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兒腹瀉

初生兒腹瀉,中醫病名。因脾胃嫰弱,感受外邪,脾胃受納運化失調所致。以嬰兒出現大便稀薄或如水樣、次數增多為主要表現的新生兒疾病。一般預後良好,但若病情嚴重或治不及時,可發生傷陰、傷陽之重證,甚則產生危候。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說的嬰幼兒腹瀉。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初生兒腹瀉
  • 相關西醫疾病:嬰幼兒腹瀉
  • 其他名稱:無
  • 疾病分類:兒科
  • 發病部位:腸道
  • 主要病因:脾胃嫩弱:外感風寒
  • 多發群體:新生兒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一、診斷依據,二、病證鑑別,辯證論治,一、辯證要點,二、治療原則,三、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初生兒腹瀉是指因脾胃嫰弱,感受外邪,脾胃受納運化失調所致的,以嬰兒出現大便稀薄或如水樣、次數增多為主要表現的新生兒疾病。

歷史沿革

關於初生兒腹瀉,歷代兒科醫家多不單獨論述,而寓於小兒泄瀉篇章之中。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西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病機理:一方面,小兒消化系統發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完善,胃液酸度偏低,抗感染能力低,對食物的耐受力差,如果受冷、受熱、吃了不潔或不消化食物及發熱感冒等都會發生腹瀉。另一方面,嬰幼兒生長發育迅速,所需營養物質相對較多,胃腸道的負擔較重,也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重要原因。

病因

初生兒腹瀉與小兒泄瀉均屬脾胃疾病,但初生兒初離母體,脾胃功能尤為不足,稍有哺乳不當,則易使脾肖受納運化失調,出現腹瀉、嘔吐等功能紊亂現象。在發病內因方面,責之初生兒脾胃嫩弱,在外因方面,則多為外感。

病機

本病多因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脾胃運化功能未旺,或先天稟賦不足,更加風寒外侵,內傳脾胃,或風寒直中胃腸,使脾胃升降失常,腸腑傳導失司,清濁不分,並走腸間,發為泄瀉;或飲食所傷,更伐脾胃陽氣;或乳積化濕生熱,濕熱蘊結,下注大腸而為泄瀉。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有乳食不節或感受外邪等病史。
2、大便稀薄或如水樣,次數增多,或伴有噁心,嘔吐,腹痛,發熱,口渴等症。
3、重者腹瀉及嘔吐較嚴重,可見小便短少,體溫升高,煩渴神萎,皮膚乾癟,囟門凹陷,目眶下陷,啼哭無泔,口唇櫻紅,呼吸深長等症。
4、大便鏡檢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細胞。5、大便病原體檢查可有致病性大腸桿菌等細菌生長,或分離出輪狀病毒等病原體。

二、病證鑑別

痢疾:以腹痛腹瀉,里急後重,大便下膿血為主要表現;大便鏡檢可見紅、白細胞及膿球。

辯證論治

一、辯證要點

辨汪要點應審證求因,辨別寒熱虛實,區別傷陰傷陽的程度。
1.辨寒熱虛實:初生兒泄瀉,雖有感受外邪內傷乳食脾胃虛寒之分,但因患兒臟腑幼嫩,神氣怯弱,對證候的反應不夠突出,且病情傳變迅速,幻變多端,因此辨證主要按寒熱兩大類證入手。如表現身熱,哭聲有力,大便色黃,溺短,苔黃膩者為熱;表現肢涼,啼哭聲無力,大便清稀,溺清長,舌質淡,苔薄白者為寒。
2.審傷陰傷陽:暴瀉傷陰,久瀉傷陽。傷陰傷陽皆可危及生命,放應掌握傷陰傷陽的證候,以便及時採取措施。
1)傷陰證:眼窩及前囟凹陷,皮膚乾澀,彈性減弱,精神萎靡,口渴,啼哭無淚,呼吸深快,無尿或少尿,唇紅,舌苔少、舌質乾紅。
2)傷陽證:面色蒼白、口鼻氣涼、四肢厥冷,皮膚發花、舌淡。
3)陰陽俱虛證:傷陰傷陽證同時存在。
3.辨輕重緩急:輕、重證的鑑別要點如下:
1)輕證:大便日約十次左右,每次排便量不多,或量雖多而次數不頻,不伴頻繁嘔吐,尿量如常或稍減,無明顯的傷陰傷陽的證候。
2)重證:可由輕證轉變而來,或一開始即是嚴重腹瀉,大便每日十次以上,或暴注下迫,日夜無度;多伴頻繁嘔吐,體溫升高或不升,尿少或無尿,傷陰傷陽證候明顯。

二、治療原則

本病需採取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治則。臨床遣方選藥,既要符合病證之需要,也要顧及初生芽兒脾胃虛弱,故苦寒消導攻伐之品更應注意中病即止。治療水瀉(濡瀉)不可過用滲利,滲利太過必損陰津。
久瀉虛寒之證,若無實邪內蘊,為防止繼續傷陰,溫運廚澀兩法,常可同時套用。時刻注意益陰扶陽,保持氣、液輸布平調,避免病情的發展。

三、證治分類

1.乳食內積證
主證:大便稀薄,夾有乳塊,氣味酸臭或如敗卵,腹痛腹脹,噯氣納呆,噁心嘔吐,苔多白膩或垢膩,指紋滯。
治法:消食和中。
代表方:消乳丸。
常用中藥:香附、甘草、陳皮、縮砂仁、神曲、麥櫱。
2.風寒束表證
主證:大便稀薄,色淡夾泡沫,氣味稍臭,腸鳴腹痛,兼惡寒發熱,咳嗽流清涕,舌質淡,苔薄白,指紋浮。
治法:發表散寒,化濕止瀉。
代表方:藿香正氣散。
常用中藥:藿香、白芷、紫蘇、茯苓、半夏曲、白朮、厚朴、苦桔梗、大腹皮、陳皮、薑汁、炙甘草。
3.腸道濕熱證
主證:瀉下急迫量多,氣味穢臭,糞色深黃,小便短少,食欲不振,精神煩躁或倦怠,口渴欲飲,舌紅苔黃膩,指紋紫紅。
治法:清利腸道濕熱。
代表方:葛根芩連湯加藿香;六一散。
常用中藥:葛根、黃芩、黃連、藿香; 滑石、甘草。
4.脾氣虧虛證
主證:病程較長,常反覆發作,大便溏薄,食後即瀉,多吃多瀉,食欲不振,面色萎黃,神疲嗜睡,睡時出汗及露睛,舌淡苔白,指紋色淡。
治法:補脾止瀉。
代表方:參苓白朮散。
常用中藥:白扁豆、白朮、茯苓、甘草、桔梗、蓮子、人參、砂仁、山藥、薏苡仁。
5.脾腎陽虛證
主證:久瀉不止,食入即瀉,糞質清稀,完谷不化,或見脫肛,形寒肢冷,面色淡白,精神萎靡,舌淡苔白,指紋淡紫。
治法: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代表方: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
常用中藥:人參、白朮、乾薑、附子、炙甘草、肉豆蔻、補骨脂、五味子、吳茱萸、大棗。
6.氣陰兩虛證
主證:瀉下無度,精神萎靡,眼眶,囟門凹陷,甚則腹部凹陷如舟,皮膚乾燥,消瘦,啼哭無淚,口渴引飲,唇紅而乾,小便短赤,甚則無尿,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苔。
治法:益氣養陰。
代表方:人參烏梅湯。
常用中藥:人參、蓮子、炙甘草、烏梅、木瓜、山藥。
7.陰竭陽脫證
主證:瀉下不止,次頻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蒼白,四肢厥冷,多汗,氣息低微,舌淡,苔薄白。
治法:回陽固脫。
代表方: 參附龍牡湯。
常用中藥:人參、附子、龍骨、牡蠣。

其他療法

1.針灸療法:針刺可取足三里、中脘、天樞、脾俞、內庭、氣海、曲池等穴位,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灸法可取足三里、中脘、神厥等穴,用於脾氣虧虛、脾腎陽虛腹瀉。
2.推拿療法:揉外勞宮,清板門,清大腸,摩腹,揉足三里,用於乳食內積證。揉外勞宮,推三關,摩腹,揉臍,灸龜尾,用於風寒束表證。推天河水,推上三關,揉小天心,揉內、外勞宮,清大腸,用於腸道濕熱證。補脾經,補大腸,揉足三里,摩腹;推上七節骨,用於脾氣虧虛證。
3.中成藥:可選用藿香正氣水、紅靈丹等內服。

轉歸預後

一般預後良好,但若病情嚴重或治不及時,可發生傷陰、傷陽之重證,甚則產生危候。

預防調護

1.產院新生兒室應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保證乳汁消毒。提倡母乳餵養(因母乳餵養兒發病率低)。
2.發現新生兒腹瀉時應立即隔離,對糞便應作消毒處理。接觸者應密切觀察有無症狀發生,以便及早隔離。護理人員應定期檢查有無帶菌情況。
3.避免新生兒風寒直中,尤應注意其腹部保溫。
4.患兒應控制飲食,輕證者減少每次的乳量,重證者禁食8-12小時,隨病情好轉逐漸增加餵母乳或稀釋牛乳,禁食期間應予補液。
5.要勤換清潔尿布,以防止尿布皮炎。

文獻摘要

《小兒藥證直訣》:“出生三日內吐瀉壯熱,不忘乳食,大便乳食不消,或白色,是傷食,當下之,後和胃,……初生三日以上至十日吐瀉身溫涼……大便青白色,乳食不消,此上實下虛也。”
《證治準繩》:“小兒初生三日內,吐瀉壯熱,……是傷寒。”“髒寒瀉,糞如青竹色,不稀不稠,或下青水,未瀉時腹痛而嗚,叫哭方瀉,多是生來三五月內有此,周歲則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