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古代少數民族人民自稱)

刀郎(古代少數民族人民自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刀郎是指古代居住在塔里木盆地邊緣、葉爾羌河流域個別地區人的自稱,他們勇敢慓悍,勤勞樸實。直到現在,在阿瓦提、巴楚、麥蓋提等地,有許多人仍自稱為刀郎人,並把他們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刀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刀郎
  • 地理標誌:塔里木盆地
(少數民族自稱)
塔里木盆地個別地區
刀郎是古代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個別地區人的自稱.他們勇敢剽悍,勤勞樸實,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在舉世聞名的大沙漠——塔克拉瑪乾的邊緣開出綠洲。直到現在,在阿瓦提等地區,有許多人仍自稱為刀郎人,並把他們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刀郎。 13世紀,蒙古人興起於漠北高原,他們勇猛好戰。 成吉思汗馬鞭一揮,戰刀一指,短短几年時間就征服了亞洲和東歐,建立了蒙古帝國。 天山以南及中亞廣大地區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察合台死後,蒙古宗王為了爭奪他的繼承權,引發了長期的軍事紛爭。 從14世紀末到16世紀末的兩百年間,察合台的封地(察合台汗國)分裂為許多互不統屬的小王國和地域,彼此之間相互征戰。 當時的蒙古貴族大多是封建農奴主,他們大量掠奪貧民為奴從事勞動、充實自己的軍隊。人們不堪忍受欺侮,同時為了躲避戰亂,紛紛外逃。
刀郎木卡姆演出中刀郎木卡姆演出中
刀郎人就產生於這些難民和奴隸中。(在察合台時期,“刀郎”一詞是“集中”、“成堆地聚在一起”的意思。) 他們為了反抗壓迫剝削和躲避戰爭的災難,苦苦跋涉了許久。 一天中午,烈日當頭,人困馬乏,又飢又渴,快要絕望時,卻意外的發現了沙丘那邊有胡楊林,陽光下的流水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他們一定是飛奔過去的。 廣闊的草地,茂密的樹林,潺潺的流水,遠離了人群、遠離了戰爭,這裡就是刀郎人夢想中家園的樣子。 他們用胡楊和蘆葦建造簡單的房屋,狩獵野獸,下河捕魚,傳說當時行動遲緩而肥碩的大頭魚很多。 他們點燃成堆的枯枝朽木,銷尖了頭的紅柳棍穿上獸肉、魚肉燒烤而食,省卻了鍋灶之煩,且隨處可餐。 他們在杳無人煙的荒漠曠野,或步行,或趕著古老的木輪牛車,奔波於大漠風沙之中,因為孤苦寂寞,便隨心所欲、無拘無束地引吭高歌,以表達自己的心境,驅散孤寂。歌聲粗獷而舒緩,帶著幾分沙啞。 他們在葉爾羌河下游平原荒無人煙的大漠胡楊林里,過著自由自在的遷徙流浪生活,“刀郎”的稱謂就是在那時有的。 越來越多的流浪者聽說了這個神奇的地方,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人漸漸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刀郎人不斷壯大。 大家雖然不同民族,但都是窮苦人,同命相憐,因此雖互不認識卻格外親切。他們同舟共濟,互相幫助,形成了善良、仁慈的品性。在那種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也只有人多力量大,才能生存下去。當人的生存條件都沒有保證時,階級也就不存在了。 由於生存環境十分艱難,又遠離等級社會,省卻了許多忌諱和繁文縟節,婦女也和男子一樣參加各種勞動,她們不須戴面紗,就是宗教人士也都參加勞動。刀郎人大多是下層勞苦人民,加之流浪到荒野叢林,缺乏維繫生活的物質,幾乎退到原始社會,為了生存,只有艱苦奮鬥,吃苦耐勞。
十五世紀到十六世紀
由於刀郎人中發生了一些變化,他們放棄了原來的居住地,開始向附近地區遷徙,他們依水而居,沿著葉爾羌河流域四處搬遷。從阿克蘇的卡熱塔勒(今哈拉塔)向西南的阿瓦提縣上的上刀郎鄉、下刀郎鄉及阿克蘇市等地都分布了刀郎人的後裔。 他們與當地土著居民相互融合,繁衍生息。在漫長的歲月中,刀郎人在遠離人世的荒漠曠野、原始胡楊林中狩獵遊牧,或從事落後的農耕,與大自然作著不息的抗爭,過著艱苦的生活。
在此安家落戶的刀郎人漸漸繁榮興旺起來,他們占有的範圍不斷向四方擴大。這時,為了避免北邊外族人越過河占領他們新的綠洲,他們呼喚散失在其它地方的同族人來這裡生活。後來遷移的刀郎人被安排在現在的阿瓦提縣城的河邊,他們開墾土地,耕作農田,利用葉爾羌河的洪水來灌溉和發展牧業。
葉爾羌河流域為刀郎人提供了牧業發展的一片遼闊草地,這樣的環境條件有利於從事牧業,使他們形成了農業為輔,牧業為主的生產方式。 由於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南疆商道,慢慢地就形成了旅客和當地人之間的買賣,形成了市集,人們以刀郎人的名稱稱這個地方為“刀郎村”。 由於葉爾羌河流域相對封閉,此後幾百年中,在閉塞的環境裡,刀郎人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習俗、語言、文化、藝術和心理特徵。到清朝初年,已與其他維吾爾人迥然有別。“此等回人,以遷徙為常,性與各城有異”,已成為“回子中別一種了”椿園《西域風土記》。 初時的刀郎人是蒙古杜格拉特部與維吾爾人融合而成,後來的刀郎人是各民族下層階級的組合。“刀郎人”成了反抗統治者而自立人的代名詞。
他們靠坎土墁和包穀饢喚醒了沉睡的荒漠,直到20世紀。刀郎人用勤勞的雙手建造了自己的家園,從狩獵遊牧走向了農耕,建立起了一個個村莊、鄉鎮,留下了名曰“刀郎”的村莊和鄉鎮,供我們去探索、追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