砂礫沉積物。在礁體頂部,由於碳質頁岩和含磷砂質頁岩沉積物的覆蓋或由於藻灰結核及紅藻白雲岩沉積物的覆蓋,使其停止生長。
浙西地區疊層石礁形成於上震旦統西峰寺組上部,主要有兩種礁體類型一類位於台地邊緣,形態為近丘狀點礁,見於餘杭泰山;另一類位於古陸邊緣,呈近於帶狀的岸礁,見於紹興坡塘及江山新塘塢(徐克定和金梅春,1996)。點破位於鄰近海盆地的古隆起上,形成於潮坪環境,岸礁位於鄰近海岸的淺凹陷內,也形成於潮坪環境。礁體均由疊層石白雲岩組成,柱狀疊層石形成礁的骨架。在浙西地區的疊層石礁中,江山新塘塢疊層石礁發育的規模最大,也最為典型。礁體呈北東走向,延伸遠,北起常山溪上,西經江山新塘塢,
可延至江西朝陽磷礦。礁長80 km,寬大於20 km,總面積1600 km2,最大厚度136.5m。新塘塢礁是一個岸礁,分布於濱岸環境。由於緊靠古陸生長,頂部較平,礁前斜坡陡,在王家嶺一帶,靠近礁前帶有礁體崩塌形成的塌積岩。新塘塢礁可分出礁基、礁核、礁前、礁後、礁頂等相帶,礁體與華夏古陸之間為潟湖。礁體發育的基底由粉晶顆粒白雲岩和紋層狀白雲岩組成,紋層中常見鳥眼構造,代表潮坪相沉積。礁核厚度變化較大,由柱狀疊層石組成。疊層石顯示明顯的垂直分帶現象下部單體或平行分叉中部疊層石和上部相似,以單體柱狀為主,有時與砂質白雲岩、紋層狀白雲岩構成韻律互層;上部柱體分叉呈矛狀、疣狀,以Gaaradakia為主;頂部由Patomia、Baicalia及Linella等組成,以長柱狀、掌狀等為主。該礁體發育在淺灘上,首先形成大量柱狀疊層石,構成礁體格架,以後水體變淺,由柱狀疊層石演變為紋層狀白雲岩,夾碎塊狀白雲岩,最後白雲岩進一步發育。隨著寒武紀早期海侵的到來,海水加深,導致疊層石礁體無法生存而死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