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姓(利(姓氏))

利姓(姓氏)

利(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利姓始祖李利貞為楚國老子的祖先,後人為紀念他,取利字為姓,是利姓的主要淵源,其它淵源還有出自羋姓,來源於封地;出自姬姓,也來源於封地;出自北魏鮮卑族有叱利氏所改。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南一帶,歷史名人有西漢名丞利倉、漢代武將利幾、宋朝學者利元吉、當代大學教授利卓燊、偉倫基金會主席利國偉等。利氏家譜編纂以思其木本水源之義,興起尊祖敬宗之心為要,續而補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利姓
  • 外文名:Li
  • 始祖:李利貞
  • 主要淵源:後人為紀念李利貞,取利字為姓
姓氏源流,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來源四,來源五,來源六,來源七,來源八,得姓始祖,遷徙分布,歷史名人,利倉,利幾,利元吉,利本堅,利建能,利卓燊,利天增,利智,利帥,利希慎,利孝和,利國偉,利子厚,利銘澤,利德蕙,利定昌,利乾,利承武,利良奕,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宗祠通用聯,四言通用聯,六言通用聯,七言通用聯,八言上通用聯,附錄附註,利族開源,利氏家譜序,

姓氏源流

利(Lì)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高陽氏,出自春秋時期楚國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的祖先,以祖字為氏。上古商代時,有位王族叫理利貞,為了逃避商紂王的迫害,曾路經一棵李樹下以李子充飢,後來就改姓為李利貞。李利貞的十一世孫李聃,被後人尊為道家創始人,就是老子。老子後代中,有的為紀念遠祖中的王族李利貞,取利字為姓,切代相傳。所以,李姓、理姓、利姓的遠祖是同一人。利姓產生較晚,是老子李聃的後代中形成的。

源流二

出自羋姓,來源於封地,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楚國有公子受封於利邑(今四川省廣元縣境),其子孫就以封地名為姓,世代相傳姓利。

源流三

出自姬姓,來源於封地,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晉國有大夫食采於利邑,其後人以利孫為氏,後改為單姓利氏。

來源四

出自北方鮮卑族有叱利氏所改。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叱利氏,入中原後遂漸與漢文化融合,後改為利氏。

來源五

源於官位,出自秦、漢時期官吏利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秦朝時期,秦始皇設定有利氏一官位,亦稱栗氏、歷氏,專職負責監造金屬器具,其中負責冶煉澆鑄的工官專稱“窏氏”,負責兵器製造的工官則專稱“利氏”,負責民用器物製造的則專稱“栗氏”。

來源六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叱利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北魏鮮卑族拓拔部中有叱利氏部落叱利氏,亦稱叱李氏、叱列氏、叱黎氏、叱伏列氏,即中國北方古高車族十二姓之中的泣伏利氏。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叱利氏後改為利氏”。實際上,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於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遷都洛陽後大舉推進的漢化改革過程中,叱利氏在漢化時先改為漢字單姓利氏,後另有族人改為李氏,其實是同宗同源。該支利氏正確讀音作lì(ㄌㄧˋ)。

來源七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顏扎氏,稱燕札氏、顏查氏、閻拉扎氏、顏之哈拉氏、庫雅拉彥札,源出金國時期女真顏盞部,以姓為氏,滿語為Yanja Hala,世居雅蘭西楞(今俄羅斯濱海地區蘇城東南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長白山區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顏(民姓)氏、閻(官姓)氏、張氏、錫氏、利氏等。
該支利氏鼻祖為顏扎·珠爾杭阿,滿洲正黃旗人,清乾隆年間從征甘肅,在鎮壓回民起義的過程中立功頗偉,因功被乾隆大帝賜號為“錫利巴圖魯”,累官至御前侍衛、正白旗護軍統領、鑲藍旗滿洲副都統,賜騎都尉世職。在顏扎·珠爾杭阿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號為姓氏者,先稱錫利氏,後以諧音漢字省文簡改為單姓利氏、錫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利氏正確讀音作lì(ㄌㄧˋ)。

來源八

源於達斡爾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黑龍江志稿》記載:
達斡爾族莫爾登氏,亦稱孟爾丁氏、孟爾的音氏、墨爾丹氏、莫塔哈利氏,世居黑龍江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興安嶺)地方,是達斡爾族的老姓之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Mordin Hala。
清朝中葉以後,達斡爾族、滿族莫爾登氏多冠漢姓為利氏、孟氏、莫氏、蒼氏等。
達斡爾族、滿族利氏讀音皆作lì(ㄌㄧˋ)。

得姓始祖

利氏的出處,跟人多族大的李氏及理氏,不但讀音極為相似,而且追溯起來,三姓還同出一源,可以說是兄弟。原來李氏的出處,根據《元和姓纂》的考證是:“顓頊高陽氏之裔,顓頊生大業,大業生女華,女華生咎繇,為堯下官,子孫因姓理氏,裔孫理征,得罪於糾,其子利貞逃難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命,因變李氏。”本文所討論的利氏,根據《路氏》的記載,則是“老子之後,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貞,後為氏”。老子,姓李名耳,是距今二三千年前一位影響中國學術思想既深且遠的不朽哲學家,他的祖先叫利貞,而依照上述《路史》的記載,利貞的後裔之中也有人以李為姓。如此看來,利李二氏是系出同源。利氏家族於上古時期,一直都是以河南地區為繁衍中心,所以,河南應是利氏的發祥之地和老家所在地。望族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陽縣東北)。故利氏後人奉利貞為利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利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
利氏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是春秋晚期至戰國的李利貞,接著是利九。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楚霸王項羽的大將有利幾、博士利永貞、中山賢相利乾,後又有得道真人利真,西漢時期有長沙承相利蒼,唐朝時期有高僧利涉,宋朝時期有文士利申、金谿縣丞利元吉、學者利鸞孫等。
據欽州利明學世家族譜記載:利氏最早南移繁衍的祖先是利劉興、利本堅兩位,利劉興從河南開封府祥符縣遷至安徽省開基,部份遷居國外。利本堅,字孔固,原住河南省開封府祥符縣,利本堅是明朝著名的愛民好官,先後出任江西贛縣主薄及四川省安岳縣丞,明朝時期到廣東韶州任教,期滿移居南雄城南珠機理定居。利本堅淑配陳氏生下三男,長子利大川,次子利朝綱,三子利維卿。
利大川從南雄遷居平林開基,生下利桂榮。利榮生利高輝、利高煌。利高輝生利維基、利維堂。利維基生利錦,利維堂生利鏞。利鏞生利祖安。利祖安生利棰英。利棰英生利福明、利福堅。利福堅生利思仁、利思義、利思禮、利思志。
利朝綱從南雄遷居江西省龍南,生下利廷用。利廷用生利繼祿。利繼祿生利世昌。利世昌生利成六、利成十、利成廣、利成立。利成廣遷居四川省,部分子孫僑居國外。
利維卿從南雄遷居東莞縣開基,生下利應瑞,字夢傖,又生利應祥。利應瑞生利良材,字柚,又生利顏材,字梓。利良材生利寅賓,字名楊,號天寶。利寅賓生利益夫,字伯謙,又生利順夫,字伯巽。利益夫生利廷鳳,字鳴時,號芝。利廷鳳生利於南。七代單傳至第八世利襲(世美),字世嘵,妣謝氏,是已亥科舉人,官授南海巡檢,為國家為民族而軀名垂千古,公婆墓地葬在東莞縣常平鎮橋瀝村馬橋獅山。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的利氏家族,是利世美的後裔。
利世美(利襲)生下四子,長子利秀野、二子利蘭野、三子利芸野、四子利蕙野。利秀野住莞城,明朝末年間其後代利松友、利竹友、利梅友三人遷居紫金臨江鎮及福建省莆田縣開基。利蘭野住城西油榨尾,利芸野遷居惠州博羅嶺坑開基,利蕙野遷居海南及國外。
利蘭野生利文杰,居廣東莞城油榨尾。利文杰生利受祖、利受寧二子,遷居廣東高要縣金利村。利受寧生利德華。利德華生利帝保。利帝保生利觀養、利觀祿,後遷高明墨編村。利觀祿生利史明,利觀養老生四子:長子利康長(利明學),字昌教,號聖山;次子利康義;三子利史勛(利史江),四子利史富(利明臣)。
利康長於明朝末年間到廣西靈山任教儒,其品德純正,志在四方,深知地理,目睹欽靈一帶是理想開基之地,故選擇靈山陸屋東郊勝塘村建居,從廣東墨編村遷此開基,於是利康長便成了廣西欽州地區利姓的始祖。利康長娶三房生八子,原配陸氏,續娶施氏,再娶楊氏。施氏太婆墳地名寶鴨塘,墓有對聯一首:“壹墓開基綿八子,雙峰毓秀萌千孫。”
利康長之長子利顯全,利顯全生一子,遷居廣西欽州青塘金利村,其子孫現遍及當地四十多個自然村。利康長之二子利顯洪、三子利顯秀,子孫布及廣西各地。利康長之四子利顯彰的後代,遷往南寧、桂林、梧州等地。利康長之五子利顯勝、六子利顯後,遷往廣東。利康長之七子利顯良,遷往山東歷城、山西大同及山東煙臺等地。利康長之八子為利顯斌。目前,利康長的後裔子孫估計不少於五萬人。
北宋初年,江西利氏一支南遷到南雄保昌定居。在宋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這支利氏族人遷至今東莞常平大瀝,墾荒種養,大瀝遂為廣東利氏發祥地。南宋時期,這支利氏族人繁衍至博羅、南海一帶。元初,繁衍至紫金、河源等地。上述四川安岳縣令利本堅即為紫金人。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欽州市靈山縣、北海市合浦縣、南寧市、貴港市、陸川縣,廣東省的河源縣、東莞市、惠州市、陽江市陽東縣、南粵縣、從化縣、廣州市花都區、博羅縣、新會縣、英德縣、湛江市,河南省的洛陽市、虞城縣、唐河縣,江西省的興國縣、萍鄉市,安徽省的無為縣、南陵縣,海南省,四川省的南充市南部縣,湖北省的來鳳縣,台灣省的屏東縣等地,均有利氏族人分布。

歷史名人

利倉

西漢時期名丞相,現今發現的馬王堆濕屍就是他的夫人。

利幾

漢代武將,先是項羽部將,後來為劉邦帶兵。

利元吉

宋朝學者,字文伯,盯江人。是宋代著名儒者陸九淵的高才生,學問獨到,陸九淵的兒子後來想拜他為師,利元吉謝曰不敢當。中國古文化的要領,常出於師徒口耳相傳。舉進士而當官,為官清正廉潔,愛民如子,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政績顯著。晚年以教書為樂。

利本堅

明朝英德(今廣東省)人。由監生任贛縣主簿,調四川安岳縣令。為官公正,愛民節用。為眾論所推許。

利建能

1950年6月28日生,男,廣東省人。現任中國對外建設廣州園林公司經理。大專學歷,建築師,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工程委員會副理事長。多年來從事建築設計及園林規劃工作,主持設計的項目包括古典建築、旅館、醫院、博覽中心、風景建築及公園、庭園的規劃等。曾赴德國工作進修,主持或參與策劃、設計的項目有瑞典“香山苑”;法國“錦繡園”;加拿大“天皇城”;泰國養素、“雁巢園”;德國“春華園”等。近年(21世紀後期)來與美國華廈園林公司合作引進推廣美國“寶馬麗”建築裝飾材料。致力於國內外園林工程設計營造,完成了廣州外商活動中心庭園、中山紫馬嶺公園“攬勝閣”等一批高質量的園林工程。

利卓燊

1933年9月生,廣東新會市人,教授,研究員。1957年畢業於華中農學院土壤農業化學系,現任九二學社浙江省委聯絡委員會委員,人大代表,國際土壤學會成員。主要業績:是中國率先從事固氮綠萍的多學科內容套用基礎研究,及將其作肥料、飼料、餌料的多用途綜合利用技術研究,提供了系列創新技術在生產中推廣,早在六七十年代中,推廣養用面積全國每年有430多萬公頃。1960年起一直為第一主持人主持省、部重點科研項目和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於1979年指導美國國家科學院派來代培的博士研究生完成學業。為第一完成人的科學成果8項獲浙江省科學大會獎。科技成果二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代表著作有獨著《綠萍的養殖與利用》(已先後被國外譯為英文和西班牙文出版〕,合著《生物固氮》等3本。在國內外發表主筆論文55篇,其中4篇獲浙江省優秀論文二等獎。論文競賽三等獎及國家科協頒發全國高技術新技術農業套用證書。多次被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特邀出席第12屆國際土壤學會宣講論文及全文刊登,並委任生物固氮委員會主席。有五大洲20多個國家,國際組織來參觀、訪問科研工作,其中有美國總統能源顧問、世界銀行秘書長、聯合國糧農組織理事會主席、國家部隊、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主任、大學教授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利天增

男,1941年12月生,廣東省東莞市人。1965年中山醫學院畢業,留校,一直從事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負責籌建該院燒傷科、廣東省燒傷整形外科學會、廣東省燒傷外科學會、燒傷外科碩士點。摸索到一套適宜協方天氣的治療大面積深度燒傷的方法,在全省、全國、國際學術會議及省級以上雜誌發表論文“治癒一例燒傷面積100%,Ⅲ度96%並嚴重吸入性損傷病人的體會”等50多篇論文。參加編寫“中國殘疾預防學”等6本著作。1987年衛生部授予全國衛生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此後歷獲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廣東省丁穎科技獎、廣州市醫療衛生科技進步專項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兩次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廣東省高教局、衛生廳科技進步二等獎。被評為廣東省衛生系統“九五”期間“五個一科教興醫工程”學術與技術帶頭人、重點專科和重點項目負責人。1995年在“Internationa1 Who's Who in Medicine”被列為世界醫學名人。

利智

香港女明星、李連杰夫人。最美亞姐,1986年亞洲小姐冠軍。1961年12月31日,出生於上海。1989年,與李連杰拍攝《龍在天涯》相識,並許以十年之約,1999年9月19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行世人矚目的世紀婚禮。2007年,隨李連杰舉家遷往新加坡居住。

利帥

外文名:Kooky
別名:圈圈
國籍:中國
祖籍:江西
民族:漢族
出生地:贛州
出生日期: 1987年09月30日(農曆八月初八)
職業:演員
經紀公司:星映娛樂
代表作品:《肯德基沒有麥當勞》、《雀聖之天王蓋地虎》、《幸運寶貝》
語言:國語、阿拉伯語
專長:唱歌、表演

利希慎

(1879年–1928年),名輯世,字廷羨。香港著名利氏家族的創始人,廣東新會人。父親利良奕,是最早從中國到美國淘金者之一。生於夏威夷,年青時在美國受教育。17歲時方隨父回香港,入讀皇仁書院,畢業後曾留校任教,不久進入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當職員。亦曾在馬來亞當過報館翻譯、開過鋸木廠;在仰光開辦雙德豐船務公司,被派往香港任經理。後來其父經營鴉片生意致富,利希慎繼承其業之餘,亦投資房地產,財產迅速膨脹,是港澳的「公煙(鴉片)大王」。
1923年向英資怡和洋行以380萬買得銅鑼灣西部一帶土地,發展成為利園。即今日香港利園山道、利舞台、波斯富街恩平道一帶,並註冊希慎置業公司,為利氏家族奠下了“地產王國”的基礎。此後更涉足金融、貿易等多方面投資。1928年4月30日在中環被暗殺。刺殺案發生後,香港警方全力以赴緝拿疑兇,連利氏家族也懸賞兩萬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卻一直未能破案。
時至今日位於銅鑼灣繁華鬧市的希慎道是以其名字命名的。

利孝和

(1910年-1980年),廣東新會人,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創辦人及第一任董事會主席,利孝和的妻子是陸雁群,又名「利孝和夫人」,是現任無線董事,香港著名慈善家及利希慎家族成員,利希慎的第三個兒子。1980年利孝和因心臟病去世。利孝和先生去世後,由邵逸夫繼任無線電視主席。

利國偉

(1918年8月5日—)祖籍廣東省開平市赤水鎮,是香港著名銀行家,現任偉倫基金會主席。
1918年8月5日生於澳門
1946年 加入恒生銀行
1959年-1976年 出任恒生銀行董事
1976年-1983年 出任恒生銀行副董事長
1983年-1996年 出任恒生銀行執行董事長
1996年-1997年 出任恒生銀行非執行董事長
1998年-2004年 出任恒生銀行名譽董事長
1988年-1991年 獲選為香港聯合交易所理事會主席
1994年 聯同何添、梁銶琚、何善衡創辦「何梁何利基金」
1994年 被聘任為港事顧問
歷任行政局、立法局議員
1963年 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
1964年11月20日 太平紳士
1982年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併兼榮譽學位委員會委員
1988年 OBE勛銜
CBE勛銜
英國爵士勛銜
1993年3月 開平市榮譽市民
1993年7月 廣州市榮譽市民
1994年 香港中文大學終身校董
1997年7月 大紫荊勳章
1972年 香港中文大學
1985年 英國侯爾大學
1989年 英國伯明罕大學
1990年 香港城市理工學院
1992年 香港理工學院
1992年 香港浸會學院
1993年 英國倫敦市政廳大學
1995年 北京清華大學
1995年 香港公開進修學院
1972年 英國銀行學會
1991年 英國牛津大學
1991年 聖侯斯學院
1993年 愛丁堡皇家醫學院
1995年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
利國偉爵士是香港賽馬會會員,曾育有馬匹金蘋果、大蘋果等等。

利子厚

(Michael Lee),是利定昌的堂兄。現任香港賽馬會2006/07年度董事[1],前香港上市公司希慎興業的公司董事總經理,利希慎家族第五代成員,父親及母親是利榮達及方笑寬。利希慎是利子厚的阿爺。
在任功過
利子厚在2003年任希慎興業董事總經理。公司業務以物業投資、出租為主,其間董建華年代,香港經濟不好景,再者如國際金融中心等同行寫字樓業主競爭客源。
利子厚是香港賽馬會會員,名下馬匹包括熱鬥勇士、熱鬥戰士。

利銘澤

(1905年—1983年7月6日),廣東江門市新會區雙水鎮人,出生於香港,其父利希慎是香港著名的企業家。
利銘澤12歲到英國讀書,獲牛津大學工程系學士和碩士學位。1937年擔任中國紅十字會海南島大隊隊長,1945年返港從商。
從1950年起,他先後擔任香港稅務檢討委員會委員、反貪污委員會主席等職,家族的投資涉及地產、貿易、紡織、旅遊業、酒店、航運、銀行、石油、電子等行業。
1980年,由廖承志、利銘澤兩人發起興建廣州花園酒店。1983年,他與美國財團合資組成加華石油公司,投資開發南海油田。
1983年利銘澤因心臟病在香港聖保祿醫院逝世。

利德蕙

(Vivienne Poy,1941年5月15日—),生於香港,是首位華裔加拿大國會上議院議員,亦是香港四大家族之一利希慎家族的成員。
利德蕙的父親是利銘澤,母親是利黃璧瑤女士。她的丈夫伍衛權是前任加拿大總督伍冰枝的兄長。
利德蕙於1998年被委任為加拿大國會上議院議員,1997年獲得多倫多大學歷史系碩士學位,2003年11月17日獲頒多倫多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並被委任為第三十一任多倫多大學名譽校長,成為首名華裔名譽校長。

利定昌

LEE Ting Chang Peter(1954年—),香港非官守太平紳士,現任香港上市公司希慎興業的主席兼執行董事,利希慎家族成員,父親及母親是利榮傑及梁趣沂。利定昌是利希慎的孫。
學歷
利定昌持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土木工程理學士學位,英格蘭及威爾斯最高法院律師資格。

利乾

是利希慎家族成員,利孝和的侄兒,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太古股份有限公司及希慎興業非執行董事,中文大學及香港教育學院校董會成員。

利承武

男,1971年出生,36歲,利希慎家族成員,被香港娛樂傳媒稱為鑽石王老五。利承武是新聞狗仔隊近期追蹤採訪的目標之一。利承武在傳聞中的女姓朋友無數,例如有張玉珊及陳道然。
利承武是利孝和的侄孫,利銘澤及黃瑤壁慈善基金主席,香港科技大學獎學金贊助人。父母是利志剛及盧妙玲。利承武有兩位兄長,利敦仁和利敦禮,都是「王老五」。

利良奕

五邑華僑,廣東新會人。利良奕是利希慎的父親,利策名的兒子,利希慎家族成員的源頭。利良奕在19世紀已婚,曾經到香港,再往美國舊金山當華工,人稱所謂淘金者。之後,利良奕回香港經商,初為經營男用內衣,其後兼營公煙(鴉片)生意,先在香港島皇后大道中開設「禮昌隆商號」,其後在九龍彌敦道開設「金興號」,獲巨富,成為顯赫的利氏家族的奠基人。

郡望堂號

郡望

據《姓纂》記載:“楚公子食采於利,因以為氏”。望出河南。
河南郡:漢高帝置郡。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陽市一帶。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江西龍南全南重修族譜,(明)利時泮初修於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清)利和伯、利永貞二修於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清)利百遂、利期百三修於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清)利常諸四修於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清)利賢賽,利賢右五修於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民國)利德芹六修於民國廿三年(公元1933年),(民國)利日鴻、利運祥繼修於民國廿七年(公元1938年年),(現代)闔族七修於1988年。
湖南藍山利氏族譜,(清)利思義等修,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現代)利道斌整修,公元2000年計算機排印本
廣東利氏族譜,(清)利佑累志,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河南堂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西修水利氏族譜,(清)利方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奉新靖安利氏族譜,(清)利開友謹撰,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萍(鄉)東利氏續修支譜,(清)東森謹序,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民國)利漢禎、劉毓華撰修,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油印本。
廣西欽州利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河南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博物館。
廣東東莞大瀝利氏重修傑滔公支派族譜,(民國)葉兆霖、湘氏編輯,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鉛印本。
廣西欽州利氏明學(康長)支譜,(現代)闔族於1988年起纂修,至今仍在編修過程中。
四川南部利氏族譜,(現代)利明根抄編,1992年計算機排印本。
四川資中利氏金湯支派族譜,(現代)闔族編修,1992年計算機排印本。
湖南瀏陽縣大瑤利氏肇基支派族譜,(現代)利家申、利家多、利志良、利隆德等修,1995年計算機排印本。
四川彭州市利氏重修族譜,(現代)利定國、利定安、利龍富等修,1998年計算機排印本。四川省彭州市通濟鎮
廣東蕉嶺縣河南堂利氏族譜,(現代)蕉嶺縣利氏祠堂理事會編印,2001年計算機排印本。現被收藏在廣東省屏東縣長治鄉利天龍處。
廣東惠州市岑坑利氏欣耀支派族譜,(現代)闔族編修,2003年計算機排印本。
廣東梅州市梅縣區荷泗錦湖村-利氏族譜,(現代)利鑫榮,2005年編印本。公開出版。
廣東南雄平林利氏大川支派古譜,(現代)利盛生整理,2009年計算機排印本。

字輩排行

廣西欽北利氏字輩:“成元祥(世)建鎮泉林開基遠”。
安徽合肥利氏字輩:“成業宏……”
江西興國利氏字輩:“德明厚祥禎”。
四川南部利氏字輩:“世繼中山洪業永傳家齊國治福祿萬全”。
利氏一支字輩:“佑治受命吉自天申進化西雍濟美克紹休烈迎慶”。
資料有待補充。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源自利邑;
望出河南。
——佚名撰利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利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中山賢相;
東海真人。
——佚名撰利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代人利乾,任中山國相,有賢名。下聯典指漢代人利真源,隱居於東海,後得道為真人(道家稱“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

六言通用聯

明譯幾何原本;
宋有九淵高徒。
——佚名撰利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義大利人利瑪竇,寓居中國三十年,卒於北京。他通華字畢語,譯著頗多,其中有《幾何原本》,由他傳授,再由徐光啟折受。泰西科學輸入中國,殆始於此。下聯典指宋代紹熙進士利元吉,字文伯,盱江人。為金谿縣丞。他是南宋哲學家陸九淵的高足弟子。陸九淵之子行之,嘗欲師事之,他謙謝不肯。

七言通用聯

秀毓河南發達遠;
宗開利貞源脈長。
——佚名撰利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利姓的郡望和得姓始祖利貞(見上題頭《四、郡望堂號》和《一、姓氏源流》介紹)。

八言上通用聯

武冠三軍,韜鈐素裕;
文齊眾士,科甲高登
上聯典指漢代項羽部將利幾事典。下聯典指指宋代進士利溉事典。

附錄附註

一據(路史)記載:老子之後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貞,後為氏。
二據(姓纂)記載:“楚公子食彩於利因以為氏”,望出河南。

利族開源

周楚盛世時,河南楚壯王之子,名日楚公子,食彩於利邑(地名),因此賜利為姓。生下一世名曰利九,發展成為漢族百家姓其中的一個姓氏。經二千多年歲月,歷史根源永垂後世。
楚公子利邑啟緒源流遠
利九公繁衍開族世澤長
一世祖
利九公 室 氏 子
二至七世祖
我族家譜失載,有待追查補載。
八世祖
利乾 字 行健 室 氏 子永貞公西漢時封中山賢相德望流芳
九世祖
永貞字 葆元 室 氏 子 利真 利興
十世祖
利真 室 氏 公敕授得道真人,其裔大部遷安徽
利興 室 氏 子 利申 公裔遷湖廣
十一世祖
利申 字 有甫 室 氏 子 利周 公浩封倉候名重江都
十二世祖
利周 字 魯修

利氏家譜序

祖有諱宣者號芸野字欣耀,由東莞大瀝而來惠陽隱操自高不求聞達,其子諱安邦積學擢科拜官刺使,至孫諱應龍宋朝奉郎,引年歸老,因見博羅山水之秀,土地之饒,乃落藉鐵冶之勝,於是卜而居焉。逐占籍博羅,隨其所處而著姓焉。奉郎之子諱用元潮州府學教授,子諱象峰乃元巡檄官,長子諱子所字子可,長子仁智仁忠遊學東莞落藉龍眼崗,其後裔授縣尉巡檄,次子諱雲所字文可務韜光弗耀,雲所子諱濟川由庠序學員大學,交址九真州同知,是為宣公九世孫也,自安邦公至濟川,凡八世而顯榮於盛者,衣冠蟬聯,可謂纓華胄喬梓世家,其川公賞修其家譜,既求國子監博士黃彥清監丞梁裏滸助教傅貴清三先生之序之詩,揄揚讚美,既詳矣,然其始祖。
宣公至百十五公四世編次殘缺,濟川復掇拾是召穆有序,統派不紊,既燦然明白矣。明景泰辛未濟川之子諱確。來求余言,以釋其族譜之意,余與濟川居同裏學同師出處相先後學問相表裏,永樂余鄉貢尾畋尾會試過期。寄監以待來科,故譜系而續之于越三年,濟川亦充貢來大學四年,余進士,第拜官給事九年余與同官坐事累謫交址,是年濟川亦真有九真州之命,又獲相聚,得以盡交遊之誼,暇日賞命余作序,以發明族譜之詳,余時未暇序之未幾。濟川既有九原之隔矣。今確復申前誼,不容默。予推譜蝶之作古今甚重,世代君子之家不可以無譜,家之無譜,則昭穆不明,親疏無別,甚至以尊為卑,以貴棄賤視之如途人者有之矣。濟川知其然故,質其所見聞而不紀其不可知,深得前人作譜遺志,其尊祖敬宗之心,誠仁人孝子之心也。吁有作於前亦而善繼於後,必能永保其傳焉。為子孫者,當以濟川之心為心。而思其木本水源之義,以興起尊祖敬宗之心。續而補之。則是族譜之作,豈可小補哉。
時景泰三年歲次辛未孟春吉旦賜進士身之林郎山東監察御史前工部
給事中八十翁致士羅浮東麓翁周岐後序。
一世祖本堅公
二世祖雋卿公
三世祖應瑞公 字夢麟室 氏 子 良材 顏材
四世祖良材 諱 室 氏 子 寅賓 弟 顏材 諱 梓交址東都城是其後人
五世祖寅賓公 字楊明號 天寶 室 氏 子 益夫 順夫
六世祖益夫公 諱 伯謙 號 雲樵 室 氏 子 廷鳳 弟 順夫 諱 伯巽
七世祖廷鳳公 諱 鳴時 號 芝岩 室 氏 子 宇南
八世祖 字 宇南 諱 載道 室 氏 字 世美
九世祖世美公 諱 襲 室 謝氏美公 生四子 長子 秀野住大瀝 次子 蘭野 住東莞城西門外油榨尾 三子 芸野 住博羅岑坑 四子 惠野 住南海大瀝後分枝花縣從化等
十世欣耀公 諱 宣 號 芸野 室 林氏 子 安邦 始遷博羅岑坑為一世祖
十一世祖安邦公 室 楊氏 子 觀光 觀國 耀科拜官 授朝議郎
十二世祖觀光公 室 張氏 子 百十五
十三世祖百十五處士 室 陳氏 子 應龍 住岑坑應宗住淡塘
十四世祖應龍公 室 鄭氏 長子 用 次子 念 三子 和 用念二公住岑坑和公住惠州城應宗室鄧氏子元亨公住淡塘
十五世祖用公 室 鄭氏 子 象峰 授登仕郎元潮洲府學教授
十六世祖象峰公 室 徐氏 子 子所 授登仕郎元巡檄官
十六世祖子所公 室 胡氏 子 仁智 仁忠 雲所公 字 文可 子 濟川
十七世祖仁忠公 室 孔氏 授縣尉巡檄由岑坑而至龍眼崗成化間
十七世祖濟川 室 氏 子 利確 公庠序大學生員交恥九真州同知府
芸野公後裔:利賓傳略。
芸野公二十六世孫 德謙 抄入族譜紀念前人,鼓舞后代。一九九0年五月二十六日抄。
利賓字用卿。歸善人(即今惠州市)少穎。詩書過目成誦,年十二即補邑庠。嘉靖壬午舉於鄉宰,湖廣新化縣,不避權貴有勢宦特椒房戚畹,強占民田賓判還原主,上官批駁。堅決不移。擢刑科給事中,瀕行時士。民送者塞途復建生祠祀之,比還朝即疏四事。一曰正大紀,以昭法守,一曰戒諡諭,以彰成意,一曰嚴察稽,以修興視。一曰戒僭惑以端士習。上嘉納之。嘉靖十六年典南院試。十八年改南京江西道監察御史,時有臣宦,奪民女為妾賓得治以律。二十二年,遷福建按察司僉憲。平反民允。獄無冤民。二十六年擢貴州布政司右參議。凡私征濫派有病於民者者革徐殆盡。思南車同仁各府。蠻盤山洞。迭出劫掠賓率兵搗其剿,撲滅之訪知平越羊腸平關隘。為蠻苗出沒之所。親履其地。據要安營,委官防禦。蠻苗不敢犯。民賴以安。疏言撫蠻要略六則。一曰宣德揚威,一曰開菁辟路。一曰添兵置訊。一曰裁革土官。一曰禁採礦徒。一曰製造火器皆下九卿議可施行。二十九年。調湖廣參議,旋以老乞休。優遊林下。十餘年。卒年七十有四。著宦遊草治安要略。祀鄉賢祠。〖抄自惠州府志〗卷二十一人物,光緒辛巳年重修吳定賢館長摘。利羽雲之侄漢誠轉抄。西元一九八九年八月十二日。
利賓居惠州西湖上二十餘年,湖中紀興:西湖水繞百官池。萬丈飛鴻任所之。嶼亭倒影游魚避。
郊竹連陰倦鳥知瀑布乘風小艇。波先和月照芳湄。幾家煙火相鄰處。撫景年年泛紫芝。
舊序
慨自丙辰春利氏家譜為賊火焚,迄今六十三載,予雖有志於考訂然見所未真、不敢妄為修補,聞所未實不敢少為揄揚孰意天潢世系竟得緒。
乾隆皇帝三年秋七月十九世孫邑文。”學名”士琰,字國寶,抄錄岑家譜授予編序。
到祖之功勞世系之長幼予啟其遺文乃知一世祖始於龍川利名宣公字欣耀號芸野。二三四世至五世祖名應宗公卜居淡塘圍一子諱元亨室車氏又為淡塘岑子頭之始祖世。不勝欣然。喜日前有開明之先人。後有可馮之來者,庶幾家譜其無失矣。詎知明末請初兩朝交會之際,祖妣考不存名氏,有恐無多也。奈何或有告予日,,齋戒沐浴焚香禱告。自然有獲,予聆其言,朝夕虔祝於列祖前日嗣孫天培欲修族譜而無由。祖靈有知來於暮夜以相以示,似覺半月之間近予祖者報應不爽,後又積誠不倦。搜求不懈未幾有客到舍見予編次艱辛。客指迷途予之家譜現在車村予聆其言,詢其來由,答曰昔年岑坑利有同抱譜教讀車家借看。未及送還,予亟俯首拜訂良言喚族侄貫一即去車村披星戴月取舊譜而覽,其外皮書康熙九年為重修。窺其內實寫景泰三年始作,譜中載濟川公九世之勛猷。其子名確來為交恥州同知,請序於年父賜進士出身之林郎山東監察御史前科給事中八十翁致士羅浮東麓翁周諱岐公作序,則後世之修譜者應尊其序。敢曰賢智先覺,但事有不濟,風有不古,分別予祖於譜外幸友同一筆留一線。故得見。元公子云峰公為正統,明朝已未科鄉選舉,原任廣西太和縣知縣其子昌可昌甫昌榮三大房。青衿歲貢和國學生。長子字太初號古愚連捷進士成化丙戌科未仕而終。次鼎初公官升福建蒲田縣知縣,秉初公任授廣西桂林府,後代日秀公歲貢棟選訓導,似可詩書傳家顯盛當世。援筆直書,敬登譜內。聊為後之子孫奮志耳。其中或有不隱其螟蛉,不諱其妾氏與褒守義而貶失節者。非修譜之為功過昭舊職也。方知前徵之昭垂。無使疏間親小加大。賤妨貴,貴棄賤,師師濟濟於一堂昭昭穆穆於奕禮其尊祖敬宗之心誠有仁人孝子之義也。夫雖然莫為之前,雖美弗傳,其為之後,其後不違,吾為之草創就正於世叔樂得後之子羽,子產以相繩,繩於勿替云爾。
時乾隆三年歲次戊午菊月中浣日十八世孫字天培序。
時嘉慶十年歲次乙丑孟秋月二十世孫名經時字致中率男瓊林追述堂祖諱天培舊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