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竹窪自然村

刺竹窪自然村

刺竹窪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勐糯鎮叢崗行政村,屬於半山區,位於勐糯鎮西北邊,距離村委會4公里,距離勐糯鎮29公里,國土面積2.49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刺竹窪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勐糯鎮叢崗行政村
  • 海拔:1400 m
  • 年平均氣溫:24℃
  • 年降雨量:1400毫米
村情概況,基礎設施,農村經濟,文化衛生,

村情概況

該村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24℃,年降雨量1400毫米,適宜種植甘蔗、香料煙等農作物。有耕地362畝,其中人均耕地2.1畝;有林地2076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8戶,有鄉村人口177人,其中農業人口177人,勞動力9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5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8.7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87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8戶通自來水,有3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100%。有3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63.1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4戶(分別占總數的71.1%和63.16%)。
刺竹窪自然村
村道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9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9公里。全村共擁拖拉機3輛,機車19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9畝,有效灌溉率為30.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2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8.7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5.6萬元,占總收入的55.25%,畜牧業收入33.25萬元,占總收入的2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0頭,肉牛3頭);林業收入14.57萬元,占總收入12.27%;第二、三產業收入4.62萬元,占總收入的3.9%;工資性收入7.84萬元,占總收入的6.6%。農民人均純收入378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5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人(占勞動力6.3%),在省內務工6人。
刺竹窪自然村
甘蔗種植業

文化衛生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叢崗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龍四中。該村距離國小校4公里,距離中學29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人,其中小學生10人,中學生3人。
刺竹窪自然村
村國小
刺竹窪自然村大約在十九世紀中期鏟草立寨,主要以楊氏家族為主,解放前夕又遷來了一部分住戶,該村由於過去立寨時,刺竹較多,枝葉茂盛,並且生長在一個大窪子附近,故名叫刺竹窪。該村都為漢族,信仰佛教。每年的農曆2月8日都要到寨子上的廟房殺豬宰羊祭祀廟主。每年的清明節都到自家的祖墳地上燒香,殺豬宰雞,購買一些水果、零食、果品等豐盛的食物擺供,祭祀祖宗;每逢春節前農曆臘月二十五日要做粑粑,準備豐盛的食物,到初一的那天,無論男女老少都穿上嶄新的衣服迎接新的一年,並舉辦打陀螺、盪鞦韆等文化活動。該村人民心地善良,淳樸厚實,勤勞勇敢,熱情好客,安分守紀,團結互助。
該村現有農戶38戶,鄉村人口177人,其中男性93人,女性84人。其中農業人口177人,勞動力96人。該村主要居住漢族。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人,占人口總數的3.3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0人,參合率96.053%;享受低保37人,五保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3公里。該村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8戶,占農戶總數的9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