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頂磚石墓

券頂磚石墓

券頂磚石墓,位於扶風縣太白鄉良峪村的出土墓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券頂磚石墓
  • 出土地點:扶風縣太白鄉良峪村
3月16日,扶風縣太白鄉良峪村唐家溝組農民在修路時,發現村邊道路的土牆裡面有一處古墓。這個墓里的青磚並不是長方形的,而是類似的鉚釘一樣彼此鉚合在了一起。除了10餘件器皿外,讓村民們驚訝的是,從墓里發現的陶罐里竟還倒出了穀物,剛出罐時金燦燦,村民通知了扶風縣文物部門。
出土陶罐色彩鮮艷閃光澤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來到太白鄉良峪村唐家溝組,古墓周圍圍滿了村民,墓門呈圓拱形,單墓道,大約1.5米高,考古挖掘人員正深入墓底緊張地挖掘,墓邊是剛剛挖出來的青磚,這些青磚比現在的磚大、薄,磚與磚之間彼此緊扣,渾然一體。據現場的考古人員說,正是因為青磚彼此鉚合,墓地才會如此牢固,歷經千年依然完好。根據對現場出土文物的初步判斷,墓應是西漢時期的,按照專業術語說,這個墓叫做“券頂磚石墓”,墓的主人家庭生活屬“小康”。
下午5時許,一名正在挖掘的考古人員突然喊了聲:“這裡面有東西!”於是眾人目光全部聚集在考古人員的手上,三五分鐘後,一個小巧玲瓏的陶罐現了形,儘管粘滿了泥土,但是在扶風縣文物局畢遠志局長的揉搓下,不到五分鐘,沉睡了2000多年的小陶罐閃出了光澤,據畢局長講,陶罐上因為刷了一層“釉”所以閃出了光澤,可見當時工藝之先進。
穀子顆粒飽滿 內部已碳化
除了陶罐,在這三四天內,從古墓里還陸續發現銅鏡、五銖錢、釉陶倉、鐵甑等十多件文物。讓考古專家驚訝的是,“釉陶倉”剛出土時,裡面還裝有穀子,倒出來還金燦燦的,因為內部已經碳化,用手一捏就成灰了。記者看到,穀子因為晾了幾天已經發黑,但是顆粒看起來很飽滿,真讓人難以置信這就是沉睡了2000多年的糧食。
據考古專家介紹,在古墓里貯藏糧食,年代一久就會發生碳化變成灰了,像這樣外觀保存完好的穀子實屬少見,這對研究古代糧食結構和糧食貯藏技藝是一個很重要的依據,而且穀子是在“釉陶倉”里裝著,在漢代,“釉陶倉”是專門用於陪葬的器皿,一般不放糧食,但是在這個墓里卻放著糧食,這個墓地里為什麼放呢?這又為研究漢代墓葬習俗提供了一個新的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