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空前絕後。出自唐·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它是一首盛時不遇的名篇。它表達了作者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反而受到打擊,這使他心情非常苦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 含義空前絕後,絕無僅有
  • 出自:唐·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 詩人感情:政治抱負不能實現,非常苦悶
  • 情景:一首盛時不遇的名篇
  •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相近詞: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 詩人啟發來源:受《楚辭》特別是其中《遠遊》
  • 詩人信息: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人
  • 詞條定義:成語,辭彙,成語詞典,文學,國學
  • 朝代:唐朝
基本信息,發音,釋義,用法,相近詞,原文,賞析,作者,幽州台,背景,故事,

基本信息

發音

qián bù jiàn gǔ rén ,hòu bú jiàn lái zhě。

釋義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亦用作諷刺。

相近詞

1、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原文

《登幽州台歌》——陳子昂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賞析

在用辭造語方面,此詩深受《楚辭》特別是其中《遠遊》篇的影響。《遠遊》有云:“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往者余弗及兮,來者吾不聞。”本篇語句即從此化出,然而意境卻更蒼茫遒勁。
同時,在句式方面,採取了長短參錯的楚辭體句法。上兩句每句五字,三個停頓,其式為: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後兩句每句六字,四個停頓,其式為: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作者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省)人,初唐的大詩人。他的詩追摹建安正始的詩風,反對華而不實的齊梁體。他的代表作是《感遇詩》古十八首。陳子昂在唐詩的發展上,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韓愈的《薦士》詩說:“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是很中肯的。曾任右拾零遺,有《陳拾遺集》。陳子昂是一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諫,對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評意見,不為武則天採納,並曾一度因“逆黨”株連而下獄。

幽州台

幽州台:即薊北樓,在今北京市。登上這古老的幽州台,因而想起了古代的事。當年燕昭王求士,築金台,招攬天下賢人,燕國得以興盛。但這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事。作者由此而感到十分掃興,心中誕生了無限抑鬱悲涼之感。“浩浩蒼空,茫茫曠野,而胸中之不平,又何從吐訴!”想到這裡,百感交集,“獨愴然而涕下”了。詩的氣魄很大,語言縱橫,有古人之風。本篇在藝術表現上也很出色。上兩句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出空間遼闊。在廣闊無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繪了詩人孤單寂寞悲哀苦悶的情緒,兩相映照,分外動人。念這首詩,我們會深刻地感受到一種蒼涼悲壯的氣氛,面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而在這個圖景面前,兀立著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感到孤獨悲傷的詩人形象,因而深深為之激動。

背景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同出征。武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稍後,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即幽州台,遺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裡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與《登幽州台歌》是同時之作,其內容可資參證。《薊丘覽古》七首,對戰國時代燕昭王禮遇樂毅郭隗,燕太子丹禮遇田光等歷史事跡,表示無限欽慕。但是,象燕昭王那樣前代的賢君既不復可見,後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時;當登台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本篇以慷慨悲涼的調子,表現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這種悲哀常常為舊社會許多懷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獲得廣泛的共鳴。

故事

唐朝著名的文學家陳子昂很有才學,受到武則天的賞識,被任命為隨軍參謀,遭到將軍武攸宜的排斥。在燕地他登上古老的幽州台,想起古代燕昭王重用大將樂毅的故事,就寫詩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