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說

分裂說

resonance hypothesis 即共振假說。達爾文(Sir George Darwin) 於1879年提出:認為月球是從地球分裂出去的物質形成的。這一假說被用來解釋大陸漂移的機制。1882 年菲希爾(Osmand Fisher) 從地球物理的觀點出發,在達爾文的基礎上進一步認定,月球是在地球歷史的早期,是由於其旋轉作用同太陽的潮汐作用的共振效應而被分裂出去的, 他還主張太平洋是這一災變事件所遺留的疤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裂說
  • 外文名:resonance hypothesis
  • :共振假說
  • 提出時間:1879年
月球,喬治·達爾文,馬爾科夫,

月球

1911年貝克(H.B.Baker)提出,月地分離的時間是早新世或早上新世,由於地球軌道在那時的偏心率過大,地球內部的潮汐作用增加而使得地球的部分地殼分離。
1934 年,尼森(H.Nissen)則認為月地分離的時間是二疊紀,原因是巨大的太陽旋風撕裂大片地殼所致。
1947年我國地質學家章鴻釗則認為是在白堊紀時,太平洋的大量玄武岩爆發物質進入月球軌道形成的。所有的月地分離說的主張者都把月地的分離地點認定在太平洋除了章鴻釗以外,都認為月球的成分是矽鋁質,這是太平洋底缺少矽鋁層的原因。由於太平洋失去大量物質,形成廣闊空洞,於是,殘留的矽鋁層便開始破裂,向太平洋方向運移。
古登堡(B.Guthenberg 1934)認為,殘留的矽鋁層只存在於南極地區,形成矽鋁帽,以後開始擴散,向北運移達到赤道以北,用以解釋各主要大陸南部尖小的原因。
尼森則用月地分離於二疊紀,以解釋海西運動及以後的造山運動。章鴻釗則用以對比白堊紀以後各期震旦運動在亞、美兩洲之間的同時性。月地分裂說經過後來的實事證明,特別是月球和洋底地質的詳細研究證明,這些假說都是不符合地質歷史事實的推斷或假設,是沒有根據的。

喬治·達爾文

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進化論”創始人達爾文之子喬治·達爾文,是英國劍橋的一位天文學家。他在研究地——月間的潮汐影響時,注意到由於潮汐作用,地球的自轉速度在逐漸變慢,月球在逐漸遠離地球。他由此推斷月球在遠古時一定離地球非常近。達爾文在1879年發表了題為“太陽系中的潮汐和類似效應”的文章,提出月球在形成之前是地球的一部分。他認為,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地球還處於熔融狀態時,地球的轉速相當高,以致有一部分物質被從赤道區甩了出去。後來,這部分物質演化成為今天的月球,甚至還認為太平洋就是月球分出去後留下的疤痕。
有不少人支持達爾文的觀點。據計算,月球的物質剛好能填滿太平洋。支持者們認為,分裂出去的是上地幔物質,因此月球沒有地球那樣的金屬核,密度與地殼接近也就變得合情合理了。另外,現代雷射測距定出月球每年遠離地球5厘米,因而在遙遠的過去,月球確實離地球近多了。

馬爾科夫

但是,這個羅曼蒂克的假說也遇到了重重困難。譬如,馬爾科夫在研究太陽系中各天體時,注意到天體的扁率與它的自轉速度、密度有關。要使地球上的物體在離心力作用下飛離出去,地球的自轉速度必須是現在的17倍。然而根據地—月系現狀和角動量守恆定律,推算出的46億年前的地球自轉率並不是那么快。況且,如果月球是從地球上飛出去的,那么,月球的軌道應該位於地球的赤道面上,而事實卻不是這樣。另外經過研究證明,熔融狀態的地球根本不可能分出一部分物質去。即使退一步說,月球是從地球分裂出去的,那么在剛分出去的時候,也一定會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而產生很大的潮汐,最後還是會重新落到地球上來的。再有,對太平洋底部的研究,證明它和其他海洋底部的結構相同,由洋底沉積的厚度及沉積速度來看,太平洋的年齡只有1億年,和月球的年齡相差懸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