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特·古爾德

切斯特·古爾德

切斯特·古爾德(Chester Gould)是美國連環漫畫大師,他創作的《偵探特雷西》(Dick Tracy)是美國警匪連環漫畫的開山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切斯特·古爾德
  • 外文名:Chester Gould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俄克拉荷馬州的波尼城
  • 出生日期:1900年11月20日
  • 逝世日期:1985年5月11日
  • 職業:連環漫畫家
  • 畢業院校:芝加哥西北大學
  • 主要成就:1959年獲得美國漫畫家協會的最高獎——年度卓越漫畫家魯本獎
  • 代表作品:《偵探特雷西》
切斯特·古爾德1900年11月20日生於俄克拉荷馬州的波尼城,他的父親是俄克拉荷馬州《前進-民主》報的出版商。父親希望他能成為一名律師,但他卻偏愛繪畫。還在俄克拉荷馬大學讀二年級的時候,他就在《俄克拉荷馬州日報》(Daily Oklahoman)兼職當體育漫畫家。後來,他轉至芝加哥西北大學深造,1923年畢業後開始為赫斯特的《芝加哥美國人》報工作。1924年,他以好萊塢電影為基礎創作了連環漫畫《菲爾盧姆神話》(Fillum Fables)。
20世紀30年代初,黑社會頭目阿爾·卡彭暗殺了記者傑克·林格爾,策劃了震驚全國的情人節血案,聯邦偵探埃利奧特·內斯等機智而成功地剷除了這股黑勢力,成了美國家喻戶曉的英雄。由於這個啟發,古爾德產生了創作一部現代美國的福爾摩斯偵探連環漫畫的動機。在進行了許多不成功的嘗試之後,創作出連環漫畫《便衣特雷西》(Plainclothes Tracy),芝加哥論壇-紐約新聞辛迪加的約瑟夫·帕特森接受了這部作品,並將其更名為《偵探特雷西》,1931年10月4日周日版《偵探特雷西》報刊連環漫畫專輯問世,一星期後它的每日版專輯相繼而出。
《偵探特雷西》不像《巴克·羅傑斯》那樣發生於未來世界,也不像《泰山》發生於遙遠的叢林,它的追捕罪犯的驚險故事就發生在當時人們的周圍,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
《偵探特雷西》最初的故事腳本是由神秘小說作家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編寫的。第一個情節是一起搶劫案。黑社會的頭目黑老大綁架了特雷西的情人苔絲·特魯哈特(Tess Trueheart)並殺害了她的父親,作為見證人,特雷西因沒有足夠的證據而無能為力。為了復仇,特雷西加入了警察行列,奮力追捕那些萬惡的罪犯,成了罪犯無情的討伐者。
古爾德直接以福爾摩斯為樣板,用淺頂翻檐軟呢帽代替獵鹿鴨舌帽,用輕便黃大衣代替無袖長披風,塑造出這個方下巴、具有貴族風度的沉默偵探,還用帕特·帕頓(Pat Patton)仿效忠誠卻不夠聰明的華生(Watson)(後來又代之以更富有江湖經驗的薩姆·卡切姆Sam Catchem)等。此外,這個人物還受到偵探作家達希爾·哈米特筆下的薩姆·斯佩德以及雷蒙德·錢德勒筆下的菲利普·馬洛等形象的影響。特雷西是大蕭條時期暴力年代中的一個堅強的人,當《小孤兒安妮》中的沃巴克斯揮舞著他的武器——錢的時候,特雷西拿起了他的武器——手槍,與沃巴克斯不同的是,沃巴克斯是一個暴發的軋鋼廠廠主,而特雷西則出生於一個莊園主之家,原先就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偵探特雷西》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具有很濃厚的肥皂劇成分。日復一日的連環故事有時持續好幾個月,使得讀者欲罷不能。
《飯店謀殺案》(The Hotel Murders)是30年代《偵探特雷西》中的一個較短的著名篇章(連載於1936年3月9日至4月27日),敘述了賭王與巨騙阿迪·格特恩(Addie Gothorn)被謀殺的偵破故事。這段故事有一個不尋常的地方,就是犯案者博人同情。古爾德對犯案者從來沒有過絲毫的同情心,這篇則是一個很少見的例子。冷凍專家阿思內爾·瓊斯(Athnel Jones)因被格特恩詐欺了5萬美元,並且老婆被逼自殺,於是他用自己發明的冷凍子彈暗殺了格特恩。幾十年後,悉尼·波拉克與羅伯特·雷德福拍的電影《神鷹三日》還曾借鑑過這個故事。
30年代的《偵探特雷西》一直很受歡迎,並且在廣播、電影及玩具業均有相當的發展,但實際上1944年才真正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當時,在廣播喜劇里有關於特雷西的笑料;在卡通片里,達菲鴨以“特威西鴨”為名模仿偵探特雷西;好萊塢雷電華電影公司還將《偵探特雷西》改編成一系列故事影片……在這個時期中,雖然古爾德深愛的妻子埃德娜患病在身,但他把整個身心都撲在了《偵探特雷西》的創作上,在接連12個月中塑造出平頭(Flattop)、大腦門兒(The Brow)和神經質(Shaky)等三個經得住時間考驗的歹徒形象。
古爾德一向自視為競爭報紙連環漫畫頭版的主要力量。當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上台時,《偵探特雷西》把賭注壓在了本國的犯罪分子身上,湧現出一系列新穎怪異的歹徒,他們的名字總是暗示著他們自身的相貌。1941年,這些“瘋狂歹徒”中出現了小臉魚(Little Face Finny)和胎塊(Mole),1942至1943年又增加了B-B眼(B-B Eyes)、梅乾臉(Pruneface)和88鍵(88 Keyes),這些歹徒擺開了陣式與特雷西進行持久的較量。
在迪林傑、邦尼、克萊德和孩兒臉納爾遜等亡命之徒時代結束後,有組織犯罪不再明目張胆而開始以正當的幌子作掩護之際,《偵探特雷西》中開始出現一種新型的歹徒——富有傳奇色彩的國際犯罪分子,他們並不通過搶劫銀行、綁架等手段而竊取和侵害整個國家。
《大腦門兒》篇是《偵探特雷西》40年代的代表作。與平頭、陰臉和大疤一樣,大腦門兒是美國家喻戶曉的漫畫人物,典型怪僻的歹徒形象。他的形象醜陋可怖但談吐文雅,性喜虐待。他是個納粹間諜,具有一種扭曲的勇氣,他的狡猾和機智總能使其左右逢源,牽扯著特雷西到處追捕,具有昔日邦尼和克萊德等不法之徒的風格。耐人尋味的還有夏日姐妹,其實她們還算不上是壞女孩,她們身上淘氣的成分要多些,她們最後的結局反映出典型的古爾德式的道德說教。
《大腦門兒》中的格蒂是個新奇古怪的角色,她的相貌像巫婆,聲音卻像天使,一心要救出大腦門兒——這是典型的古爾德諷刺手法,實際上她也算不上是反面人物。
1946年,《大腦門兒》曾以《大腦門案件》(The Case of the Brow)為名重版,並於1970年編入《偵探特雷西名案集》(Famous Cases of Dick Tracy,切爾西出版社版),其中星期天版的內容都被刪去,其血腥的結尾在審查時也被刪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持續狂熱了幾年的美國連環漫畫開始降溫。到了50年代初,美國麥卡錫主義的黑暗歷史時期,連環漫畫家自我懷疑的彷徨情緒日益上升,連環漫畫領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不可逆轉地導致了美國連環漫畫黃金時代的衰落。
然而,20世紀40年代的鼎盛只是標誌著《偵探特雷西》商業成就的高峰,而50年代卻標誌著它的藝術成就的頂峰。
《平頭盧》(Crewy Lou)篇是《偵探特雷西》50年代的代表作。當時它的原稿畫得較小,這是因為當時戰爭期間紙張短缺,報刊上的連環漫畫版面被縮減,大多數連環漫畫都印得較小,因而在視覺上或多或少受到了限制。不過正是因為如此,古爾德在故事情節與繪製方面付出了更多的努力,這些從50年代的第一個完整篇章的《平頭盧》中便可以看出。
女歹徒平頭盧的髮型新奇而獨特,形象豐滿而富有魅力。她是一個二流騙子與竊賊,通過其出色的攝影技巧,行騙、盜竊直至被追捕,情節跌宕起伏,顯示出非凡的手腕與能力,甚至她慘死的結局還會引起讀者一種莫名的惋惜。
《平頭盧》中不乏典型的暴力場面,其中有橫飛的子彈、慘死的歹徒等。特雷西不但被描繪成一位精明的偵探,一位出槍迅速的執法者,而且還是一位備受折磨的父親,他的新生女兒邦尼·布雷茲(Bonnie Braids)丟失的情節富有戲劇性,扣人心弦。
平頭盧和斯芬克斯(Sphinx)跟黑社會頭目黑老大作對,令人立即想起古爾德30年代所塑造的歹徒和不法分子,可以說是直接脫胎於伯內特和達希爾·哈米特筆下的人物,然而更為現實,更為生動,更有時代特色。本篇中的“大王”無疑是戰後那種經營有道的組織犯罪頭子,這是在《偵探特雷西》前期的作品中所沒有的。
《莫德爾》(Model)是古爾德50年代的另一代表作。這是一個典型的短故事,有點像經過改良的30年代《偵探特雷西》的那種肥皂劇風格。在早期的作品中,特雷西的養子朱尼爾(Junior)是個重要角色,這個淘氣鬼一心想成為他養父那樣的偵探。到了50年代初,這個像小孤兒安妮的男性角色顯然有些落後於時代了,於是古爾德決定讓朱尼爾“長大成人”。這個留著草堆般髮型的朱尼爾,突然變成了一個小青年,在一個溜冰場邂逅了單純可愛的女孩莫德爾·瓊斯(Model Jones),從此開始了他的初戀。這個充滿溫情的故事表明,深受右翼影響的古爾德對當時某些社會問題並非無動於衷。莫德爾的弟弟拉里(Larry)是個偷竊停車自動收費機的少年犯,他們的父母是嗜酒如命的酒鬼,古爾德僅把拉里罪行的責任歸咎於他的父母。
對古爾德來說,這個愛情故事似乎有些走題,但他並沒有削減其中的暴力或動作場面。特雷西的世界充滿了危險,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即使是最值得同情的人物也有可能成為犯罪的犧牲品。
在這個時期,古爾德更為強調故事性與表現手法,雖然迫於報紙編輯的壓力作品的篇幅有所縮減,但藝術上則更加成熟,許多寫得最好的場面往往是通過無言的畫面表現出來的。例如在朱尼爾受女友冷遇的一段動人情節中:莫德爾癱坐在公共汽車座位上的掩面抽泣,朱尼爾哀傷地望著漸漸遠去的公共汽車,低頭垂肩、傷心沮喪地彳亍獨行,……這些極富表現力的、淒涼的冬日景象絲絲入扣地烘托出初戀男女的心境,其失落惆悵的情緒被表現得入木三分。
不論以什麼評論標準來衡量,20世紀60年代都算不上《偵探特雷西》的黃金時代。古爾德對嬉皮士階層的激烈抨擊,對“法律與秩序至上”觀點的全力宣揚,使得《偵探特雷西》在某些讀者眼裡因為崇尚傳統體制而顯得古怪和老朽。
這個時期,古爾德決定讓特雷西到月球一游。儘管他自己很喜歡這些篇章,但是他的畫迷們喜歡的卻很少。他安排朱尼爾與情調奇異的月女結婚,這對某些忠實的讀者來說是個重大的失誤,在40年代和50年代古爾德顯然早已為朱尼爾與斯帕克爾·普倫蒂(Sparkle Plenty)的婚事埋下過伏筆。
古爾德曾聲明,他要把特雷西塑造得貼近現實生活,而登月情節則違背了這一初衷。特雷西進入外太空,配上科幻小說中的器械,這些超前的事物比雙向腕式無線報話機、衛星電視聯播、開放心臟外科手術等新科技走得更遠。事實上,特雷西先尼爾·阿姆斯特朗一步登上了月球。
登月的篇章最能體現古爾德狂放不羈的奇妙想像力,然而人們對太空船中的特雷西的不習慣,就像對警車中的科幻漫畫人物巴克·羅傑斯和閃電戈登不習慣一樣。
20世紀60年代古爾德的成就並不在故事情節,而是在繪畫方面。這些年是古爾德的波普藝術時期,《點子》(Spots)篇正顯示了這種傾向。古爾德的黑白對比構圖給人印象深刻,在1968年前後達到頂峰,評論家理察·馬歇爾曾稱古爾德是個“無限成功的”表現主義者,尤其是這個時期周日版里的那些富有動感、設計精美的畫面,對美國當代波普藝術大師沃霍爾、利欣斯坦等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點子是個很不一般的歹徒,他在某種程度上跟30年代初的那個歹徒“白皮”(The Blank)很相似,而滿嘴亂噴歪詩的詩人奧格登則顯示了古爾德最不落俗套的幽默。點子死的場面也給人印象深刻。
古爾德的助手迪克·洛克參與了《點子》的創作,他與古爾德1958年合作的一個長篇《偵探特雷西》曾獲得過美國漫畫家協會的魯本獎。
20世紀70年代,古爾德最後階段的《偵探特雷西》依然成就卓越,但與60年代相比略有下降,特別是在1974年《偵探特雷西》星期天版報紙版面從原先的整頁版式改為半頁版式後。
古爾德力圖讓特雷西能跟上時代,讓他蓄起並不好看的長頭髮和小鬍子,可惜這個措施並不成功,古爾德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又安排情節讓特雷西刮掉了小鬍子。
在70年代,儘管月女偶然還會出現,但有關月球的情節越來越少,偽造檔案、淫穢電話、女權主義、銀行搶劫、水門事件型的腐敗政客等大眾關注的現實主題開始融會進來。古爾德塑造的鈕扣、皺紋臉和垂眼皮等最後一批強悍歹徒的形象相繼出現。
古爾德於1977年退休,隨後《偵探特雷西》由長期的助手裡克·弗萊徹(Rick Fletcher)續畫,腳本創作由作家馬克思·科林斯(Max Collins)擔任。
科林斯大刀闊斧地砍掉了關於月球的全部情節,於是迪克·特雷西偵破案件不再乘坐磁力登月飛船,而改坐警車,故事完全回到現實中來。熱心的讀者紛紛來信贊成這種做法,不過也有少數不同的意見。
《黑老大的公開懸賞》(Big Boy’s Open Contract)是科林斯和弗萊徹合作的第三部作品,與1931年第一個黑老大出場的故事相呼應,安排了黑老大的最終覆滅。
此外,這個篇章還穿插了一個平行的次要情節,讓斯帕克爾·普倫蒂這個角色出場,並安排她與後台的漫畫家丈夫維拉·奧迪德(Vera Alldid)離婚,從而埋下後來她與朱尼爾結婚的伏筆。其中斯帕克爾與殺手冰人之間苦樂參半的愛情故事旨在沖淡莫德爾與朱尼爾的愛情悲劇。
這個篇章顯示了弗萊徹非凡的才華,他的作品樸素自然、乾淨明快、現代感強,具有更強的表現力,人們普遍認為這個時期的作品體現了他的藝術成就,並且風格非常接近古爾德。
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偵探特雷西》的時代氣息越來越濃厚,作品內容主要是當時人們關心的社會問題,影像盜版、市內縱火、合夥綁架、計算機病毒、產品偽造、有毒廢料傾倒、警力腐敗、股市詐欺、空中劫機、國際恐怖等都成了特雷西的偵破案件。特雷西的經歷從美國一直延伸到莫斯科、加勒比等世界各地,情節中涉及的全息圖、核聚變及雙向腕式電視機等體現出當時的最新科技。
這個時期,《偵探特雷西》的中心人物沒有太大變化:黑人女警李·埃博尼(Lee Ebony)加入了特雷西的重案組;留著八字鬍的約翰尼·阿多尼斯(Johnny Adonis)出國好多年;女警里茲(Lizz)嫁給了同事格魯威·格羅夫(Groovy Grove)警官,但不久便喪夫守寡;特雷西和苔絲又有了一個孩子小喬(Joe);朱尼爾和斯帕克爾終於結婚,並且有了個可愛的孩子小斯帕克爾·普倫蒂(Sparkle Plenty Jr.)……
1983年,里克·弗萊徹不幸早逝,隨後連環漫畫家迪克·洛克(Dick Locher)返回續畫《偵探特雷西》,他的有才能的兒子約翰成了他的助手。
這個時期,科林斯和洛克創作的《偵探特雷西》又回歸當年古爾德的風格,且更富有幽默感,其中的歹徒形象也出現了古爾德時代的那種怪誕特色。
百萬面怪人油泥臉(Putt Puss)是迄今最受讀者喜愛的歹徒形象之一。科林斯也承認,這個角色的靈感至少部分來自阿爾·卡普《無畏的福斯迪克》中的歹徒“隨意臉”(Anyface)。因為油泥臉能扮別人的面相,曾為時政漫畫家的洛克得以充分展示他刻畫名人和醜人的本領。
《偵探特雷西》的情節通常十分驚險、引人入勝。例如:三名持有武器的歹待闖入了紐約警察長巴倫·科利爾的家中,一起光天化日之下的襲擊案突然發生……在布朗克斯車庫裡,一位口渴的人抓往了舒爾茲啤酒正準備痛飲,瓶中炸彈突然爆炸……一幫芝加哥的足球迷嘲笑阿爾·卡彭而引起了大規模的騷亂……
《偵探特雷西》中形形色色、新穎奇特的歹徒形象是其最高的藝術成就。
如同《偵探特雷西》中的第一個反面人物黑老大取材於阿爾·卡彭一樣,特雷西遭遇的惡棍大多數來自於當時的社會,幾乎都是當時報紙頭版新聞上出現過的人物。例如,古爾德筆下的鮑里斯·阿爾松(Boris Arson)的越獄方式模仿了當時的歹徒迪林傑,而邦尼、克萊德、孩兒臉納爾遜、腿子戴蒙德(Legs Diamond)等作品中的歹徒形象,大多數取自當時黑社會中的原型。
電影明星也為《偵探特雷西》提供了角色模式,例如:愛德華·羅賓遜(Edward G. Robinson)為作品中的斯圖奇·維勒(Stooge Viller)和丹·穆切利(Dan Mucelli)提供了靈感;影星馬林·迪特里希(Marlene Dietrich)就是馬羅(Marrow);影星鮑里斯·卡洛夫(Boris Karloff)就是卡普斯。不過,平頭盧和大腦門兒等富有傳奇色彩的歹徒形象卻是古爾德獨一無二的創造。
特雷西的主要對手黑老大、大腦門兒、雷德魯姆、里伯斯·莫科(Ribs Mocco)、拉森尼·盧(Larceny Lu)、斯圖奇·維勒(Stooge Viller)、博里斯·阿森(Boris Arson)、夏爾特斯利弗·凱爾頓(Shirtsleeve Kelton)以及惠普·丘特(Whip Chute)等都是些國際間諜、不法商人、綁架殺人犯、銀行搶劫犯以及邪惡律師之類的歹徒,都是電影、小說中的那些典型的惡棍。
對於作品中的反面角色,古爾德運用了十分獨特誇張和高度概括的手法,根據這些角色的特性賦予他們獨特的臉譜與相應的綽號。例如綽號叫“無面人”(Man-Without-a-Face)的弗蘭克·雷德魯姆(Frank Redrum),他的面孔總是隱藏在一具毫無表情的空白面罩後面;額上長滿了皺紋的超級間諜“大腦門兒”,非常恰當地取名為“梅乾臉”(Pruneface);為了穩定自己喪失理智的神經而大開殺戒的惡棍,取名“神經錯亂”(Shaky);差點被凍死、失去了兩隻耳朵的持槍搶劫犯頭目,取名“小臉”(Little Face);迪菲取名“腳踏車鈴”(Bicycle Ring)……
古爾德誇張的漫畫臉譜獨具特色,當代漫畫家阿特·施皮格爾曼評論道:“對於真正的瑞士漫畫家羅多爾夫·托朴弗的追隨者來說,這些面孔毫不誇張地可以說是一張張‘地圖’——地獄的地圖!”古爾德承認他是受了美國偵探小說鼻祖埃德加·愛倫·坡影響而創造出這些奇形怪狀的人物的,在《偵探特雷西的案例》中,他解釋道:“我從未被真實所束縛過。為了讓我筆下的歹徒惡棍們具有鮮明的個性我採取了這種極度誇張的手法,而現實中的人並不可能長得如此怪異……”
在《偵探特雷西》中,每一個歹徒都得到了應有的下場。瑪馬是一個侏儒,為了逃避法律懲罰逃亡到西部地區,在一次淋浴中被熱水燙死;卡普斯是一個惡棍,他發明了一種用蜜糖來製造毒氣的方法,結果在一家飯店的客房裡自己害死了自己;愛德華·紐雷莫為了迎合祖母的願望假裝與苔絲·特魯哈特結婚,結果後來從懸崖上跳了下來結束了生命……在這些可怕的情節中,歹徒們死得極其恐怖,有的是被子彈射穿了腦袋,有的被旗桿穿透軀體,有的被活埋,有的被燙死,還有的被活活凍死……
對於角色的名字,古爾德採用的手法也是十分新穎獨特的。例如,特雷西的名字迪克(Dick)是“偵探”的意思,特雷西的情人特魯哈特(Trueheart)是“真心”的意思;惡徒雷德魯姆(Redrum)的名字反過來拼就是murder,是“謀殺”的意思,等等,這些性格鮮明的名字令讀者一目了然,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古爾德以黑白畫兩色展現了正義與邪惡之間的激烈鬥爭。正如庫爾頓·沃所說,古爾德用這種手法栩栩如生地將故事展現在讀者眼前,這些粗略的線條與黑白色塊生動地揭示出作品的主題。
1931年以後,古爾德一直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偵探特雷西》上,他一直苦心研究法律和警察辦案程式,研究測謊器、彈道試驗和指紋測定等偵破技術,他的作品中也摻入了相當的幻想成分,這些都成了特雷西探案知識寶庫中的一部分。
“犯罪制止者們”是插在星期天專欄邊的一種短文,意在引起讀者的注意,使他們了解一些警察辦案程式和制止犯罪行為的措施。古爾德在芝加哥西北大學犯罪研究室里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事犯罪研究,並且還常和芝加哥警察們在一起分析討論犯罪的案情。由於《偵探特雷西》的成就,治安部門和美國司法機構曾給予他許多特殊的獎勵。
1937年至1952年間,《偵探特雷西》曾被共和、R. K. O. 等電影製片公司改編成許多部電影,還被改編成一部40集的廣播節目和一部50集的電視連續劇,這些電影、電視、廣播節目是由著名演員拉爾夫·伯德(Ralph Byrd,主演共和電影製片公司的系列)與摩根·康韋(Morgan Conway,主演R.K.O.電影公司的系列)扮演的。1990年美國迪斯尼公司發行了由其下屬正金石電影公司出品的《偵探特雷西》。該片劇情是特雷西正打算退出江湖與女友苔絲·特魯哈特過安定的生活,但是偏偏此時邪惡勢力又再度猖狂,黑老大操縱的黑社會又開始蠢蠢欲動,於是特雷西再度投入戰鬥,金髮美女布雷思萊斯·馬奧尼(Breathless Mahoney)也捲入其中,展開了一系列精彩的歷險情節。
這部影片眾星齊聚。扮演主角特雷西的是著名影星沃倫·貝蒂(Warren Beatty),他還擔任了這部影片的導演;影片中主要反角黑老大是由影帝阿爾·帕西諾(Al Pacino)扮演;美女布雷思萊斯·馬奧尼由天后瑪當娜(Madonna)扮演;苔絲·特魯哈特由格倫尼·黑德利(Glenne Headly)扮演;朱尼爾由查利·科斯莫(Charlie Korsmo)扮演……通過技師巧妙的化妝,原著中各種歹徒的怪異臉譜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十分生動有趣。
這部影片由丹尼·埃爾福曼配樂,主題曲《遲早我總會得到我的愛人》(Sooner or Later I Always Get My Man)由史蒂芬·桑德海姆(Stephen Sondheim)譜寫。曾獲當年奧斯卡最佳主題曲獎、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化妝獎,並獲得服裝、攝影、音效獎提名,阿爾·帕西諾獲男配角獎提名。
另外,《偵探特雷西》還被製作成許多卡通片。由於它的成功,激起了阿爾·卡普創作著名連環漫畫中的連環漫畫《無畏的福斯迪克》的靈感。1970年,切爾西出版公司發行了一本精裝的偵探特雷西冒險故事集《偵探特雷西的著名案件》(The Celebrated Cases of Dick Tracy),由埃勒里·奎恩(Ellery Queen)作序。
儘管他沒有像米爾頓·卡尼夫或亞歷克斯·雷蒙德那樣指導過許多年輕的漫畫家,但古爾德作品的影響卻滲透了連環漫畫期刊的許多方面,不論是對明暗色調的運用,還是情節的渲染,都有別於其他的偵探題材作品,在整個動作連環漫畫領域中,經常可以見到許多借鑑他創作技巧的作品。
古爾德曾獲得過許多連環漫畫獎,其中包括1959年美國漫畫家協會的最高獎——年度卓越漫畫家魯本獎。他去世於1985年5月1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