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汊河口分流比變化對航道整治工程的回響過程與機制

分汊河口分流比變化對航道整治工程的回響過程與機制

《分汊河口分流比變化對航道整治工程的回響過程與機制》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丁平興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汊河口分流比變化對航道整治工程的回響過程與機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丁平興
  • 依託單位:華東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不同於單一入海河口,分汊入海河口各汊道是一個相互影響的系統,某一汊道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其它汊道的演變,因而分汊河口的形成過程、演變機制要比單一河口複雜得多。對於潮汐影響下的分汊河口,落潮分流比是維繫分汊河口主支汊道穩定的關鍵指標,其大小和變化決定分汊河口主支汊道的興衰,影響航道的變遷等。本項申請擬以長江分汊河口為例,通過對歷史資料和補充強化觀測資料的統計分析,疏理影響分汊河口分流比的主次因子;然後建立基於過程的長江分漢河口水動力-泥沙輸運-汊道演變綜合模型,並藉助綜合模型等揭示長江口北槽落潮分流比顯著變化對於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回響過程和機制,確定能夠引起北槽河勢性質發生轉化的落潮分流比閾值,深化分汊河口演變對於航道整治工程回響的認識。期望研究成果既可豐富分汊河口學理論,又能為長江河口深水航道維護提供部分理論支撐,同時服務於其他分汊河口分流比的研究。

結題摘要

該項目以長江分汊河口為例,研究大型分汊河口分流比的變化和機制。該項目研究取得主要進展有:1)根據在南北槽進行的分流分沙水文觀測資料分析,發現北槽大潮落潮分流比為41.9%,小潮落潮分流比為43.1%;大潮和小潮期間實測北槽落潮分沙比分別為35.1%和39.0%。2) 基於國際上先進的FVCOM模型,建立並不斷完善長江河口水動力-泥沙數學模型,並通過該模型研究不同影響因子對南北槽分流比變化的影響過程與程度,討論維繫北槽穩定的分流比閾值;基於Delft3D模型系統建立了年代際長江河口地貌演變數學模型,並利用該模型,預測至2030年長江河口地貌演變趨勢。3) 利用建立的長江河口水動力-泥沙輸運-地貌演變數學模型, 分別討論北槽導堤丁壩工程、南北槽分流口潛堤工程、南北槽分流口上端水深地形變化、長江河口河勢變化對南北槽分流比的影響過程和強度。結果顯示:北槽總體呈現斷面面積減小和壩田水動力減弱是北槽分流比顯著降低的主因;現有分流口潛堤工程對於北槽落潮分流比的影響較小,而潛堤方向的變化則會有效的改變南北槽落潮分流比; 瑞豐沙挖沙以及對應的南港下段地形的調整確實有利於增加北槽上斷面落潮分流比,但由於橫沙通道的調節,對於北槽下斷面的落潮分流比影響甚微; 引起長江河口沖淤趨勢性變化的主要因子是河流來沙量的急劇下降;引起長江河口沖淤變化顯著空間差異的主要因子是長江河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